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曾在《小学阅读十要》一文中指出:“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动口、动笔”。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尝试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读中学写”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读一点经典     
张义宝 《阅读》2010,(1):1-1
留心一下当今的社会,阅读已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时于同学们来说,阅读,就更应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学习方式了。我曾提倡我的学生,在课外要广泛阅读.而且.还要注意阅读经典。比如,读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古典名篇。  相似文献   

3.
翟小宁 《阅读》2016,(4):63
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地方,少点作业多点阅读在我的倡导下,老师们对语文教材进行大胆"瘦身",减少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作业,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名著亲密接触。我认为,学校首先应该是一个供学生读书的地方,这才是学校的本真。在学校,我提倡学生不分文理都要多读好书。很多时候,阅读不一定要直接反映在成  相似文献   

4.
童年读书梦     
陶六一 《阅读》2008,(6):1-1
我很小的时候。就渴望读书。小学三年级时.看着那些高年级同学津津有味地捧着小说书阅读,我十分羡慕。我觉得自己已经认识了好多字.也想试着读那样的书。终于,我借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便如获至宝地读起来。下课读,吃饭读,有时甚至在上课时也要偷偷看上几眼。到了夜里,该睡觉了,我还是忍不住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偷偷地读。  相似文献   

5.
从 教十几年 ,我在语文教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特别是近几年来 ,我与同行们一起摸索进行“感知、理解、消化”三步阅读法的教改实验 ,积累了一些经验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里 ,我结合自己的一节课 ,谈谈我在阅读教学和培养学生阅读 (自读 )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指导思想及操作思路1.指导思想。(1)遵循“感知—理解—消化”的认知规律 ,进行阅读 (自读 )教学 ,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 )优化自读课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2 .操作思路。教育学理论认为阅读能力可以分解为四种成分 ,即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 (鉴赏 )能力、活用…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从2000年开始,突出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钻研,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注重引导。一、引导学生在“读”字上下功夫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学生认真地读,才能对内容有整体感受,才能把握文章重点。为此,在教学中我耐心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能帮助学生锻炼英语方面听、说、读、写等能力,还能促进高职学生提高英语专业知识技能与外语交际能力。本文针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浅要分析了有效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作用。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其它多种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公共外语课的英语教学,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阅读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形成强烈地阅读欲望.通过预读、视读、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养成多思考,勤动笔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读”是语文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而学生“读”的能力是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所以,指导学生“多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多读”呢?传统的认识是,读的遍数多,读的篇数多。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强调对一篇文章要反复读,即读的遍数要多。又云:“读书破万卷”,这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泛读和略读的训练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从阅读的心理学出发,遵循泛读和略读的阅读规律、特点,就怎样有效的进行快读、掠读探讨了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同时指出在阅读训练中要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泛读和略读的训练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从阅读的心理学出发,遵循泛读和略读的阅读规律、特点,就怎样有效的进行快读、掠读探讨了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同时指出在阅读训练中要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九义小语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遵照大纲要求,我在教学中有意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读写结合尝试。一、读学解题与练习审题的结合我们接触的课文中,命题的类别上有 1)写人如《黄继光》、《小珊迪》;2)写事如《争吵》、《开演之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听中学”、“看中学”,新课程除此之外还提倡作文教学要“做中学”、“读中学”、“讨论中学”。仅就“读中学”来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学生阅读有课内外之分,但课堂教学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因此,从阅读课入手,重视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  相似文献   

15.
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要解决学生畏学、厌学文言文的问题。由于历时久远,文言文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再加上文字艰深,学生普遍因读不懂而产生惧学、厌学的心理,这就需要老师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采用的直观化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直观化教学,即化抽象为直观,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活跃起来,是教学活动能否进入深层和高境界的关键。自读、研讨、交流和引导是一个由表层到深层,由感性到理性,由单一到丰富的阅读鉴赏过程。使学生在阅读、鉴赏和思考中获得精神愉悦,是激趣与点拨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从识字到语文,既可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既是一种情感的积淀,也是一种知识信息的积累,是一种语言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示范欣赏。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阅读教学上,传统的做法是讲深讲透,强行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基本上不存在。实际上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在阅读环节上的主体性,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步骤。 一、阅读是一个整体感知与局部破读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整个阅读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引导。总的看,阅读要遵守学生整体感知和局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蒙授学生的汉语课堂阅读能力,必须要做到重视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成功感,由考虑"教什么"转向"掌握什么",由注重"会读"转向注重"读懂",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优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使读与思有机地结合,而课堂中有目的的阅读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促进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基本途径。“读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进一步深化对“读式教学”的再认识,构建“以读为主综合运用”为特色的新型“读式”教学模式,确立“读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和凸现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