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应该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需具备的能力之一,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恰恰相对较弱。主要探讨如何在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已有的认识和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使用"雨课堂"测试的形式,对防灾科技学院300余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亟待提升,具体问题体现为:对中文的隐喻内涵理解困难,英语表达和跨文化能力不足,语言理论知识缺乏。对此,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概念隐喻的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融入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手段四个方面应对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迫切任务做出英语教学应有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实施访谈,希望了解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惑和文化教学在中国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提高非英语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策略。研究表明,目前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培养虽然存在不少困难,但是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采取积极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基本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对于对外推广地方文化,将各地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描述了对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翻译能力和阐释能力两部分的测评发现:就整体而言,目前大学生的地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普遍偏低,但个体之间差异不大;按院校类别所做的进一步测评显示,重点院校和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地方文化英语表达力方面均优于普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和各类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84):77-78
"中国文化失语症"可以定义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事物、观念或现象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或低效的现象。作者于2014年采用测试和问卷的研究工具,对理工科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2013、2014级英语专业的18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次关于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存在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避免文化身份焦虑,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在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材、教师素质、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凸显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次关于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存在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避免文化身份焦虑,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在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材、教师素质、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凸显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通过对18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次专题调查,旨在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看法和需求,及其文化传播取向和传播能力.调查结果显示:1.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已对其文化传播能力形成抑制,2.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与需求出现错位,3.学生的文化传播取向兴趣导向明显.基于调查结果,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以帮助改进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抽样访谈等方式,对铜陵学院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及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原因,分析和探究相关策略以有效缓解该现象发生。同时,呼吁地方高校重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关注中国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问题,实现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不再"失语"。  相似文献   

10.
何倩  李丽 《海外英语》2024,(2):119-121
在我国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肩负着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亟待提高。该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调查和测试,分析影响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学习成败的不同归因倾向,并在调研基础上探讨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学习策略,以期为大学生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掌握的情况:从整体上看,学生的文化能力较差,学生用英语表达目的语文化的能力高于用英语表达母语的能力;单从翻译角度看,学生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能力高于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Gender dispariti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Using data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graduated in 2005, this study documents gender disparities in enrollment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and explores gender disparities in initial employment experienc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 It finds that females lag far behind males in enrollment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overall. However, females actually are more represented than males in some majors such as mathematics and chemistry though the reverse is true for o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Als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females perform better than males in both general course grades and in English competency tests. M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 have a clear advantage over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in initial 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 they have a high employment rate, a higher starting salary, and are more likely to be employed in such jobs as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specialist. The male advantage in employment rate and starting salary persist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介绍英、美等国大学中常见的英语学习技巧课,从帮助学生获得各相关语言技巧、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就业潜力以及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在中国大学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全英教学中开设英语学习技巧训练的作用和意义。国家和社会要求二十一世纪的外语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能力,全英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而对学生英语学习技巧的培养,能促进全英教学,为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对开设相关课程愿望迫切。依托反思性教学理论,从测试、体验式教学、教材及课程设置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鹏  柳轶群 《海外英语》2014,(10):136-138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provide a course in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Therefore,the present authors design an English course in Chinese culture for sophomore English major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he course is based on topic syllabus.The topic"Idioms"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specify how the lectures will be delivered,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相似文献   

16.
与文科大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比较欠缺,表现为人文知识欠缺、知行差异较大等症候。文章尝试从传统教育模式、多元文化背景等多维角度作分析,认为高校需要从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引导理工科大学生提升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缺失的深层次成因,并探索中国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突破,实现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科学结合,课题组针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共计185人展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造成中国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教育体制与内部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目前高校需要从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较和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的主动反思等方面切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国文化渗透与教育提升。  相似文献   

18.
通过立意抽样,对2007年至2012年参与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大理学院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参与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参与过该项目的学生在英语重要性、英语交际能力及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持有不同态度及见解,学生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的英语能力总体表现并不乐观。需不断加强和改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改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跟踪访问等形式,发现了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少特色,各学期课程缺乏合理安排,专业英语课程师资不足,教材缺乏特色,社会实践环节薄弱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就业市场对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The 6-yr degree-completion rate of undergraduate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majors at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less than 40%. Persistence among women and underrepresented minorities (URMs), including African-American, Latino/a, Native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students, is even more troubling, as these students leave STEM majors at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than their non-URM peers. This study utilizes a 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design to examine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ersistence of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Program f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Sciences (PEERS), an academic support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for first- and second-year science majors from underrepresented backgrounds. Results indicate that PEERS students, on average, earned higher grades in most “gatekeeper” chemistry and math courses, had a higher 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 completed more science courses, and persisted in a science major at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than the comparison group. With its holistic approach focused on academics, counseling, creating a supportive community, and exposure to research, the PEERS program serves as an excellent model for universities interested in and committed to improving persistence of underrepresented science majors and closing the achievement g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