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音学与音系学导论》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发行,该书由宁波大学许希明(笔名许曦明)和杨成虎两位教授共同编著,许希明教授主要执笔语音学部分,杨成虎教授主要执笔音系学部分。本书分为语音学和音系学两大部分。前者研究语音的生理、物理(声学)、心理和社会诸多性质,主要考  相似文献   

2.
索引运动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索引运动的发生 中国的索引学,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但是理论和实践都很薄弱。晚清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学术思潮的传入,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开始建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亟需改革。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学术效率的门径备受学者们的重视。西方  相似文献   

3.
刘兆法 《大观周刊》2012,(25):61-61
行为税收学是西方税收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本文在对西方行为税收学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税收征管实践及税收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意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丛全滋 《图书馆》2021,(3):8-15
于鸣镝先生是当代中国知名的图书馆学理论家和实践家,在期刊学、图书馆管理学、文献学、读者学等图书馆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特别是他在读者、读者工作、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与阅读等读者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为我国读者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图书馆服务转型和智慧图书馆建设关键阶段,挖掘和研究先生的读者学思想,对推动图书馆(学)工作与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汉学概念肇始于德川时期后期,源于日本本国学问(国学、和学、皇学)和西方学问(洋学、兰学)的崛起,明治之后开始被广泛使用,至今汉学内涵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主要还是指以儒学为核心的与古典中国相关的文化和学问。日本语境下的汉学具有“广泛性”“内在性”“素养性”的特征。在日本历史中,支那学、东洋学和中国学是汉学的发展,虽然此三者与汉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立场等方面有所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汉学始终是这三者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期刊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有人提出建立期刊学之后,人们有的赞同,有的持怀疑态度。持怀疑态度的人有许多理由,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期刊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论不能令人满意。当然有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至今还没有共识的结果,如情报学就有几十种理论,这恰好说明该学科在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上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正渐臻成熟。一个学科的建立,首先遇到的基础问题之一就是其研究对象是什么,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这个学科的发展方向。从有关期刊学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期刊学的研究对象理论目前还很薄弱,这将影响到学科的建立和今后发展。我们总不能把大厦盖在不坚固的基础上吧! 本文并不想就此构建期刊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基础,仅想在期刊学这座大厦的基础上铺一粒石子。  相似文献   

7.
从法兰克福到伯明翰--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再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统宇 《现代传播》2002,1(4):10-16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是电视批评理论的两个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前者的社会批判理论是解剖电视的一把利刃 ,对我国思想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后者则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引入电视研究 ,看到了电视传播背后的市场这支“无形的手”的作用 ,从而更深刻地“读”懂了电视。对于电视批评而言 ,这种经济学视角具有特别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 ,电视批评不应当是一种“纯粹理性批判” ,必须考察电视传播、文化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共谋关系。从法兰克福学派到伯明翰学派 ,包括电视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 ,才是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进步与完善的根本原因。本文提出 ,处于被肯定和被批判这种“双重视域”中的中国电视 ,面临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碰撞与紧张等四个悖论。  相似文献   

8.
夏承焘是我国传统词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而究其一生可知,其在词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词人年谱研究、词籍笺校、词学批评等方面,本文则主要从这些方面对其词学研究进行阐述,以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9.
刘永生 《兰台世界》2014,(2):136-137
夏承焘是我国传统词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而究其一生可知,其在词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词人年谱研究、词籍笺校、词学批评等方面,本文则主要从这些方面对其词学研究进行阐述,以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西方文献学发展历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献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西方文献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的探析,得出了西方文献学研究对我国文献学研究的一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受西方学术的影响,辨伪学研究开始发生学术转型,由重辨伪实践转向重辨伪学理论,现代辨伪学因此诞生.在这一过程中,梁启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谓是现代辨伪学研究的第一人.梁启超的辨伪学理论研究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年)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1924年)中,皆论及了辨伪学理论,如辨伪方法和伪书的种类等.1927年,他专门撰写了辨伪学专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此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为辨伪学理论,分论为辨伪实践,而其重心乃在理论.总论部分约四万字,可单独视为一部小型的辨伪学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12.
电视学的建构与研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2007年6月28日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今天我们主要就电视学的建立与研究路径作一专题讨论。我们知道,世界电视从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迅速崛起,对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到目前,无论是在电视业务探讨还是在电视理论研究方面,电视都具有了自己独特的属性和发展架构。西方学者对于电视  相似文献   

13.
王崇良  余朝晖 《图书馆》2021,(3):1-7,15
张琪玉是我国最早关注、研究中国索引事业和索引学理论的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他就关注书目检索工具问题,专门探索研究了“组配索引法”编制技术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编制出版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索引》,开创了《中图法》编制分类法类目索引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高度关注中国索引事业发展和索引学理论研究工作,并把索引学看成是情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展开了持续研究工作,为中国当代索引学创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本文从4个方面对张琪玉在索引学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思想成就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揭示和梳理,目的就是要使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学术造诣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首次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西方文献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特征。首先辨析了"文献学"及其各种相关概念的中英文对译问题。其次分析了西方文献学的基本发展脉络,指出西方文献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文献整理活动、中世纪的文献传承、近代文献整理方法奠基以及文献理论的完善与科学化几个阶段。最后探讨了西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方法特征,指出了近代西方文献学的科学化与思辨性倾向,以及语言学与解释学两种研究路向。西方文献学的丰富成果为中国文献学在理论和方法创新方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编纂学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档案编纂学理论应当从学科基本理论、档案编纂历史、档案编纂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对档案解读和档案编纂成果评价、信息技术对档案编纂影响等方面予以加强,创造有自己理论特色的档案编纂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已有的《文书学》教改成果,归纳、提炼基本方面,梳理研究的基本成果,俾能为《文书学》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档案学界普遍认为 ,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档案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 ,文书学不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这与档案工作实践发展趋势和档案学理论研究现状不相符。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档案现象” ,还应包括“文件现象”。文书学 (文件学 )应纳入档案学的学科体系。扩大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对于档案学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来我国读者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十多年来我国读者学研究进行了立体式概述。并从几个方面分析读者学研究的困惑,呼吁应从感情上、理性上以及读者工作的实践上承认与接受读者学的构建。其次在阐述读者学研究目的情况下,提出在读者学的研究上应努力取得共识,以共同促进学科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档案馆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档案馆学是以档案馆工作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尽管我国有着档案馆学发展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种类齐全的档案馆和健全的档案馆网体系,但是综观我国档案 案学理论研究历史却可以发现,档案馆学一直未成为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陈冠初 《编辑学报》2004,16(4):240-242
从科技期刊评价与评价学的意义、期刊评价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未来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3个方面研究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