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缺失的现象,在国内外普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体育院校如何搞好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传统文化在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加强外在礼仪的塑造,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认为可以从课程、教师、阅读、实践等环节入手,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来提升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纠正大学只重视科技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有助于改变大学生人文素质低下的状况,因此,要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向先进人物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人文精神、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引导学生发扬“慎独”精神,经常进行自我反省等途径和办法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在选材上对外国文学作品重视不够。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人文精神的蕴含方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有必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融合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农林高校适应时代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符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文教育对于提高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一些理工科大学的科学教育不尽如人意,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容乐观,人文教育相对薄弱,要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应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在科普中整合人文精神,在专业中挖掘人文精神,在文化中凝练人文精神,在创新中升华人文精神。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文理严重失衡,人文素质教育薄弱,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作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主要载体之一的专业课课堂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极其重要.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可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一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尤为普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弱化、人文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社会环境的负效应、教育理念的误区、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驱力不够、教育资源的缺乏造成的.高校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人文校园,力促大学文化自觉;加大人文实践的力度,做到知行融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受到A-4J']的重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的目光主要集中于普通高校,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样不容忽视。一份“广东省电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表”分析结果显示:这个“泛滥成灾”的话题背后有一个没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传统人文精神的流失,突出表现为人文学科相关专业的萎缩和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因此,本文主要从传统人文精神的视域出发对电大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围棋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棋具有文、史、哲、艺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重视和发挥围棋文化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辩证思维和全局观的形成.学习围棋文化还有益于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力,对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界和高校都需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停留在“专业课 文化讲座”的水平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本文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精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要真正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从而找到了一条适用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是贯穿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人的心智。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精神成果的浓缩,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媒介,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文章诠释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及精髓,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的角色紧张,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探讨有效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弟子规》将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包含在字里行间之中,指导着"弟子们"的一言一行,它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的哲理。在当前价值多元、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弟子规》对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期的大学生们的人格素质的培养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结合作者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实践,从现代高职生的特点、人文教育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当代体育院校普遍存在着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状况,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面临国内外普遍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势,体育院校搞好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先秦儒家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又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要加以借鉴,充分发挥先秦儒家人文思想的积极功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方慧 《职大学报》2014,(1):110-112,94
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读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中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当代高职学生的特征以及在此特定环境中教育实施载体的特性,探索高职学生人文素质隐性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包含隐性的环境教育、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的身心健康教育、隐性的实践体验教育、隐性的网络文明教育5个维度,共17个测项的评价体系理论模型,以期有针对性地指导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滋养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将“忠、诚、勤、朴”作为校训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再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指引性。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切实增强当代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对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体育精神、人文精神、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大学语文"经典"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经典"教学的有效路径:尊重学生选择经典的空间,点明经典现实意义,裁剪经典选篇,选择知识块闪读经典全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宣布废止中小学读经讲经科,这是近代传统经典教育的重要变革,这一举措从形式上解决了传统经典教育与近代修身教育的冲突,也引发了近代传统经典教育的存废之争。近代传统经典教育正是在艰难嬗变中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传统经典教育也成为近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