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来自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其他社会阶层子女。缺失精英文化所需要的家庭土壤,语言文化差异引起的师生交流及家校沟通困难,社会地位的差异与现行学校教育的科层制分化是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从政策保障、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农民工随迁子女较为集中的4所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教育适应性水平整体偏低,表现为学习主动参与程度不高和学习满意度低、学校归属感弱、家庭支持度不足、与同伴和教师难以深入交流等特征。只有通过随迁子女家庭、就读学校、教师、政府和社区五方协同合作,才能让农民工随迁子女真正融入城市教育。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入城市.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体质健康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农民工家庭、农民工子弟学校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本文认为,全社会应形成合力,引导农民工家庭重视子女体质健康,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建设,加强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安全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城市公办学校成为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要途径。但是,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取得学业成就等方面均存在机会不平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落后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欠缺,以城市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农民工子女家庭资本的弱势状况。要解决教育平等问题,必须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平等、多元、无歧的学校教育;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资本。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农民工聚居地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总量、学习环境、教养行为和亲子关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研究分析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因素,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提出构建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广泛重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但由于受到家庭、社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子女入学很困难,受教育水平很低。应当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农民工子女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7.
陈璐  叶一舵 《中学教育》2014,(1):104-112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580名初中学生(286名农民工子女和294名城镇子女)进行调查,以探求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特质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将农民工子女的特质应对方式与城镇子女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际依据。结果表明:(1)农民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在特质应对方式上都有别于健康人群标准;(2)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与特质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父母亲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农民工子女的消极应对水平在性别、父亲职业上存在交互作用;(4)城镇子女的积极应对水平在性别、家庭经济情况上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双重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现有农民工子女可供选择的受教育路径考察农民工子女成长和受教育状况都不容乐观,农民工家庭的子女在受教育的选择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从农民工子女成长要素、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城市教育资源存量和增量等因素考虑,让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上学应该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最好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改革现在的教育体制,在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务工城市享受公平的、无差别待遇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9.
马琳 《学周刊C版》2019,(7):181-181
家庭资本对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有重要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资本对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资本存量的影响上,即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本文从家庭资本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问题的初步解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状况。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与教师关系、与城市儿童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不良,主要原因涉及社会文化、制度、学校环境、家庭特征和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同质性和个性特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农民工子女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流动子女”与“留守子女”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方面既存在不同问题,也有着共同特点。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传统制度的惯性作用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保障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重大意义,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角度研究了当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难以实现的原因,探讨了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子女在中小学阶段的心理问题与教育策略"课题组运用SCL-90自觉症状量表进行测量和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中女生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学生年级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留守儿童"和"漂泊子女"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家庭经济贫困、家长文化水平低、农民工子女认知存在缺陷等。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要改革户籍制度,营造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公平的环境,同时要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另外,农民工子女自身也要有正确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14.
娄妤 《文教资料》2011,(35):129-131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探究了造成现阶段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困难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制度保障、社会支持及家庭的引导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生活和接受教育,但由于农民工子女三种类型的家庭文化资本均较为薄弱,严重影响了其良好习惯的养成。本文试图用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进行相关分析,希望找出阻碍农民工子女养成良好习惯的家庭因素,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正>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说,农民工子女同样应受到老师的关爱;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农民工子女也应受到老师的关爱;从教育现实状况来说,农民工子女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一方面,由于父母忙于打工使农民工子女缺少父母细腻的爱,导致农民工子女行为、素质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女接受的学前教育较少,家庭流动性大,教育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  相似文献   

17.
吕妍 《华章》2007,(12):53-54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农民工子女主要包括: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在这两种家庭模式下成长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相对稳定和充满亲情的环境,心理健康水平容易受到影响.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其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因此,应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改进其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晚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转型导致了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由城乡二元结构所引起的"农民工家庭代沟"现象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方方面面,其给农民工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农民工家庭代沟"主要是由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家庭中父母子女间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的差异引起的,缓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子女、父母、社会三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有所改观。但总体而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由于受到政府政策、社会层面、学校教师及农民工家庭及学生自身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教育不公的现象。该篇文章对此加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两为主”政策实施情况的调研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国各地在执行农民工子女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遇到较大阻力,流入地政府与公立学校都面临着较大压力。本文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需要理清思路,由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流出地政府、农民工家庭4方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多元化、弹性化、可选择的教育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