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文化自觉和语言自觉的“中国”教育学,其内涵在于:学科主体研究者的文化身份是由“中国文化”所建立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生活”;所用语言是汉语传统且规范标准的思想语汇;运用西方教育学的汉译名来为“教育学”命名,并且表达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运用汉语表达教育学理论的过程,也是运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教育学的问题。对于中国教育学而言,基于文化自觉和语言自觉进行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以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为己任,具有浓郁的中国立场、中国传统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系统的理论建构体现了“回归与突破”的学派追求,表现在:研究者自身以及学派群体对已形成的学术自我的超越;研究者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及建设中国教育学派的自觉;研究者自身以及学派群体教育学观的厘清及教育观的重构;研究者深度介入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学的文化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的每一环节均渗透、体现着特定的文化与价值。从文化视角出发审度教育学,我们就能对中国教育学的根本问题与特有现象形成比较完整而深刻的理解。中国教育学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品性。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文化品性得以建立的基础与前提。中国教育学的独特文化内涵在于其对文化伦理的重视与推崇。同时,我们还要形成文化比较的视野,使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在中国发展一直以来饱受责难,从文化的视角审度现代性境域下的中国教育学,主体性的迷失导致了教育学理论与实践文化的背离,理性的缺失造成了古今中外文化的错位。发展中国教育学,重构面向本土、符合时代的"问题域"和"话语体系"是根本,以"文化自觉"审度自我和"他者"文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学人的新使命。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既要彰显中国教育学的特殊性,也要符合教育学的一般性,体现主体性、原创性、系统性、普遍性和持续性。中国教育学经过120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不够、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研究不够、中国教育学国际话语权尚待提升等问题。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外力推动,更需要内在的自觉,包括增强主体自觉,坚定立场自觉,彰显文化自觉,提升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教育中的人的研究具有多种立场,但却存在教育学立场的缺失。当代中国教育学是在与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变革相互激荡中逐步成长的,目前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科立场意识。这使我们得以从教育学的立场思考教育中的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教育学的“中国立场”、认识立场、方法论立场和价值立场来研究教育中的人,奠定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形态与教育实践形态整体重建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7.
教育中的人:基于当代中国教育学立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中的人的认识具有多种立场,但却存在教育学立场的缺失。当代中国教育学是在与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变革相互激荡中逐步成长的,目前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科立场意识。在此背景下,以教育学的中国立场、认识立场、方法论立场和价值立场来研究教育中的人,为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整体重建奠定价值基础,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学习与借鉴”阶段、“生长”阶段、“消沉”阶段以及未来“本土化”阶段.教育学本土化既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需要,既是解决教育实践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还是教师专业化的需要.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研究者的文化选择意识差、大学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割裂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加强中国教育学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解决教育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推动教育学研究的去功利主义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与教育发展轨迹彰明,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不仅是一种高层次专业培养活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文化推进、未来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过程。而在传统、现代、未来三维之间的合与传动之间,既昭示了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渊源,集注了它现代发展的文化坐标,还指明了其未来发展的文化远景。以此引长,试图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的大势下,远溯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脉络、文化蕴义、文化诉求,博索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地位、文化使命、文化担当,为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事业肇基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中国教育学研究进入历史新时期。教育学研究表面热闹甚至繁荣背后,主体迷失现象同时开始暴露:教育学常常成为其它学科的“领地”,当代中国教育研究者常常“不在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既有源于西方学术话语强势地位的外因,也有源于教育学科独特性萎缩的内因。走出研究主体迷失的泥潭,需要当代教育学人的主体自觉,有赖于教育学科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更新。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学史视角把脉当前我国教育学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能够发现教育学学科发展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教育学在文化传承上的断裂。新文科是应对当前科技革命、社会需求的重要策略,是对传统文科的更新与升级。聚焦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教育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在教育学发展历史中挖掘既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的新的教育学发展路径,坚守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坚持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在坚持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形成跨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12.
大学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都是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的。我国大学向来缺乏自治传统,忽视文化传承,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唤醒大学文化自觉并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成为中国大学科学发展和实现卓越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的文化自觉包括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用先进的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成为社会良心以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公共教育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启蒙性学科,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由于课程定位和教学设计的局限,公共教育学并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本文通过强化公共意识,凸显文化品性,提升实践性知识来改革当下的公共教育学课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哲学、美学、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将美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相比较,确定了美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开始了中国美学的自觉.王国维开创的近代美育,既包含西方美育的科学因素,又含有中国传统美育的伦理成分.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挑战与应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既是一个事实命题,也有着自身的价值意蕴。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面临这样的挑战:历时态的中国教育学是舶来的产物;共时态的中国教育学面临全球化中的话语危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传统的断裂。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回归自身的文化原点、对外来理论的批判性的借鉴、回归中国教育的现实进行研究等对之作出应答。  相似文献   

16.
China is undergoing an education reform that calls for a change from a rigid, fixed curriculum and didactic pedagogy to a more flexibl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more inquiry-based pedagog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xtent to which Chinese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a) endorse an inquiry-based approach and underlying learning principles, (b) practice this mode of teaching, and (c) believe that the approach is practically viable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contexts in China. A structured survey was developed to solicit Chinese teachers’ responses to the above three issues. A total of 582 valid responses were collected, representi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loc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teachers are receptive to inquiry-based pedagogy but find practical constraints in fully implementing it. Several cultural and pragmatic reasons are explored.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eacher education/development, capacity building for the new pedagogy, and teaching/evaluation alignment. Finally cultural issues are discussed regarding us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to enhance critical thinking and nurture independent thinkers.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化自觉的观点,对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学生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对西方文化表达较为从容,而在母语文化表达上屡屡出现失语现象。鉴于此,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增强教师的文化自信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丧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生活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丧葬文化又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汉代作为封建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一环,其丧葬文化意识必然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的状况,中国传统的"鬼文化"和儒道释三家思想对汉代的丧葬文化意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有关历史文献及出土资料中简析汉代丧葬礼俗所反映出的古人的丧葬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中国的教育研究走向世界,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我们不仅需要以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之态广纳世界各国优秀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需要念念不忘中国教育之文化根基与人文精神,特别是要做到立足教育研究的中国立场,以深度的文化自觉促进中国意识的觉醒,彰显教育研究的中国传统。"心本体"的教育主张是中国教育学的文化魅力之所在,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体现。首先,涵养"仁心"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中心目标,通过"情"的内在唤醒,"思"的甄别引领,"行"的沉潜往复得以培育;其次,求其"放心"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注重个体的心灵转向与品性浸润,强调教育是一段个体体验内在幸福的真实历程,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修行";再次,磨练"事功"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特色方法,通过儒家"忧世"主张的磨练,唤醒个体兼济天下的志向,通过良知本体在真实生活中的"自我坎陷",来磨砺心志,塑造真善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