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编辑学专业应有一个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这门学科,从40年代世界上第一本《编辑学》著作在我国广州正式问世以后,50年代,我国的北京、香港、台湾都有专著出版,70年代起,由于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上层建筑的变革,使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等传媒迅猛发展,从而出现了80年代编辑学研究的堀起,同时办起了编辑学专业,到90年代中国编辑学会成立,标志着社会对编辑学的承认,先后经所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研究10年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的研究,虽然早在50年代到60年代,曾引起我国出版界的注意,在有关出版工作的一些著作中,涉及到编辑学的若干问题。但是,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没有展开。80年代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出版事业的发展。肩负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托的出版工作者,为了推动出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探讨编辑工作的规律性,又一次提出要建立编辑学。很多有识之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证,提出了种种设想。不仅发表了上千篇  相似文献   

3.
杨勇 《今传媒》2006,(10X):30-31
“编辑学”一词虽然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但真正从事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却是80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研究者恨不能在一夜间建立起编辑学科,以适应编辑无学的现状。于是,编辑学“框架”林立,各种“理论体系”不断涌现。在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之初,这种活跃状况本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一些近乎“玄学”理论的出现,反倒让人对编辑学的确立产生了疑虑,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指导编辑工作实践的编辑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编辑学理论到底如何形成呢?应该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张积玉先生撰著的《编辑学论稿》从一个侧面提供了创建编辑学的路径和方法,这就是从编辑学实践出发,注重总结、研究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探寻规律性,构建编辑理论体系,从而为建立编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送别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2000年刚一来到,就读到刚刚出版的《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一本送别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中国编辑学研究的书。那不是巧合,而是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像是中国编辑学研究的象征。 中国编辑学研究,实际是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虽然正如本书所说,1949年就有了“中国第一本编辑学著作——《编辑学》应运而生”,但“这本书的内容,主要讲报纸编辑学……设专章讲了杂志编辑工作”(第2页)。与我们现在以书刊编辑工作为主体所说的编辑学并非一回事,而且到80年代编辑学研究在国内兴起,中间也存在一个断层。中国真正有编辑学研究,只是20世纪最后20年左右的事。然  相似文献   

5.
编辑工作研究与编辑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工作研究与编辑学研究综述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几年来,中国编辑学会组织了对当前编辑工作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编辑学理论的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1编辑工作适...  相似文献   

6.
刘杲 《中国编辑》2007,(2):87-88
我欢迎《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的问世。“本书的作者大都来自全国少儿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有比较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从这句话里我读出了两条信息。第一,有丰富编辑工作经验的同志,渴望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到编辑学理论,而不是停留在经验的层次;第二,他们对编辑学的探讨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因此具备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条件。这两条,我觉得有普遍意义。我们做编辑工作需要编辑学理论。因为理论不仅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当然”,更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所以然”。理论帮助我们提高编辑工作的自觉性,提高编辑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编辑学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它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用于指导实践。这是编辑学研究始终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蔡学俭 《出版科学》2002,(4):12-12,15
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编辑学研究,已经历二十多个春秋。1992年中国编辑学会成立,标志着编辑学研究进入有计划有组织的新阶段。记得那次成立大会上,王子野同志就编辑有学作了充分肯定,并阐述了编辑学研究的方向与方法。在此以前,编辑有学无学,不仅在社会上,而且在出版界内,都存在着不同看法。在中国编辑学会成立至今的十年中,编辑学研究从学科性质、基本理论到编辑实务、编辑史,从图书、期刊到多媒体和网络,从类别编辑学到普通编辑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研究队伍逐步扩大,研究园地逐渐增加,编辑学科进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发展的编辑工作事业发展很快,但前进的道路上也碰到不少问题,这就要求从事编辑工作活动要重视编辑学理论研究工作以解决前进道路上碰到的问题,同时强调编辑学理论研究须为编辑工作实践服务。在这个进程中,人们似乎感觉到了编辑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须进一步加强编辑学理论研究建设以强化其解决编辑工作实践所面临的众多实际问题,须对强化编辑学理论研究有高度自觉以改变我国编辑学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状况,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编辑学理论研究解决编辑工作实际问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以来,编辑学研究在我国取得了进展。它主要表现在:专业刊物又增加了《编辑学报》《科技编辑》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新刊是编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对其研究的促进。研究论文有所增加,专著出版活跃繁荣,新添了十几种,编辑学研究队伍,由老编辑扩展到中青年编辑,形势喜人。目前研究的热点是其对象和内容的确立,以及移植与外延、概念与论证、理论与实践等。我国编辑学研究,于80年代兴起,中期形成热潮,目前表面冷落但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预期90年代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热潮。为此,应加强理论研究,建立体系,深化应用研究,重视编辑史学,加强组织引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编辑学研究徘徊不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编辑学研究起步、崛起的年代,那么90年代即20世纪最后10年则是编辑学研究深化、发展,结出更多硕果的年代."①仅就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研究而言,学者们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及其他等多个视野展开了论述.②不过,我们同样发现,到目前为止,编辑学研究领域中许多基本概念和问题,如在编辑概念,编辑学学科性质、体系、范畴,研究对象及其具体内容等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争论和分歧.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研究从80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发展很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一个突出标志,就是相当数量一批编辑学著作的出版。在编辑学研究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人们却又有一种不满足之感,因而提出了编辑学研究如何深化的问题。以前的几本编辑学著作,我都是把书籍编辑学和期刊编辑学分开来研讨的。书籍和期刊的具体编辑工作,各有其较明显的特殊性,分而论之,可以更具体细致些。对以前几本著作所采用的基本按编辑工作过程建立的编辑学体系而言,也许更为适当些。但书籍和期刊除了有各自的特殊性外,也有许多共性。如果说它们各自的特殊…  相似文献   

12.
肖伟 《中国编辑》2008,(2):14-18
我国的报纸编辑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之初,但为新时期提供的基础并不丰厚。20年代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和5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的《报纸编辑讲义》等,只是提纲挈领地为报纸编辑学研究搭起了一个框架;不同时期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割裂,也使研究上的前后继承关系变得模糊;经验总结和描述是主要的研究方式。在这样的起点上,新时期的报纸编辑学研究者辛勤开拓,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报纸编辑学研究加以梳理和探究。并借此对未来研究的趋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于翠玲 《中国编辑》2007,(6):24-27,31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高等院校试办编辑学专业开始,编辑学研究就正式进入了学者、专家的视野。二十多年来,编辑学的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是源于中国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具体的编辑活动相联系的应用编辑学,出版了图书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等多种教材和专著;一是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探讨编辑学的基本原理。目前,这两条路径逐渐合一——建立将各种媒介的编辑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普通编辑学”。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由邵益文先生撰写、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觉得受益良多。 《研究》编选了邵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近20年里的文章、讲话等47篇。这20年,正好是中国编辑学研究起步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邵先生又长期担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编辑学会的重要领导职务,“他的职务,加上他的学术修养和工作热忱,使他在编辑学研究活动中长期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组织和推动的作用。”(见刘杲《为了编辑学研究》)因此,《研究》既展示了邵先生自己在编辑学、出版学研究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繁荣,同时也是我们加强研究编辑工作、编辑理论和编辑学的大好时机。中国编辑学会在这个时候成立,就必然地要把自己的活动纳入到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去,为我国出版事业攀登新的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会工作总的要求是要通过理论和业务的研究,探索编辑工作规律和科学原理,建立编辑学的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王蒙提出“学者型作家”,天津编辑林辰随之提倡“编辑学者化”,即要求编辑应是“专家”抑或“学者”。自此,“编辑学者化”便成为编辑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此问题,业内人士在当时就发表了不少文章,进行过讨论,引起过争鸣,时至今日,这一口号已经被沿用为一种理论观点、基本概念,进入了一些编辑学的理论专著。林辰先生所谓的“学者化”,指编辑具备既专且博的能力,即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对某一学科有相当精深的研究;对编辑工作中所负责学科及其相关领域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科研功力;能成为某学科…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期刊编辑学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学者针对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展开研究分析。在对科技期刊以往内容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编辑主体与客体两方面,作为研究主体的科技期刊编辑一定是综合性人才,客体处于发展状态中,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推动人类进步的科学技术。基于此,本文探究了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特点,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本身及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谈论,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编辑学和书刊编辑学研究的深入,编辑工作的规律性不断得到认识和阐发。编辑工作的规律性表明,编辑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问,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换言之,就是需要有充分广泛的编辑工作的实践作为坚实的基础,厢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使之概括、上升到原理、原则和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编辑学研究述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平 《出版科学》2009,17(4):20-24
2008年适逢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编辑学研究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思想指导下,总结以前的成绩,进行现实的研究,收获颇多。从编辑学研究30年综述、编辑学理论研究、编辑出版教育研究、编辑工作与编辑主体研究、编辑史和编辑家研究五个方面,对2008年发表的编辑学研究论文进行归纳,不但有助于总结过去,也有助于预测未来。  相似文献   

20.
编辑学: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是编辑学萌芽、崛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年代。它的中叶是编辑学的萌芽时期,它的后期是编辑学的崛起时期,而它的最后几年则是编辑学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时期。 一、回眸过去 1.一批专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已出版编辑学专著二三百种,其中封面上有编辑学字样的著作有83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表的论文上千篇。这些论著的学术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已经超越了编辑业务的原始描述,开始在理论上作系统的探索。有的直接面对原理进行概括和阐述,有的针对概念、范畴进行全面的探讨,有的针对编辑工作的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