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戒赌     
小余老师工作责任心非常强,他带的班多次被评为“红旗班”、学生的文化成绩一直在同年级遥遥领先。可是到了初二下学期,他这个班出了几个“顽童”。最近他总是到我这里来诉苦告状,说张小江等几位同学在寒假里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经常聚在一起赌博,有时赌练习本,有时赌餐券。今天上数学课和英语课,这几个同学又在课堂上睡着了,因为昨天晚上在值日老师检查完就寝后,他们又偷偷爬起床,躲到一个学生的家里打扑克赌钱,通宵达旦。“进行过批评教育,也找过他们个别谈话,做过多次思想工作了,嘴都磨起了茧。他们就是改不了,不处分这几个学生是不行了,…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讲故事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种好形式。 我是献县张村乡八里庄中心校的一名班主任,刚接这个班时,常有学生找我告状。“老师,他请着门不让我进。”“老师,他打我。”针对这种状况,在一级班会上我讲了《天堂地狱之别》这个故事: 有一天,上帝对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许多人围着一口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每个人那有一只汤匙,但是汤匙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无法送进嘴里。 “来,我带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带着教士进入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也有一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大…  相似文献   

3.
一天,在办公室前的走廊上,我遇见了一位学生。他看到我的时候,躲躲闪闪,欲言又止。我迎上去问:“你,找我?”他点了点头。我想起来了,他是五(2)班的小安同学,是他们班上有名的待进生。我教他们班的社会课。许多教师看到他都有点头疼,他找我有什么事呢?我把他请到办公室,让他坐下,他显然有点受宠若惊。我问他:“你找我有什么事?”“老师,我还要当小助手。”他激动地说。“噢!”我明白了。他说的“当小助手”,是上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我在他们班上课时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一上课,我对全班的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想找一个小助手,为大家写一写课题…  相似文献   

4.
那天刚一上课,张阳就哭诉自己放在铅笔盒里的125元饭费不见了。我一面安慰他别着急,再仔细找一找,一面对全班同学说“谁看见了,帮他一块儿找一找!”话音刚落,程全同学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课间休息时有两个大哥哥来过咱们班,可能是他们拿了。”我赶忙问:“那两个哥哥是哪班的?你认识吗?”“认识!”程全十分肯定地回答。我领着他找了几个班,他并未指认出那“两个哥哥”。于是他又说:“可能他们把钱扔到垃圾桶里了。”我随他到厕所旁的垃圾桶,发现里面果真有不多不少整125元钱。钱找到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是…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学校运动会过后,发现一个学生站着上课,我惊奇地问他:“谁让你站着上课?”学生回答:“没人。”我又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坐?”他说:“凳子没了。”我就问他丢的原因,他说,在开运动会的时候,凳子不见了,他以为别人已替他搬回了教室,于是他也没管(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又没有交代给具体的人)。我接着问他到别的班级找没找,他说:“没有。”“为什么?”“不知道怎么找?!”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竟然不知道怎么找凳子?一不主动去找,二不告诉老师,宁愿自己站着听课。而这样的现象居然比较普遍,引人深思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改掉过分依赖别人、处处被动的坏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呢?  相似文献   

6.
“老师,王峰又没扫地,跑了。”值日班长向我报告,这个王峰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班级学生对他都有意见。我对他的教育想了很多办法,让他写检讨找他谈话……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工作中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领这个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救活他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那么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班主任,平时应与学生亲切相处,深入观察和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组织随机教育,真正做到动情、明理、导行。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实例中,接受生动具体深刻的教育。 一、“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班共有58位同学,由于人多,最后一排靠近黑板报,于是新出的板报往往会被来往的人擦去一些,我一再强调学生要注意,可是收效不大。一天,我发现擦去的板报不知被谁悄悄地补上了,而且字迹端正。我想应该抓住这件事,进行表扬鼓励。于是,利用晨会课,我向全体同学讲了我的“发现”并请全班同学找一找这位做好事的同学。终于这位同学被找到。我问他怎么会主动做这件事的?他回答说:“因为我是班级小主人。”听了他的回答,我对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能够主动关心集体做好事,他有很好的指导思想,他把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道理落实到自觉行动上。同学们不仅要学习他主动为集体做好事,更要学习他时刻记住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那天的值日班长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课后,同学们  相似文献   

9.
叶老提倡多写,他认为,“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巴金也说过这样的话:“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我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有个学生的家长说:“我听小孩回来说,他最害怕的是作文,常常在家为写不好作文急得哭,甚至对上学读书也没有兴趣了。”我查看了这个学生的作文,这个学生作文实在差;还有几个学生也有类似情况,文章写得乱又短,干巴巴几句。我思忖了几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找这些孩子谈心,询问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哪些困难,鼓励他们说心里话,有一讲一,不要怕。起初,他们不愿意说,我开导说:“我在小学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我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些很美的青草,不过…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对别人越体贴、越关心,就越会得到其理解、支持和回报,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越融洽,但事实告诉我并不全是这样。我班有一个学生经常迟到,一天上午,他又迟到了,当时我叫他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后做了记录。第二天,有几位学生也迟到了,我下午对他们同样进行了教育。而那位学生只看到别人迟到,没看到别人受批评。后来,他每次旷课、睡觉、上课说话又都被我“抓”住了……他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得出一个结论:其它同学违纪老师总是视而不见,而我自己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老师就紧抓不放。一旦产生这种错觉,那么老师越关心他…  相似文献   

12.
一、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质疑问难———有疑处质疑,无疑处生疑。如讲《“你们想错了”》时,文中对方志敏搜身的描写用了两个动词“摸”和“捏”。我问学生:句中的“摸”和“捏”能不能换成“搜”和“找”,为什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举手回答:“能。因为摸和捏、搜和找都有‘寻找’的意思。”我启发他:“再体会一下摸、捏的动作。你平时找东西,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摸遍了全身,捏遍了每个角落呢?”“不是。”我又追问:“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摘     
不要错过芳草◇田语编译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  相似文献   

14.
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个性,有思想,有叛逆。对他们仅靠说理教育是不行的。必须要“润物细无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尝试着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效果还真不错。在学习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时,我问学生:如果格里高尔没有变成甲虫,而是遭遇变故,残废了,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他的家人会怎么样呢?学生一致认为,结果会和他变成甲虫一样,因为格里高尔成了他家人的负担,他对于家人已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教学到此而止,将会使学生对亲情的认识非常狭隘。为了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我给学生讲了两个发生在我们中国…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不过,”儿子又继续说下去,“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个胳膊和一条腿,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助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吧?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天,学生中又掀起了“养蚕热”,他们都把蚕养在纸盒里,带到学校来;为了找桑叶.不惜一切代价。学校怕影响学习,就明文规定不准带蚕到学校。我想:如果学校里禁止养蚕,学生恐怕连上课的时间都在想着家里的蚕宝宝,一样分散精力。不如支持他们养蚕,并约法三章:不能因为找桑叶而忘了做作业;不能在上课时间玩蚕;要写养蚕日记。学生听了,齐呼“理解万岁”.并非常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班级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学困生,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呵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学困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我班的王*和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我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不是很好。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和他们谈心。几天之后,我发现张*已经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了,我及时对张*进行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能按时完成作  相似文献   

18.
快到期中考试了,我发现原本很活跃的小铭一连几天都很沉闷。我问他怎么了,他推说“身体不舒服”,却又常常长吁短叹。我采用“迂回战术”.从他的好友那里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高年级学生小峦向他索要了15元钱。他受到恐吓,不敢说出来。掌握了这些情况,我又找小铭作了一次长谈,帮他消除了疑虑。  相似文献   

19.
“顾老师,李强的20元钱被人偷了。”“顾老师,可能是王小毛拿的。这几天他买的零食可多了。”“顾老师,王小毛以前也拿过别人的东西。”……大家七嘴八舌地向我汇报着班里的情况。从孩子的眼睛里,可以看出,王小毛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怀疑对象。我先找李强询问了他丢钱的经过,接着又找几个学生了解了一些情况,最后,我找来王小毛,要他谈谈对20元钱的看法。这时,王小毛对20元钱的事绝口不提,却有意告诉我:前几天他的舅舅给了他十多元钱,他买了不少零食。短短的几句话,他既向我交代了他并没拿钱,又就此说明了他买零食的钱的来…  相似文献   

20.
郑学志 《班主任》2009,(12):35-41
我在班里进行了一次无记名调查,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有20%的学生认为被老师找去谈话很没面子;还有超过10%的学生非常反感老师找他们谈心,并明确表示“别烦我”。另外,在遇到烦恼时,80%的学生选择找同学和朋友倾诉而不是老师。都说教育是呵护心灵的事业,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为难,我该怎样和孩子们交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