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阅读的人文与人文的阅读》是徐雁教授彰显其阅读理念和阅读推广实践的集成之作。解读徐雁教授对"人文阅读"丰沛内涵的范例剖析、对"阅读推广"文化创意的理论探索、对"大阅读"人文魅力的诸多践行,有益于拯救阅读现状之不堪,有助于实现书香飘溢的"全民阅读社会"的愿景。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阅读倾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指出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淑玲 《出版广角》2015,(10):112-114
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纸质阅读数量减少,具有"浅阅读"倾向,查阅资料也以网络渠道为主.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为经典阅读服务,避免网络对经典阅读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经典阅读能力.首先,明确文学经典之功用.其次,论述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培养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最后,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该文首先简述了当代大学生阅读推广的背景和问题,并通过吉林省6所大学的阅读原始调研数据,从两大媒介阅读即"纸本阅读"、"网络阅读"上,揭示了老工业基地大学生阅读的现时动态和研究生读者群高质量阅读的常用路径,供业界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5.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1,(2):120-128
通过问卷调查天津部分高校大学生数字阅读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数字阅读的因素,提出创造良好的数字阅读环境,以大学生内在需求为导向,借助同伴力量进行阅读引导,开展数字阅读素养教育,激发大学生"深阅读"兴趣等数字阅读推广策略,以期解决大学生数字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工作,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6.
促进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剖析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障碍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个体、组织及技术三个维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大学生高效网络阅读的策略,以期改进大学生网络阅读质量,使其适应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易斌  李斌  黄华彩 《晋图学刊》2015,(2):34-36,78
新媒体环境下,数字阅读所具有的诸多优势使其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其所存在的"浅阅读"负面影响不能忽视,高校图书馆应当创新多种导读工作策略,包括:针对不同特点的读者群进行阅读推荐工作;以大学生为主导,激发其"深阅读"兴趣;创建多元的网络阅读平台,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通过移动图书馆积极开展手机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8.
当前地方理工科大学生在阅读推广方面存在着阅读范围窄、阅读层次浅、汉语修养薄弱、功利性阅读倾向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加强对文学、艺术、哲学等有关"生命成长教育"和为人处事的书籍的阅读,借此加强心胸、思想境界等方面的修养,并在领悟生命意义的前提下精读本专业书籍,为今后成功做人、做事奠定坚实的知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何凯 《出版广角》2014,(6):38-41
正2014年2月15日,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联合主办"大学生阅读调查与趋势分析"学术沙龙。面对大学生阅读的问题,各方教授、出版人各抒己见,对以读书为主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是否要深阅读、慢阅读、读经典、读原著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期《出版广角》沙龙精选学术沙龙中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国外近年来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量普遍下滑,阅读意愿降低,阅读行为数字化;从阅读动机、家长与教师的影响、早期阅读经验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因素;介绍了国外促进大学生阅读的相关措施:倡导"慢阅读"、提升教师的阅读影响力、开设经典阅读课程与建立"阅读圈"等。  相似文献   

11.
网络阅读是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因此获取了新知识、新的意识和理念。提高了学习和创新能力。但部分大学生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存在着法制观念淡薄、检索能力差,加上其自控能力不强等因素使得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阅读存在的问题及网络阅读行为心理进行分析,为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做铺垫。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社会阅读的概念以及社会阅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映射出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图书馆应从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馆员素质、做好导读工作、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大力开展读书活动等方面开展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大众传播时代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应对大学生的校园阅读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何通过阅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以及图书馆如何给力于这一命题?……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和研讨平台。由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习称"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与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委员会、河南省图书馆学会、中原工学院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承办的"2011华夏阅读论坛"之  相似文献   

14.
归纳17种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提出评价阅读推广活动的14个指标。组织24所高校2038位大学生和21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69位负责人,对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困难、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因素、17种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调查和评价。图书馆应针对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解决大学生的阅读困难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分别得出阅读推广活动中"大学生参与广度的活动"、"大学生参与深度的活动"、"大学生最满意的活动"、"对于大学生最有效的活动"的排序,以及"阅读推广最费力的活动"和"阅读推广最省力的活动"排序。最后,针对大学生和图书馆对于调查问卷的看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互联网时代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笔者针对上海理工大学在校生电子书阅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互联网的普及把大学生带入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的时代,调查发现,大学生电子阅读的时间和数量已占据一定的优势,大学生阅读也出现了碎片化现象,大学生的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浅阅读"倾向,电子阅读越多的同学纸质阅读也越多,同学们使用电脑和ipad等电子阅读产品较多。在互联网时代,要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专业和学术类文献的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大学生思考和记录下好文字的好习惯,要合理引导大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和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调查及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网络阅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挤压着传统阅读的空间。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最大业余爱好以及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阅读花费上,网络阅读超过传统阅读;大学生对网络收费阅读接受度高,但对阅读内容提出了要求。本文通过调查数据研究大学生读者阅读习性规律,重新定义"浅阅读"现象,论述了信息数字时代的媒介传播生态变革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郝苏彤 《出版广角》2014,(14):38-40
正在数字时代下,争论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谁才是最适合的阅读方式是毫无意义的,高校作为大学生迈入社会的助力器,应该正确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或许才是现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改善我们的阅读文化,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这不仅是大学生们的事情,更应当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应当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樊海燕 《编辑之友》2011,(10):95-96
一大学生阅读特点及视觉心理(一)阅读特点大学生的阅读特点主要由其阅读动机所引起。所谓阅读动机是指"读者反映其阅读需要,引起阅读行为,满足阅读愿望的内部动力"。[1]在阅读教材类图书时,学生的求知欲望占主流,他们重视教材类图书的知识性、理论性和专业性。同时,大学生较为年轻,会  相似文献   

19.
阅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阅读就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过程,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狭义的阅读,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载体,接受载体所提供的文字、图像等作品信息的过程,具有普适性、个体性、目的性、主动性、渐进性、受制性等特征。图书媒介阅读率和阅读质量下降,其他出版物媒介阅读率上升,这是现代社会读者阅读行为的重要变化。与此同时,"泛阅读"、"趣味阅读"、"娱乐阅读"等已成为社会阅读的一种基本走向,阅读质量有所下降。我们应该对此加以辩证分析并积极思考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微博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深度访问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对衡阳部分高校的286名大学生的微博使用和微博阅读行为进行了调研。调研表明,微博的兴起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降低了阅读门槛;另一方面微博也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阅读习惯,使大学生形成"浅层化""快餐化"阅读的习惯,继而出现语言运用能力退化、独立思考能力下降等现象。微博是把双刃剑,只有依靠大学生自身、学校及社会三方合力,才能真正使微博成为促进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