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综合书评     
一什么是书评?在一般的认识中,都视之为对某一本书的评论。这种认识不能说没有根据,因为我们通常所见到的书评,的的确确差不多都是评论某一本书的,只是偶尔有时连带评两本书或最多三本书。所以,认为书评就是对某一本书的评论,从常识来说,有一定道理。然而,从科学地认识书评来说,这种认识又是不完整的,并不能概括书评的全部内容。至少还有另一种不是对某一本书,也不是对某两本书、三本书而是对某些书——或者说书籍群体进行评论的书评。如果那种对某一本书评论的书评我们可以称之为专书书评的话,那么,这种书评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综合书评。这种综合书评,在西方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对自然科学书籍的书评。他们称之为State of the Art Survey。这个名词中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看过的书评学方面的作中,吴道弘先生的《书评例话》(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是一本通俗而又具有实用价值的书。它通体清晰,洗炼平实的字,通畅轻松的表述包裹着真知灼见和深切体验。习惯对理论作系统严密的逻辑运演的人可能不喜欢它的无体系形式,偏好纯  相似文献   

3.
书评的艺术     
书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容评介对书籍等所作的书面评价。莱斯特·金指出,书评有介绍与评价两个作用:“首先,书评应就书籍的内容向读者进行总的介绍,同时对作品的优劣加以分析和评价。介绍和评价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他认为,多数医学专著的评介有250至500字就足够了。曼顿则认为,比较重要的著作(如新版多卷百科全书)的评介可达1000字,特别有价值的著作评介可达1500字。期刊编辑收到论文来稿后,交给从事有关专业的同等职位的人员阅评,这一  相似文献   

4.
书评的功能显而易见,是书的“鉴定书”,是读者的“导航之境”,是指导阅读,进行阅读辅导的好方法。在信息和知识爆炸时代书评更显得重要,特别电是电子出版物、网络作品、多种载体出版物剧增,纷杂散乱,良莠难辨,书评工作更要加强。充分利用社会书评资料,培养自己的书评家,建立书评阵地,都是图书馆搞好书评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袁桐 《中国出版》2023,(2):19-24
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媒介变革使有声书评的生产与传播得以快速发展。尽管有声书评并非新事物,但学界的相关研究较少。较之文字书评,有声书评在情感要素、身体媒介、感官平衡、场景伴随四个维度上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声音的情感属性有利于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强化其对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其次,身体媒介则通过建构具身性交往空间来提升传播效果;再次,有声书评带来的感官平衡也有助于认知平衡的建立;最后,声音的立体传播特征与移动媒体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有声书评的场景伴随功能,提高了受众信息接收的自主性与便捷度。但辨证来看,文字与声音各有所长,有声书评所存在的感性偏强、版权隐忧等局限与问题亦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中国出版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转制,与此相对应,书评学与书评文化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视角。本文通过检索书评文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的书评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书评本体论问题进一步清晰,一些研究者以新视角对书评文化进行研究,网络书评、学术书评成为书评文化研究的新起点,等等。但是,书评历史的研究力度尚待加强,研究者对书评业面临的新问题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草根书评"的释义和兴起原因,分析其种类形式和对读者的引导情况,与常规书评进行优劣势比较,点明"草根书评"是书评文化新兴的、重要的组成,应与常规书评互为补充,共同推进书业发展和提升国民阅读.  相似文献   

8.
评论就是对别人的言语和论著进行批评.书评是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书评是书评的一种形式,H-Net Revjew(网上书评)是H-Net上最重要的一种电子书评.本文重点研究了H-Net Review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与纸质书评的联系及区别,这对我国的书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雁(秋禾)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话书评家。2007年初,中国图书评论学会首次联合27家媒体,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四位优秀书评人,他位列其中。二十余年来,他在书话书评写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特色。该文首次梳理了他在文体上做过的探索,总结了他在成熟的书评观形成以后,书话书评文章在题材、立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书评与图书馆的学术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提高图书馆学术地位的角度,阐述了书评在信息社会中对读书人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利用书评将好书的价值揭示给读者的重要性,并对图书馆如何开展书评,评什么书,什么人评,怎么评等运作方式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了书评事业的繁荣──喜读《书评学》毛鹏多年来,徐柏容同志致力于编辑出版有关学科的理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继《书籍编辑学》、《杂志编辑学》之后,他的这本新著《书评学》又问世了,捧读之余,受益良多,不揣浅陋,为之嘤鸣,以求友声。这本《书评学》...  相似文献   

12.
被巴金称其为"奇才"的萧乾,和妻子文洁若二人因译著结缘,本书为二人合著的书评集,该书前后收集了二人半个多世纪以来评书、话书及与书结缘的文字故事,从七十多年前萧乾先生的毕业论文《书评研究》开篇,以文洁若女士的最新书评《宗璞和她的代表作〈野葫芦引〉》收尾。一篇篇散文,记录了两位文学大家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和翻译心得。  相似文献   

13.
学术图书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由于其书评要求高、难度大,由读者撰写的学术图书书评数量少且缺乏足够的推荐理由和对图书馆有价值的内容评价,较难为其他读者提供信息向导。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自建书评中心的学术图书书评为代表,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书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与"豆瓣书评"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针对学术图书的"结构化书评",并讨论了其组成的必要构件和结构化方式,以期在降低读者撰写学术图书书评难度的同时,提高这类书评信息导向的效率,促进图书馆更好地挖掘和推广馆藏中有价值的学术图书。  相似文献   

14.
潘国彦 《中国编辑》2007,(1):76-78,81
书评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好的书评可以引领读者深入堂奥,领略书的精义,了解书内书外的故事,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不好的书评可能误导读者。一些作者往往请名家写书评,以推广图书。作者如何利用名家书评促销,有一个流行的段子。其中有一个版本是这样写的:外国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书,他想一举成名,于是把书寄给总统请他评介。出于礼貌,总统写了几句赞誉的话。作者马上在报上宣扬说,请看这本总统赞扬的书,于是这本书马上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尝到甜头之后,这个作者赶写了第二本书,又寄给总统请他评说。总统推说对这本书不感兴趣。作者马上登报说,这是一本总统不感兴趣的书。读者对此又产生了一看究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2008-2012年期间书评学研究的84篇期刊文章,按照书评理论、书评文化、书评与图书馆工作、书评与编辑出版工作四个类别分别综述.  相似文献   

17.
当代书评研究的意义吴平书评经过20、30年代兴盛和80年代的发展,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接受,不仅拥有了丰富的书评实践,而且也涉及到理论领域,对有关书评的一些基本问题,人们各抒己见。有的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书评、分析书评,有的也试图构架书评学的框架。尽管...  相似文献   

18.
《新京报书评》周刊自2003年创办以来,既曾经历传统书评媒体发展的黄金阶段,又在新媒体时代独力探索,努力尝试一条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可能发展路径。2014年11月,《新京报书评》周刊最传统的产品——年度好书评选的提名书单和获奖书单在微信平台被阅读58万次,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十个主流微信平台的转发,已经成为微信平台兴起之后最具传播力的传统书评媒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历史发展和转型历程,分析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专业书评系统提高图书利用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馆藏资源的大量增加,大学生在借阅活动中迫切需要专业类图书的推荐和评论意见作为参考,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一套资源多样化、内容层次化、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立体化书评系统,在收集媒体及专家书评的同时,重点鼓励教师和学生读者参与书评活动,既加强互动又使书评更具有参考价值,促进"评"、"阅"循环,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袁桐 《编辑之友》2018,(4):39-43
长期以来,中国书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或中观视野,缺乏宏观视野的体系性研究.文章通过对中国书评现状的考察,提出中国书评体系的构建设想,描述出中国书评体系应当具备的各项要素.今天的中国书评面临着很多问题,文章通过中国书评体系的建立,试图以理论建构的方式推动中国书评实践不断走向发达与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