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我所知,现在中国各中学的高三,已经结束了正常的学习,进入轰轰烈烈的高考备战阶段。学校现在只上一门课,就是如何对付高考。家长也密切配合,与高考无关的知识,诗歌、音乐、舞蹈、艺术、哲学、美学、伦理……是坚决不学的。算起来,考试技术成为教育的最高知识、唯一知识.  相似文献   

2.
如果是说在教育结果的层面上,“跳起来摘果子”也许还可以商榷,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课时都要求学生“跳起来摘果子”,那就是违反教育规律,瞎折腾人了。摘果子的方法很多,为什么要出此下策,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呢?说到底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比如某重点中学,为了形成一种高考的氛围,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长期以来坚持从高一开始,严格按照高考命题标准进行所谓“月考”。为应付“月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好无限度地加快速度、增加难度,总嫌教材上的练习太容易,千方百计与高考难度接轨,寻找一些学生无法理解的难题,让学…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营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学生学习驱动力主要来自高考,缺乏这一动力的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中充满了困难,它是非高考科目,在学生的眼里它是边缘学科,课堂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也常常面临尴尬处境。本文分析了当前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低效的原因,指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的真实状态,提出了如何在现实条件下走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其“能力立意”的命题宗旨是十分明确的。高考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尤为关注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高考考查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虽然中学师生对高考的命题宗旨从总体上是能够认识的,但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则显得缺乏足够细致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能在高三有限而宝贵的时间里,让学生高效复习,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呢?笔者想到了“木桶原理”。  相似文献   

5.
雷莉 《陕西教育》2010,(6):57-57
为最后的考试而教.几乎成了教育的主要任务。据我所知。现在中国各中学的高三,已经结束了正常的学习,进入轰轰烈烈的高考备战阶段。学校现在只上一门课,就是如何对付高考。家长也密切配合.与高考无关的知识:诗歌、音乐、舞蹈、艺术、哲学、美学、伦理……就是天塌下来.也是坚决不学的。算起来,考试技术成为教育的最高知识、唯一知识。  相似文献   

6.
“语文味”是深圳市中语界提出的概念,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立足职校语文教学,从学校、教师、教材三方面指出“语文味”缺乏的构成因素,提出职校语文教学建设“语文味”的构想:与专业结合起来,关注学生长远发展;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立足语文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7.
邵金丽 《中学文科》2007,(10):45-45
信息技术课历来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游戏课,被广大非专业教师认为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可有可无的副科。借着新课改的春风,信息技术课也火上了一把。2005年海南省已经把信息技术课列人了高考加分,虽然加分不多、但可见人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更可喜的是山东省07年已将信息技术列入高考科目,可以预言信息技术在高考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信息技术要真正成为一门重要学科,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终于尘埃落定。从2008年4月公布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到10月18日的第一次测试,虽然前后只有短短6个月,但是对于应届考生来说,高考考查的内容与会考考查的内容相同,只在难度上稍有拔高,因此,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对即将跨入高校的预科生来讲,如何在信息技术复习中完成认知的迁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11,(8):7-7
我国学校的“考试情结”很深,无论高考还是其它考试,都在一定范围上统一考卷,题目有标准答案。平时,老师按教材灌输给学生,学生按教材和老师的耳提面命填鸭式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虽然教材有些脱离现实,教师教学、考试缺乏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北京共有近5000人参加春季高考,比去年虽然增加了近2000人,但是与去年6.4万多人的夏季高考比起来还少很多。虽然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了61.67%,但实际上众多学生还是把主要目标放在夏季高考上。考生人数增加只是表面上的虚增。教育界人士认为,春季高考受到冷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本科生的招收人数过少,名牌院校少,是导致春季高考不热的直接原因。北京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普遍比其他省市学生多,也是春考受冷落的原因之一。教育界有识之士认为,教育部门把春季高考作为解决落榜生的升学和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方法,作为夏季高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已列为必修课,而且很多省已经将其列为会考科目,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的教学,学校、教师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它是非高考科目,家长与学生又是非常的“务实”,因此一般的学生在课后不可能花时间去自习、复习。另外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内容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已列为必修课,而且很多省已经将其列为会考科目,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的教学,学校、教师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它是非高考科目,家长与学生又是非常的“务实”,因此一般的学生在课后不可能花时间去自习、复习。另外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内容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部分、会考考试的部分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样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因此一旦碰到一些难点就很容易放弃学习。  相似文献   

13.
高考物理压轴试题中涉及无穷多过程的问题,物理过程之多并伴随能量变化,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分析清楚,难度极大.对这些无究过程,用运动学公式或图像研究起来非常困难,但是从能量角度分析,无论过程多复杂或多少个过程都满足能量守恒,这一特点与运动细节无关,也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只需要关注其中一至二个过程中能量的流动(转化)情况,即能使复杂运动问题简单化,下面分别以一道高考试题和一道模拟试题为例来说明用能流图处理无穷过程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玉顺  刘志明 《师道》2005,(12):12-13
长期以来.中学教育的现状是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老师就怎么教。尽管这几年,高考制度有了一些变革,高考试题增加了能力测试内容,但总体来说,高考考查的主要还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和死板教条的“理论”,高考的试题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试卷面目可憎,缺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创造思维的生机活力。这样的“指挥棒”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距甚远,如果不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很可能导致新课改换汤不换药,流于形式,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开设多年,但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影响了其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这一方面是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价机制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性认识,致使其难以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困难不少     
信息技术课要成为真正的高考科目仍然比较困难。当然如果高考只考理论知识不考上机操作的话,信息技术成为高考科目是能很快实现的。信息技术课的核心是上机操作,现在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关键,所以只有掌握了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当然理论知识也很重要!如果高考考信息技术时考上机操作的话,为了公平起见,所有的学生必须同时参加考试,并且一人一机,另外还得有备用电脑。那么需要电脑的台数很多,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达到这个标准的。  相似文献   

17.
高考现代文阅读,有些考生由于缺乏应有的解读方法与技巧,作答时常常出现失误。为了减少失误,提高作答的准确率,笔者最近让学生做了一次阅读训练,在如何变“误”为“正”上作了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高中英语第二册(上)第九单元的语法Inversion(倒装句)是历年高考中的必考项目之一。倒装形式虽只有两种:部分倒装(主语和助动词倒置)和全部倒装(主谓语完全倒置),但可用于倒装的情况较多,学生初次学习,很难一下,己住那些形式与规则,运用起来更是混淆不清。近两年,笔者根据倒装句在高考中的常考热点归纳为NAOSHI——闹市,对学生掌握倒装句有很大帮助,可以说易记难忘运用快,现对此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邵文平 《学周刊C版》2010,(6):202-203
本人毕业以来一直在农村从事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深感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压力。语文是一门大的基础学科,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很要的,尤其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见效慢,短期效果不明显,因此与其他学科比起来,语文更容易被学生冷落,成为在各科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科目。再加上高考这根强力指挥棒,使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处理上偏于保守,语文教学直指高考,变成了程式化教学,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李璇 《新课程研究》2014,(12):43-48
高考不是"统考减少科目",而是变相增加了。考试次数不是减少,相应却增加了。也就是说,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旨向的新一轮高考改革虽然拉开了序幕,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式的"形式"上的变革,并没有真正减轻学生的高考学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