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现代化课程理论把环境因素作为儿童德育教育潜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以课程改革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为设计思路,以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部分教育内容为依据设计了本《德育棋》。  相似文献   

2.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 ,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现代化课程理论把环境因素作为儿童德育教育潜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我们以课程改革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为设计思路 ,以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关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部分教育内容为依据设计了本《德育棋》。它采用了在教学中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新课改后设置的一门对于儿童品德养成、价值观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但在小学中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教学需要,以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执教能力为已任,把该学科纳入教学范围,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知识的讲授、训练,提高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理念,并强调本课程教学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其中包括机体,也包括环境;既包括人们所做的、所追求的,也包括人们怎样活动和接受活动……”儿童是生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小学新课改后设置的一门对于儿童品德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但目前小学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口语课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教学需要,以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执教能力为已任,把该学科纳入教学范围,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知识的讲授、训练,提高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 ,整合了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课程 ,(以下简称品德与社会 )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主要是从小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 ,认识社会的需要出发 ,将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价值观和初…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个人的体会。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开展活动,使活动所蕴涵的个体真正与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教学《品德与生活》课,老师们苦苦追求的就是“活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考虑比较多,但对于活动的有效性却认识不足。这里所说的“有效”,指是否真正让儿童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所在,是教师要花大力气去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明确。  相似文献   

9.
深入推进班本德育课程开发,构建每一个班级高质量的德育课程,是提高班级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班本德育课程开发是以班级为基点进行的德育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其特点为灵活性、生活性、活动性。班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包括:班本德育课程开发主体是班级,班本德育课程开发根本目的是满足具体班级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需要。班本德育课程开发的立场有儿童立场、生活立场、生命立场、经验立场、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10.
幼儿时期是人的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奠基阶段。幼儿品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要以儿童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为依据进行展开。本文从德育隐性课程的涵义、幼儿品德的结构、幼儿德育的途径、幼儿品德教育的渗透性等方面进行阐述,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倡导课程综合化,强调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本文以品德与社会和数学学科为例,谈一谈小学数学学科和品德与社会之间的有机整合。一、“学科整合”的概念所谓“学科整合”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原有分科和学科知识领域教学的基础上,力求与相关学科及社会生活、各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相互促进,使教学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知识系统结构,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其目的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 二、学科教学理念的整合 (一)学科教学理念内容  相似文献   

12.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既是当下课改倡导的一种理想境界,也是学生实际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走向盖源于此。我认为,小学社会教学只有切实把握“三重三实”策略,亦即重经验唤醒,再现学生生活实景,重探究引领,激活学教实态;重氛围营造和情境创设,关注学生发展实情,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一、重经验唤醒,再现学生生活实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现实生活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尽可能多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在近乎自然的状态下,唤醒学生色彩斑斓的生活经历,实现学生生活的“实景再现”。这种自然再现,其实也是课堂教  相似文献   

13.
以法国绘本《我是布洛普》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入园焦虑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参与式观察、课例研讨、视频回看等方法,对活动的教学设计进行文本内容分析、活动目标分析、活动过程及活动方法分析。通过微观教学设计课例的呈现与分析,明确了基于幼儿生活的绘本教学设计需坚持儿童中心理念、遵循儿童完整发展原则以及践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德国现行小学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纲要,总结德国小学数学教育具有注重智力发展、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注重游戏的教育价值、蕴含大众数学的理念、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并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特征,为此,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在课程改革中要有大众数学的理念,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注意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在教育中开发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心中的110"为例,通过精心设计导入、进行案例分析、情境换位表演、现场模拟热线、设计练习游戏等环节,探讨了"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儿童生活的"链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与技术教育,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己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一、综合实践活动为我们提出的基本观念1.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综合教育的思想。首先,在活动内容上是综合的。我们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社会实践类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并根据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本文立足于新一轮课改中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的《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依据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和《武汉市幼儿园课程纲要、(试行)》的精神,体现了“四观”(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和“五性”(探究性、整合性、生活性、开放性、本土性)。在儿童观上,它强调以儿童为主题,尊重儿童、关注儿童、为儿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是增进学前儿童整体福祉的关键。智利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个体与其社会性发展、全面沟通、与环境的互动及理解3个核心领域构成,具有课程目标预见需求、课程内容翔实具体、课程实施次序分明、课程评价柔性灵活等要素表征,并呈现出整体性、衔接性、互动性与创新性等特点。智利学前教育课程体系遵循着坚持以儿童为本、注重差别指导、聚焦自由游戏、立足情景体验等价值理念,强调儿童主体地位、服务儿童异质需求、激发儿童个性发展、契合儿童实际经验,旨在充分发挥智利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效,保障智利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指导》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学能力为主。文章在如何践行高职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训练、改革考核方式、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几个方面的改革都进行了阐述,强调了课程改革对提高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