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抒情诗人和小说家,由于在现代抒情诗歌和俄罗斯散文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他在195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最著名的作品《日瓦戈医生》再现了二十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力量和功勋,他们在悲剧性的经历中依然保持自我。今天,不仅在俄罗斯甚至在全世界这部小说已经成为被广泛阅读和研究的俄罗斯作品之一。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小说《日瓦戈医生》中的森林和花园形象。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传统儒、道两家和西方哲学的身体观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西方体育文化精神产生与发展的哲学思想背景,阐明了二者在价值追求、情感方式、气质类型、生命理念、方法体系上的不同与对立。指出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在匡正西方体育文化的功利性倾向,实现现代体育文化价值整合,强化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促进世界体育文化发展进步方面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呼唤文化自赏,并提出了在体育实践中推广与践行中国优秀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路径:加强文化自觉,实现优秀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加强国家制度安排,突出中国体育文化形象。依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播中国体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土壤之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哺育和承载,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绽放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升华无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肥土沃壤。因此,当今时代,研究、挖掘、开发和发展地域文化,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很有必要,而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校进行武术文化教学,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养即文化素质及文化品格的体现,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关系到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治乱兴衰.值此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中国精神文化正受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严峻挑战,必须在立足当代、立足本国的基础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要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努力探索新的出路,不断繁荣中国文化,建设好民族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眷村是台湾特殊的政治文化产物,妇女是眷村生活的核心,女性形象所蕴含的精神理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眷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梳理辨析,初步爬梳出一条有关眷村女性形象的文学线索,籍由眷村女性从"坚韧与守望"、到"迷失与疾病"、再到"漫游与归来"这一精神理路,深入探讨眷村女性形象所蕴籍的审美意义及其创作主体的终极关怀,以期对眷村女性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学意义起到初步发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作家,小说《大街》是他的成名作,本文试图从作者在作品中对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些社会弊病的剖析与抨击以及对主人公卡萝尔的形象刻画两方面来分析这部作品中的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民族社会文化的深层内涵。阐述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以及体育精神的发展在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穆时英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用创新的手法描绘大都市的生活而著称。文章从穆时英小说的都市性入手,对他的小说创作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阐释,认为他的小说中描绘了大量的具有都市特征的都市景观,并且体现了当时特有的精神感悟。根据穆时英小说中出现的各种都市景观升华出小说所蕴涵的各种诸如焦躁、不安、虚无等等的精神世界。又在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比照中确定了穆时英独特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法和访谈法对武术的自强不息精神进行剖析。武术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中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关乎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在当今世界多边化进程中,树立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于我国青少年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不断进行着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学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文化场是培育民族精神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文化场视域下研究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研究领域,主要有: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物质根基;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要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让伟大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主要领域齐力推进、相互助力。  相似文献   

13.
以奥林匹克运动活动内容体系为视角,首先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近现当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与培育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奥运会弘扬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主要是借助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为载体的性质及其强大的象征功能。在近代中国,奥运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唤醒民族竞争意识,为民族独立和复兴做贡献;在现当代中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展示新中国形象、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进而从奥林匹克运动其他活动内容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奥林匹克文化活动有助于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大众体育的开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从而推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武术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以及武术文化传承对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认为高校武术文化传承是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提出了以武术文化传承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晴 《职大学报》2008,(3):38-41
萧红是深受鲁迅文学影响的一位作家.她自觉地把被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作为观照对象,在她的小说中随处可见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影子.鲁迅与萧红塑造的的女性形象有着共同的个性特征和历史命运,并且通过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病态灵魂.替她们发出对不公平社会的控诉,传达出相同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人豪侠小说塑造侠客形象很注意武技的描写,并以此为中心铺叙行侠故事,自觉地把武术、杂技技艺运用于豪侠小说侠客形象的创造中,同时渗透佛、道等宗教神秘成分。唐人豪侠小说中的“武”,体现着较多的内容和文化精神,有技击、道术、药物、功夫展示等四类。唐人对武艺的张扬和精心描绘,使侠客形象和武技描写不但成为武侠小说的重点,而且使侠客形象的审美价值更富有文化意义和美感,从而大大提高了豪侠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以精忠报国、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融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增强对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8.
张曙光、梅景辉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撰文认为,在哲学的视阈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探讨民族精神和人的生存境遇,既能够从民族精神的生成中探究人类生存境遇的变迁,亦能从人的生存境遇的提升中反观民族精神的发展及其丰富的的历史内涵。为此有必要对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理性精神、现代人生存境遇和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认真考察,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应是既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欲知道中国民族精神的未来,要先考察一下文化之为何物,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孕育于该民族的文化当中。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径,为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下,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和创新实施教育的路径,凸显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