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文心雕龙》为夸饰这种修辞手法单立一篇,足见刘勰对夸饰的重视,但遗憾的是刘勰受其"原道"、"征圣"、"宗经"文学主张的影响,并未将论述重点放在夸饰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夸饰上,而是放在了夸饰的节制上,这不仅导致了他所提出的"夸而有节,饰而不诬"观点具有了一定模糊性,也使得他在论证过程中例证也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
一、夸饰恒存 夸张也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即夸张, 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古时又叫夸饰、扬厉、增语、激昂之语等。早先人们多半把这种修辞手法理解为夸大,往大处说。随着语言和艺术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故意缩小事实也属言过其实,在诗歌创作中同样可以我到许多生动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何为夸饰?刘勰云:“精言小能追其极,壮辞可得喻其真。”(《史心雕龙·夸饰》)此处的“壮辞”即指夸饰。夸饰含有夸张和修饰(包括润色文辞所用多种修辞手法)两方面的含义,也可以说是夸张性修饰。夸饰从其本质看,是形象内在意义的伸展扩大,是艺术形象真实可信的体现和揭示。而反复运用夸饰性比喻,可以传作者难言之意旨,摹景物难传之形状。《阿房宫赋》中的夸饰性比喻有四:描绘壮美的宫殿,摹状精妙的长桥复道,再现妍态的宫女,展示阿房宫繁富的积藏。对这四处夸饰性比喻析异求同,  相似文献   

4.
刘勰的夸饰论强调“壮辞可得喻其真”,认为夸饰有两个修辞特点;“辞虽已甚,其义无害”,“意深褒赞,义成矫饰”。在论及夸张界限时.刘勰提出“夸而有节.饰而不诬”的原则.主张简洁精炼,反对侈言繁笔。  相似文献   

5.
夸饰一词源于刘勰《文心雕龙》:"自天地以降,豫于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即现代修辞学中的夸张,我国古文论中称之为"增文"、"夸饰"、"形容"、"豪句"、"激昂"、文学中的夸张,是把所要着力表现的内容艺术地夸大或缩小。李益(宫怨)诗"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极力夸大失宠宫女在冷宫里的万端愁绪,长夜难熬,度日如年的心态,这种脱离科学依据,但在艺术上却把诗情表现得真挚动人的心态描写,便是夸饰。范温(诗眼)说:"形似之意,盖出于诗人之赋,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其意为:实写事物的态势是出自(诗经)…  相似文献   

6.
正夸张本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物、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本文中的夸张是指文学作品中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强化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文学是人学,少不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因而,夸张的艺术手法深得作者的青睐。诗歌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夸张这种手法  相似文献   

7.
宋玉被誉为"赋家之祖",他所开创的赋体文学对后世影响颇深,尤其是夸饰铺陈的描写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言"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1:333],可见宋玉对中国赋体文学采用夸饰的写法有首创之功。究其原因,夸饰铺陈的描写手法与宋玉作为宫廷侍从的身份有密切的关系,更与以娱君为目的、讲究铺排夸饰的优语有着极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宋玉被誉为"赋家之祖",他所开创的赋体文学对后世影响颇深,尤其是夸饰铺陈的描写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言"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1:333],可见宋玉对中国赋体文学采用夸饰的写法有首创之功。究其原因,夸饰铺陈的描写手法与宋玉作为宫廷侍从的身份有密切的关系,更与以娱君为目的、讲究铺排夸饰的优语有着极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陈家生 《学语文》2003,(2):46-46
凭借扩音器,歌手的声音可以变得更为宏亮动听;借助放大镜,人们可以看清物件的一丝一毫。在诗歌创作中,夸饰手法犹如扩音器与放大镜,诗人常常运用它来更本质地反映现实生活,更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夸饰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它是浪漫主义诗人常用的法宝。夸饰,指通过夸于词、悖于事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0.
刘勰的夸饰论在夸饰研究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文心雕龙·夸饰>对夸饰的含义、发生的学理根据、价值功能以及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实现了对孟子、庄子、扬雄、王充等人的超越.其不足是对夸饰发生的主体情感因素重视与强调不够.  相似文献   

11.
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被广泛应用。夸张修辞与情境、语体等外在条件相关,更与联想、想象、情感等内在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夸张作为一种修辞现象产生是有其客观心理机制的。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夸张建构和夸张接受这两个角度来探讨夸张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数字不仅具有计数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修辞功能,文章具体分析了英语中应用数字表示夸张的三种类型及其制约因素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同为辞格,我们可以抽象出比喻的基本格式,却很难对夸张进行格式化描写。本文尝试从语义的角度,抽象出夸张的表现形式:1.直接借助数字形式表达的夸张;2.数字形式投射为概念,借助概念表达夸张的语义;3.借助句式表达夸张的语义,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格式及其变式:“x得y”,“x比y更……”,“x连y还不如”。  相似文献   

14.
学界大多认为“简直”表夸张语气,也有学者认为“简直”并不表夸张语气,而是表确认语气。其实“简直”不仅仅是表示夸张语气,可以说所有的“简直”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只不过与比喻、拟人、双关、仿词等结合使用的“简直”句,夸张手法的运用较为明显,是高度夸张;不与其它修辞手法配合使用的“简直”句表达的是心理的真实感受,其用法已经凝固化,因此夸张手法没有得到凸显,`这样的“简直”句也使用了轻度夸张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5.
夸张是英、汉语中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按意义标准,英、汉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大类;按构成标准,英、汉夸张可以分为一般性夸张和借助性夸张两大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夸张手法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其共同点在于:两种语言都可以利用数字来进行夸张;在语义上进行夸张;与其它修辞手法相结合的夸张。不同之处:汉语中有超前夸张。英语夸张倾向于写实,汉语的倾向于写意。夸张辞格的翻译有直译;意译;根据句意,作模糊处理;根据语言习惯,变通翻译等。  相似文献   

16.
《心雕龙》不及陶渊明,及其论以东亚末年为封域使然,而时代风气及作好恶等外部因素无关。学术界至今仍多有不明此而从“外部”找原因,其或认为在这一点上刘勰之识力不及钟嵘与萧统。细究之,问题恐怕亦与是书本身有关,即《时序》篇“略举大较”而提及“王、袁联宗”、“颜、谢重叶”等,影响了人们这样之追问:《心雕龙》论不及陶渊明,是否与其体例有关?  相似文献   

17.
学界大多认为"简直"表夸张语气,也有学者认为"简直"并不表夸张语气,而是表确认语气.其实"简直"不仅仅是表示夸张语气,可以说所有的"简直"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只不过与比喻、拟人、双关、仿词等结合使用的"简直"句,夸张手法的运用较为明显,是高度夸张;不与其它修辞手法配合使用的"简直"句表达的是心理的真实感受,其用法已经凝固化,因此夸张手法没有得到凸显,这样的"简直"句也使用了轻度夸张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8.
刘勰养气思想中的"气"属于自然体气、生理之气的范畴。其"养气"思想包含有两个突出特征:第一,保养好体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不要过度劳神苦思;第二,强调气的个体差异性,顺势利导,不要勉强。养气思想的提出与汉魏以来社会动乱、朝不保夕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汉魏以来崇尚"养生"的社会风尚以及个体意识的觉醒等几方面只有渊源关系。刘勰"养气"思想至今依然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值得潜心品味和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