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备战2012年伦敦残奥会投掷项目的中国男子16名运动员跟踪调查,根据训练阶段及主要任务的不同,探讨了赛前集训期间运动员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从而了解赛前训练中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运动员的T/C指标在大负荷训练期间,随着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改变呈现相应的变化。同时显示,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指标相对稳定,这与教练员在训练中加入了很多有氧训练,而且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比较适宜有关。结合各测试指标对运动员进行具体分析,及时向教练员反馈,为实施训练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13——16岁的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量不断增长,训练课专项化表现得更加突出。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对这一年令足球运动员机体组织在大运动量训练的进展和适应性反应的研究,引起了一定的兴趣。当然,在肌肉紧张活动条件下,组织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1973.12.1—74.5.22期间观察了国家长跑集训队运动员安静时的体重、血压、脉搏、呼吸次数、肺活量、血色素等生理指标在高原气候条件下进行训练过程中的变化。运动员的年龄在18—23岁之间,训练1—2年。在北京和昆明两地基本上每隔2周检查一次(仅两次检查间歇较长),检查时间都在星期四上午9点以后,力求检查条件一致。此外,还对在昆明集训的国家女中跑、内蒙中长跑、内蒙女  相似文献   

4.
王雷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5):118-121
为了解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赛前集训期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以便给大学生健美操赛前集训期提供合理的训练负荷。通过检测备战大学生运动会的25名男性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赛前集训期的部分机能指标后得出结论如下:血红蛋白在大运动量训练阶段出现持续下降,调整阶段出现回升;无氧功率在进入集训期后出现持续升高状态;骨质指数在集训期出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恢复过程,了解恢复过程的特点,对于制订训练计划、安排运动量和确定训练间隔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不同训练程度的运动员所能承担的训练量各不相同,同一运动员由于各时期的机能状态不同,其负荷量也不一致.在各项训练中,在不同的训练时期,对运动员所能接受运动量的能力了解得越清楚,就越能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和确定合理的训练间隔.训练实践证明,大运动量训练是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最有效的手段.运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新华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17-618,609
通过对天津市女子柔道队10名女子运动员赛前控重期间身体成分的检测和集训期间大运动量周常规生化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柔道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较低,大运动量训练第6周,运动员各生化测试指标均表现出显著变化,血红蛋白降低,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酸激酶上升,出现运动员疲劳的迹象。建议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科学调整,适当合理地进行营养膳食补充。  相似文献   

7.
在第卅六届、卅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赛前集训期间,作者对国家乒乓球集训人52名队员的上肢劳损情况进行了调查,计有肩部劳损16人(19个部位),肘部6人,腕部8人。其共同特点是:运动量大时,局部反应明显;运动量小时,局部反应有所缓解;经5—50次按摩治疗后,症状可消失,在运动量加大后,又会出现症状。继续治疗可不影响训练。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采用技巧单跳运动员定期集训的形式,通过向教练员、运动员讲理论课,进行实验训练,集中搞测验,比赛中设立专奖等方法,卓有成效地提高了集训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从而开辟了旨在提高单跳运动员落地稳定性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新途径。统计表明:我国单跳选手历年参赛平均站稳率约为5%。而在进行集训后紧接着举行的全国比赛中,集训选手站稳率高达16%,非集训选手只有6%,前者站稳率是后者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后尿蛋白的出现及其消失,与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训练程度、情绪因素等有一定关系。因而认为运动性蛋白尿可做为医务监督和评定训练效果的有效生理指标之一。本文着重对14—17岁少年田径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量的训练课后,参加短距离和中距离赛跑后蛋白尿、血尿的出现与消失进行探讨,以了解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和供少年运动员训练实践参考。对象与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湖南体校短跑组及中长跑组学生,计32人。其中短跑16人(男9,女7),中长跑16人(男6,女10),年龄为14—17岁。训练年限为1—2.5年。实验时间为2—3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田径场地上测定了66名少年儿童(6—15岁)血乳酸浓度为2mmol.L~(-1)时的跑速,并且将之与23名有训练的运动员(16—18岁)以及18名(18—23岁)无训练者进行了比较。受试者分成五个组:6—7岁组,8—9岁组,10—11岁组,12—13岁组和14—15岁组,所有儿童在“无氧阈”时的平均速度都显著地高于无训练青年,但与有训练者无差别。各年龄组间  相似文献   

11.
在1981年全国标枪集训期间,参加集训工作的教练员们对标枪运动员的身体训练问题进行了座谈,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由该项特点所决定,标枪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应该是最全面的,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几乎包括了田径运动中投、跑、跳三大类的所有项目,而且还将球类、举重、体操等运动作为重要手段而广泛采用。为了促进我国标枪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必要将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们经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主要身体训练手段集中整理出来,提供给全国各地的标枪运动员和教练员,以便在安排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一般情况一九八二年全国优秀赛艇皮划艇运动员集训,于四月——五月在我院举行。参加的队有广东、湖北、解放军、上海、浙江、江苏六个队共77名运动员,其中赛艇40人,皮划艇37人,这次集训绝大部分是去年全国锦标赛的前六名(多人艇的前三名),运动员一般都已经过了两年以上的系统训练,其一般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全国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集训工作于1992年7月27日至8月9日在辽宁省兴城市进行.参加本届集训的有黑龙江省体校冰雪运动分校、哈尔滨市体校、吉林省体校、长春市业余冰雪运动学校、吉林市体校、黑龙江省和吉林市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训练试点队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沈阳体院的科研人员共130余人。指导小组组长袁庆成教授、瓤组长朱颜辉副教授、蓝立、邹东等同志主持了集训工作。本届集训的目的和任务是:进一步宣传、交流、贯彻系统化科学训练的思想,强化抓好科学训练的意识,促进提高科学训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推动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训练,我们组织了黑龙江省、吉林市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训练试点队和长春市业余冰雪运动学校短道速滑队以及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训练研究课题组成员参加本届集训.集训于1992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在吉林市举行.全国少年短道速滑运动训练指导小组组长袁庆成教授、副组长蓝立、朱彦辉等同志主持了本届集训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今年二月二十二至三月五日在福州举办了全国青年羽毛球运动员的集训。参加集训的有17个队运动员60人(男38人,女22人),教练员14人。这次集训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当前在我国青年运动员中较普遍地存在的训练水平高、比赛水平低的矛盾。因此以比赛作为主要形式,其次就是各队教练员的座谈,交流自训练工作会议以来的训练经验。比赛设男女单、双打四个项目,采用两个阶段的循环赛,共进行了354场比赛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水平武术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机能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1990年参加全国武术集训和参加全国武术赛及亚运热身赛的部分高水平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机能反应,目的为探讨经长时间武术训练后身体机能有何变化及各拳种训练时运动员的影响有何不同,为开展武术运动及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田径耐力项目包括中长距离 跑、超长距离跑(马拉松)及竞走等。由于这些项目对人体的要求极高,因此较易发生运动创伤。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一般均无明显的外伤史,主要是由于下肢局部负担量过重而逐渐造成的。这种运动创伤不仅在刚参加集训的运动员中发生,就是在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中也屡见不鲜。刚参加集训的运动员由于生长发育赶不上运动的需要,加上忽视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运动量安  相似文献   

18.
比赛期是比赛和取得一定运动成绩的时期。为了迎接这一时期,青少年滑雪运动员(12——13岁)在长达8个月的准备期内,进行了大运动量的训练。这些孩子们的情绪是否饱满,是否愿意训练,都取决于他们参加比赛的情况,而比赛是应当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检测方法,对国家艺术体操10名一线运动员在第25、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14届亚运会前的大运动量集训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睾酮值偏低,提示,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大赛前要加强营养科学膳食;大运动量训练后心率、血压,血尿素、血睾酮、尿蛋白等变化幅度不大,说明运动员尚有一定的负荷潜力。  相似文献   

20.
鹿茸蛋白汁已应用临床,并证实有助阳补阴、暖肾益髓、养血健骨、滋补强身之功效。为使乒乓球运动员在38届大赛前,能承受大运动量训练,及时消除疲劳,我们给18名队员服用了鹿茸蛋白汁,并进行了医学观察,结果如下: 服药对象及方法 18名服药队员的年龄为19—25岁,运动年限4—14年,体重男队员为62—80公斤;女队员53—64.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