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典小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变化。小说的艺术表现经验也随着艺术实践的推移,得到了不断的积累和丰富。从“残丛小语”到唐代传奇,从传奇而话本,从讲史话本发展到长篇章回小说。至于艺术技巧上小的演变,更是不胜枚举。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故事与人物并重。许多古典小说都很注意情节的迂回曲折,起伏跌宕。即使写一些不吃紧的小事也曲曲折折。而故事与人物的关系又不是并列的。人物是主,故事从人物性格里孳生出来,是服从于人物性格的。二是叙述与描写的完美结合。可以这样说,话本中的叙述和描写已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融合。至于明清时期的长篇小说,有了更多更细腻的描写。如果说外国小说常常是叙述融化于描写当中,那我国古典小说则常常是描写融化于叙述之中。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生动具体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一颗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去端详,就会呈现不同的光彩;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作者选择不同的角度叙述小说中的故事,就像打开不同的窗户,能决定给读者看什么。不同的视角,既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影响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小说的形式。合适的视角就是恰当的切入点,能使小说的内容表达得深入透彻,形式上达到自然完美。《林黛玉进贾府》中,就是由于作者巧妙恰当地选择了叙述角度,而将纷繁的头绪、众多的人物、复杂的环境,表述得井井有条、眉目清楚、繁简得当,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小说的叙事角度即叙述者与他所讲的故…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质疑小说故事的真实性入手,着重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马原小说创作中的叙事艺术:用表达印象代替塑造人物和叙述情节;用强化叙事形式模糊故事内容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灞亭柳》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其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高度完美统一,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从小说语言层面来讲,作者对小说语言有着高度艺术追求和文体自觉性;从小说的叙事结构来看,作者采用的“时空闪回”恰恰解构了历史小说以史为秩、以时为序的传统写法,具有创新意义;从小说的主题内涵而言,可以看出作者对柳子精神的追求以及对真善美的吟咏;从作者与小说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和人性思考等外延因素而言,可以看出作者与柳子跨越历史的精神对话和人生价值探求。仅就这些层面来看,该小说就已经体现了作为长篇标志的“长度、密度和难度”。  相似文献   

5.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叙事学中有两方面主要的理论可作为分析小说叙述形式的工具。一是叙事视点理论,即作者以什么方式看小说中的故事世界和以什么方式来说故事。二是叙事时间理论,即作者以什么样的时间方式去组织故事。本文打算从叙事者的角度来探讨《我的叔叔于勒》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日本当代作家井上靖一生致力于小说创作艺术的探索,其长篇小说《孔子》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手法与视角,突破传统叙事模式的局限,从一个全新的叙述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等角度分析《孔子》的叙事特征和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由于长期以来受学理性不足的"三要素"理论的深刻影响而缺少科学性。从小说形态学来看,小说本体形态并不是说什么故事,而是如何说故事。小说作品可以分两个层面:故事层(即故事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及其发生环境)和话语层(即故事讲述方式)。正是后者而非前者,使得小说在叙事作品中获得了独特的资质而成为小说。因此,获取三要素基本内容信息并非课堂教学中小说阅读的归宿。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故事层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和鉴赏作品中由独特的小说话语(如语气、语调、句式、修辞和叙述视角等)产生的艺术魅力,获得在别的艺术形式欣赏中难以得到的人生意味和审美享受,进而品出独特的小说味道。  相似文献   

8.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与小说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雅俗共赏、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变换自如的叙述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小说语言细节处的精雕细琢,是金庸武侠小说语言的主要特色,这些特色表现了金庸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具魅力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9.
领会本篇小说的内容与主旨;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体会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主旨的呈现的关系;了解海明威小说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复调音乐大师"巴赫通过高超的复调手法,将复调音乐发展到了极完美的境地,巴赫金则将复调引入小说理论体系,而南非后殖民文学代表人物J.M.库切将音乐和小说的复调性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2007年出版的小说《凶年纪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了故事的单声部纵向发展,而且还体现了不同声部的横向发展。三个声部的合音,组成了一曲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完美乐章。库切通过不同的叙述角度塑造独特的人物、故事情节、叙述艺术,对文学与政治、文化与民族等诸多重大问题展开探讨,以此体现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中,崔丽萍老师的《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一文,对《孔乙己》的结尾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作者此处简洁冷峻、举重若轻的艺术处理,"轻松"得让人压抑,也更能激发人们深深的思考。笔者试从这篇小说的叙述速度与故事速度的关系这一角度,也来谈谈自己对《孔乙己》结尾艺术的拙见。  相似文献   

12.
毛姆小说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心选择的故事题材是吸引读者的主要方面,结合叙事学的分析方法对小说的深一层次的艺术特点和叙述形式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本文参照毛姆的生活背景以及生平事迹,对其小说特点做出简要概括,并从叙事学的话语层分析毛姆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独特的修辞手法,揭示出他作品背后的悲观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叙述者的叙事态度影响着一部小说里故事的稳定性,也同时决定了小说结构形式与内容意义连接关系。本文即着眼于废名小说《桥》的叙述者,从叙述角度,叙述节奏和叙述频率来详细确认小说中叙述者的叙事姿态。  相似文献   

14.
《五色石》与《十二楼》都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代表作。两部小说集每篇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都得到了精心的布局与安排,在叙事艺术方面成就颇高。不同的作品在叙述形式、文章结局处既有相似之处,在命名技巧、入话煞尾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各具特色的应用增强了各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苔丝》的叙述视角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伟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6):26-29,79
叙述视角是小说创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托马斯·哈代在创作《苔丝》时 ,不断完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创作手法 ,并选择了最佳的叙述视角 ,以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 ,作品有着永恒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叙述视角"是理解小说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作品的结构与内容的表达,也关系到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情况。运用叙事理论与具体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的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纯客观叙事视角进行深入的探讨,叙述视角不仅具有结构功能,更具有意义内涵;不仅是形式的表达,更是内容的呈现。中国现代市镇小说作家对叙事视角的探索与运用,呈现了文本形式和故事内容相互依存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眼光与审美敏感。  相似文献   

17.
《黄雀记》的故事以耐人寻味的叙事艺术叙述了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暴案件,三个年轻人的生活因此纠缠不清,他们都试图冲破自己心里的阴影,找回自己,无奈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各自走向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结局。这被称之为宿命,这宿命实则来源于人内心的冲动和欲望,小说的结尾以纠缠的下一代的神秘预示着宿命并非天定。  相似文献   

18.
作为通俗文学的重镇,武侠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精彩绝伦的武功对决、豪情万丈的侠义精神以及天马行空的奇幻的想象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波谲云诡的神奇的武侠世界。在浩如烟海的武侠小说中,金庸的武侠小说独树一帜,无论从历史、思想、哲学、宗教、文化、武功、人情等各个角度去赏鉴都堪称新派武侠经典中的经典。对于金庸的小说,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解读。我认为,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形式,其最大的艺术价值应该体现在小说对叙事手法的运用上。小说是否精彩,能不能真正吸引读者,关键还在于小说家讲故事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大都是通过报刊连载的方式刊行,作者在宏观上构思一个故事的梗概,然后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次展开。在那个时代,报刊的发行量是衡量一部小说价值的重要的尺度。于是,如何通过叙事策略让读者对阅读充满期待,欲罢不能,是小说家都必须面对,而且必须完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多种叙述角度的运用是现代小说的一个标志.而叙述角度的定位需要明确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的区分.鲁迅小说的叙述是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结合,他对叙述眼光和叙述声音的明晰和灵活运用,形成了叙述的复杂性特征.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组合与离析带来的艺术效果.本文试从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的相互关系着手,展开对鲁迅小说的叙述艺术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英国作家拜厄特的《占有》以其丰富庞杂的宏大叙事、抽象的时空观和近乎完美的艺术表现被一致看成其代表作。以空间解读的视角,分析小说中的空间意象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发现正是小说中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的并置和重叠、交错和互动,构成了小说充满张力和魅力的想象世界。《占有》的文本结构和叙事有意打破故事的线形发展模式,采取了共时性的叙述模式,通过多重叙事、多维视角、主题重复、多元文本等形式的精心建构,使小说的涵义从确定到不确定,结构从封闭到开放,阐释由单维到多维,从而取得了小说叙事的空间化效果。空间书写不仅拓展了小说的景深,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