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车转动"小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在"密度与社会生活"一课中"想想做做"的内容.其目的是引起学生好奇,激发学生探究风形成原因的兴趣.笔者在准备这个实验的时候,发现用教材中的方法制作的风车转动起来很困难,原因是:风车离酒精灯太近时,容易将风车烧坏;风车离酒精灯太远时,空气的流速小,风车更难转动.  相似文献   

2.
准备:小纸蛇、小风车、蜡烛、火柴、大头针、磁铁。常见的热空气上升实验有小纸蛇和小风车实验,二者皆以烛火加热空气为动力。但随着小纸蛇的转动,纸蛇上棉线的扭力会增加,影响其转动;小风车也会因为有多个小纸孔与大头针发生摩擦而影响其转动。我的方法是:1)用大头针穿过小纸蛇和小风车。2)把大头针针尖吸在磁铁上。3)用蜡烛加热小风车或小纸蛇下方的空气,使之转动。这样把原来的小风车或小纸蛇转动变成了让大头针针尖转动.大头针针尖与磁铁只是一个点相接触,把摩擦减至最小,因而灵敏度更高。提示:1)小纸蛇或小风车皆为纸质材料,因而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章爱芬 《小学教学设计》2009,(2):F0002-F0002
30.我是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二年级小学生而言,简单的文字、单调的白色,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故笔者在设计此课的板书时,利用合理的布局、和谐的色彩冲击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水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风车转转转,越转越好看”,同学们一定都非常喜欢看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这个栏目吧。尤其是那转动着的风车,真带劲!今天我就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利用风车转动的道理,还可以解题呢?  相似文献   

5.
风车游戏(大班) 活动目的 1.幼儿自己使用剪刀学做风车。 2.与同伴共同玩风车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并在玩中观察、比较风车转动与风向、风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的展开 1.幼儿入园前,老师准备好制作风车的材料:纸(老师在纸上画出剪切线,并钻好便于穿铅丝的小孔)、铅丝、橡皮筋、订书机等,这些材料放在活动室的桌子  相似文献   

6.
孙道斌 《山东教育》2012,(17):44-45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演示俄罗斯方块游戏。通过玩游戏,引导学生发现除了平移运动之外还有旋转运动,并引导学生列举出一些具有旋转现象的生活实例,启迪学生为了改变物体的位置,除了将物体移动一段距离外,还可以将物体转动一定角度,引出课题"生活中的的旋转"。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喜欢而又简单的小游戏———俄罗斯方块作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入新课。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1.利用课件展示"小朋友荡秋千、转动的指针、转动的风车"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并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你停止转动时,应该像钉子一样稳稳地站在地面上! 玩法: 1.四个小朋友互相拉着手组成风车的翅膀,然后沿顺时针方向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风筝     
杨蕾  李朔 《幼儿教育》2002,(1):28-29
活动一中国风筝目的: 1.知道风筝的由来及演变过程,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 2.感受“国际风筝节”热闹的气氛,了解风筝节的意义。 3.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准备: 1.将活动室布置成“风筝博览厅”,其主要内容有:说明牌、鲁班画像、木鸢、纸鸢模型、各种风筝。  相似文献   

9.
游乐场里娱乐设施包含了许多物理的现象和规律 ,在教学中引用这些例子来分析问题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一、“魔盘”例 1 如图 1所示 ,当“魔盘”转动得很慢时 ,盘上的人都可以随“魔盘”一起转动而不至于被甩开 .当“魔盘”的转速逐渐增大时 ,盘上的人逐渐向边缘滑去 ,离转动中心越远的人 ,滑动趋势越大 .设“魔盘”转速为6r/min ,一个体重为 30kg的小孩坐在距离轴心 1m处随“魔盘”一起转动 (没有滑动 ) .这个小孩受到的向心力是多少 ?这个向心…  相似文献   

10.
一、大班活动“钟表店”的设计和实施(一)活动设计/潘静设计意图:这几天,班里有个孩子带来了一只好看的钟,它上面有很多卡通动物图案,转动时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对它爱不释手。当时恰逢班上在开展“我们的城市”这一主题活动,其中就有预设的“钟表店”这一学习活动。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对钟表有所了解,并体会钟表能让人们更好地掌握时间。活动目标:1.感受钟表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2.了解钟表的特征和使用方法。活动准备:1.记录纸、记号笔。2.各种各样的钟。活动过程:1.了解钟表在人…  相似文献   

11.
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课。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玩木块、风车、易拉罐、塑料尺、橡皮筋、秋千等材料,使它们运动起来,引导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等,并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使他们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的特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的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他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具体目标有如下一条:学生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教材中“平移与旋转”内容的编排,除了“标准”提出的上述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是图形变换的基本形式,它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在课的开始,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运动:如缆车平移、上下的楼梯、飞机螺旋桨转动、转风车、推拉门窗等丰富的素…  相似文献   

13.
莫碧琳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4):88-89,97
色彩教学过程中是对色彩的现象及规律的理解,而成功的色彩教学最重要是启迪学生去创造美,而不是只停留在对色彩一般性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因而有创造性的色彩教学才是教学创新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有创意性的教学,向人们展现了创造性的想象力,创造“美”的旋律,使人们感受到创造“美”的光辉——“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话动目标: 1.欣赏生活中用彩色条纹装饰的物品,感受多种色彩搭配组合的美. 2.尝试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绘画彩色条纹装饰生话中的白色或单色物品.  相似文献   

15.
程莹 《南昌教育》2006,(10):16-16
每当有演示实验时,学生都特别兴奋。因为实验中常出现发光、发热现象,物质颜色、状态变化等,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可是学生很容易只停留于“走马观花”的阶段。因此,在演示实验时,我总是有的放矢地设置疑问,指导学生观察现象,使之“带着目的看,看着现象想”。  相似文献   

16.
风车 借助风力转动是人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得出的经验,所以很多国家都有风车,比如大风车就是荷兰的一种标志。与外国竖在屋顶上的木制大风车相比,我国的风车是小巧而精致的,用一张五彩的正方形纸片就可以做成。 风车虽然简单,但是它带给孩子们的欢乐却是纯真而浪漫的。春天里,几个孩子拿着迎风转动的风车,追逐嘻戏,不难想象那场景一定很动人。风停了,风车安静下来,孩子们也安静下来。“风车不转了!”他们说。一个稍大一些的孩子沉着地对着风车吹了一口气,风车又悠悠然地转了起来。孩子们再次欢呼雀跃,他们仿佛探知了风车的奥秘。小小的风车还会在孩子们的生活中继续转动下去,带着一个个不老  相似文献   

17.
活动背景最近,我班有一幼儿带来一个手转塑料陀螺,引起了很多幼儿的好奇,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玩。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发出疑问:“为什么我转得慢,你转得快?”“我怎么转不起来呢?”“呀,转快了,陀螺上的四个角变成一个圆啦!”……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生成了此次活动。我尝试让幼儿使用记录的方式,从预测———观察———记录———讨论———进一步发现,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从而激发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 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爱尔莎的亲密关系。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教学重点:了解“我”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驯养爱尔莎的过程中对它产生的深厚感情。教具准备:彩色粉笔、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交待任务。这节课我们学习《小狮  相似文献   

19.
周晓庆 《早期教育》2000,(11):28-2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与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 2.学习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尝试创编诗歌,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活动准备 1.“夜晚”情景布置:窗玻璃上贴上“红太阳”,用窗帘遮住。 2.白天(图中有太阳、小鸟、小树、小朋友等)、黑  相似文献   

20.
玩色活动是培养托班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的有效手段。我们在了解托班幼儿绘画心理的基础上,从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着手,使玩色活动成为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的切入口。活动的开展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用喷画的方法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将颜料按一定比例调匀倒在喷壶中(喷嘴松紧可调节)。幼儿可拿喷壶对着瓷砖或白纸任意喷画。喷出的画散开的犹如一朵大烟花,细长的如同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这些大块的色彩给孩子的视觉以强大的冲击,激发了他们对色彩的兴趣,为玩色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