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兴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着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饮茶风气的普遍、陆羽《茶经》的问世、大宗茶市的出现、茶税制度的建立、饮茶习俗的外传等都说明了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一直是语言界专家关注的对象。这是因为人类通过迁移性学习加速发展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同时,迁移又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动态的认知过程。在中国研究语言迁移现象时,必须考虑到丰富的方言对语言迁移的影响。虽然方言和英语是两种性质的语言系统,但是方言对英语具有可迁移性。因此,方言在英语中的迁移现象比比皆是。正因为方言对英语具有可迁移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方言在英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方言虽然表面上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而实际上很多方言却濒临消亡。方言和普通话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具有自身的价值。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给予方言一定的话语空间,实现方言与普通话协调的共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这句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的宣言,宣告了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士宦的命运。尽管如此,在中国文化史的长廊里,永远在起主要作用的莫过于士大夫文人了。他们始终在文化的舞台上扮演着主要角色。虽然这个角色,不时有着对个人命运痛苦的呐喊,但历史赋予他们神圣的使命,就使他们在文化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从盛、中唐时期诗人王维的创作道路上,我们就能明显地看出他前后期思想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直接左右着他文学创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张崇琛 《职大学报》2013,(3):35-39,82
方言是区域文化的载体和活化石,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某些方言已面临消亡的危险,本文认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生物多样性”,并以山东诸城方言为例.深入探讨方言中所蕴合的丰富文化信息,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朔州市六区县方言均属于山西方言北区方言。六区县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在数量上同普通话差异不太大,但有一些独特之处。结合语音历史演变规律对六区县方言内部的一些特点进行比较,指出六区县方言语音特点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化史常识》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大学入门丛书》之第九种。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常识》我们并不陌生,它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部分,是我最喜爱的书籍之一。其在1959年经过了第一次大的修订,作者和审校者云集文革前语言文史界名家。“通论”名为常识,  相似文献   

8.
方言电视节目纷纷在各地电视台上演,它是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方言电视频道通过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内容与特定的受众进行交流,而广播电视媒介本身并不具有与受众直接交流的能力,与受众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必须由主持人来实现.如何看待方言电视节目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方言电视节目如何继续生存,更需要我们冷静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陕西古代出版史,可以了解陕西地区的文化发展。陕西古代出版史是构成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环节。追溯探讨自唐以迄晚明陕西地区在出版史上的八项开创性的贡献,对正确认识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充实陕西乃至中国出版史的内容,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把词缀附加在词根上构成新词是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共有的一种构词方式。泸州方言名词的后缀(suffix)十分丰富,《泸州市志》在第六章方言第二节词法"方言名词后缀"部分记述了部分泸州方言名词后缀。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在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与普通话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泸州方言名词后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李清凌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一书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国文化史》教材中内容比较宽泛 ,体系比较庞大而又结构谨严 ,叙述清晰 ,文字简洁、流畅、生动、优美的一部新作。它从物质文化、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和风俗文化 4方面 ,分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前期及民国 8个历史阶段 ,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重大文化现象。具体地说 ,绪论部分叙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 ,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 ,以及《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驻马店方言的音节结构,对驻马店方言的象声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调查,把所有单音节象声词分为可前置的、可后置的两类;并且找到了复音节象声词及其搭配单位和搭配规律。最后从意义上和音韵上总结出驻马店方言象声词的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春秋赋诗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春秋赋诗是《诗经》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赋诗”介于“歌诗”、“诵诗”之间 ,盖类似后世之吟诗。春秋赋诗按其义例可分为礼仪外交类、言志观志类、劝戒讽谕类三类 ,然总体上都可以叫做“赋诗言志”。其特点一是古诗新用 ,二是借此言彼 ,三是断章取义 ,从而形成了一种双向互动、隐语对话式的复杂而微妙的传播接受机制 ,一种暗含着“兴观群怨”之作用的高妙的用诗机制和独特的解读机制。赋诗是春秋这一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其起始、兴盛、衰落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春秋赋诗这一独特而亮丽的文化景观 ,在《诗经》文化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赵本山小品的发展,辽宁方言也随之红遍大江南北,朝阳方言是辽宁方言的一个分支,近年朝阳方言的一些语音、语法现象渐渐进入普通话,对于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一分为二的观点出发,我们应当从两个角度分析这些影响,包括方言对普通话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分析中应当吸收那些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语言现象,与此同时应该清楚地了解朝阳方言的特点以及与普通话不同之处,从而使普通话能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汉语南方方言在表达性别标记时,无论用词、语序,还是语法性质上都有很大差异,而北方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文主要以河东方言作为参考点对南北方言词语中的性别标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临沧方言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云南次方言的一个分支。临沧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系统上既有内在的广泛联系,又在某些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对临沧方言的词汇系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汉语方言大家族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分析临沧方言成因,探索临沧方言规律以及促进该地区的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尚书·洪范》尚五商代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范》中存在着明显的尚五现象,这与商代社会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相一致。探讨这一问题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打破各学科固有的界限,集多学科之优势,在更广阔的视野内,从更高的观察点,重新认识这段历史。但是当我们动手来研究这段历史之始,我认为有必要首先分清“文化史”与“文明史”的基本内涵。目前我国文化史研究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人们对“文化”和“文化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最流行的看法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文化史”则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这样的“文化”及“文化史”概念听起来似乎是包罗万象的,但它有如下的缺点:它无异于告诉我们,只要把人类创造的这些财富罗列出来就构成了一部文化史。这样的文化史仿佛把我们带进一座人类文化展览馆,我们只看到琳琅满目的陈列品,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和何以创造了这样的文化。从本世纪初到时下一部部文化史丛书的编纂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概念指引下的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量影视作品开始使用方言配音。方言可以使语言更具吸引力,辅助塑造角色,并带来一定的喜剧效果。但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很多优秀电影的海外发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通过分析《老炮儿》及《唐人街探案1》中方言的语用效果及其英译中的效果流失,提出在电影方言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方言对译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表现为两种不同语言体系中语法和句法上的不一致特征,甚至表现为冲突性的问题,通常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所谓"负迁移"是指母语及其方言体系对第二种语言或其他语言的阻碍或制约作用。方言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单词教学、习惯用语教学和句法教学的负面影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