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工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的分工思想与古典经济学家存在着维度和旨趣上的差异,阐释马克思的分工思想,不仅有助于理解其深层次的涵义,展示其独有的视域,也有助于对马克思早期其他思想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三部文献是体现马克思中期思想的主要文本。在这个阶段,分工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实证范畴,被马克思放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其地位与作用。分工范畴内涵的深化与发展就是其作为经济学范畴的历史性、批判性及其所蕴含的生产关系维度被逐步发现、揭示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马克思最终确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前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和逻辑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推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工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重要著作中,马克思多次深刻地论述过有关分工的起源、分工的本质、分工的社会作用等问题,建立了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在马克思以前,人们大多局限在经济学范畴的意义上看待分工,注意的常常只是生  相似文献   

4.
资本的逻辑既是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内在逻辑,又是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一个基点。传统认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是在马克思思想成熟后开始的,即主要体现在其"成熟"作品《资本论》中。与此不同,本文认为,在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通过对工资、货币及异化劳动等的阐释自觉到了资本逻辑的现实运转。  相似文献   

5.
货币是交换的媒介,也是交换的产物,而交换是生产分工的结果,没有按人、按地区、(当然也包括氏族)的分工,便不可能出现交换。自己生产、自己吃饱用完无余,就无交换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分工达到一定水平,个人或氏族、地区、生产的产品自给有余或产品单一、对外人外地不同产品有此需求,交换便应时产生。  相似文献   

6.
在劳动价值论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前提是原始状态下的简单实物交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仅只是“事先假定的实物交换”,既不适合于货币存在条件下的商品经济,更不适合于资本产生后的商品经济。而马克思关于“第三物”的论述表明,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从方法论上讲,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经济人”假设有着质的区别。如果以价值存在和运动在货币居间和资本居间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去反对、排斥、否定马克思对价值本质的抽象规定,就会割裂“共性”与“个性”、“整体”与“个别”、“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一经济常识下册在讲“当代世界市场”时,涉及到“汇率”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课本叙述较少,但在教学和练习中,许多师生对这一问题了解不够,疑问较多,这里作一些简要的探析。一、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即外汇买卖的价格。这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家分工的加强,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及资本的流动越来越多,而这种交换和流动是由不同国家的货币来作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曾经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商品生产? 马克思一贯把商品生产同私有制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分工只是“构成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而私有制的存在才是商品生产的直接原因。社会分工只决定处于分工体系中的不同的生产者需要互通有无,交换产品,并不决定这种互通有无的交换一定是商品交换,一定存在商品生产。马克思强调指出:“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  相似文献   

9.
共同体论题是马克思用以撬动资本范畴的重要逻辑支点。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经由共同体界划出资本之所以成为资本的第二循环,揭露了被物的关系所遮蔽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意味着在共同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初步实现了三大统一,即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同阶段理论的统一、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同理论的统一以及资本范畴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这是马克思持续推进政治经济学研究、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也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特别是资本全球化生成的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路径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资本范畴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也是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的教学难点,对资本范畴的理解决定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为此,在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讲清资本范畴,引导大学生把资本范畴与剥削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1.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分工交换关系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分工交换关系产生商品拜物教,引发商业伦理缺失现象;同时,分工与交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演进是朝着分工不断扩大、不断深化方向发展的。从市场主体追求“分工促进增长”的利益诉求出发,必然催生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商业伦理。商业伦理是分工交换体系发展的内生需求,这种内生性需求,又进一步推动商业伦理内生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中国现阶段,商业伦理的内生成长机制还处在严重缺失状态,这是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2.
资本范畴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也是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的教学难点,对资本范畴的理解决定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为此,在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讲清资本范畴,引导大学生把资本范畴与剥削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银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银行体系的形成需要五个方面的经济社会条件,即生息资本向货币经营资本的转化、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信用机制得到充分发展、货币需求已充分展开、货币流通中的贮藏渠道多元展开且数额持续扩大、簿记机制有了充分拓展.他从银行信用的形成、信用货币的运行和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等三个方面系统阐发了银行体系的运行机理,既充分肯定了银行信用机制的积极作用,又指出了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负面效应.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马克思的银行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完善金融统计、弥补金融数据短板,推进商业信用发展、夯实银行信用基础,以健全支付机制为抓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商品"、"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和"资本"是四个基础性概念。马克思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商品与劳动、商品与货币、劳动与价值、劳动与资本、资本与剩余价值,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立和发展了"商品及货币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理论"等主要理论,从而构建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有一个逻辑演变过程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 ,我们可以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 ,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实图景有一个更为透彻的了解。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 ,从不同的语境中对实践范畴作了不同的规定 ,总体来说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经历了一个由思想实践到人的实践再到社会物质实践的逻辑演变的历史过程。我们在分析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时 ,必须坚持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下进行的原则 ,一定要界定马克思在不同时期所使用的实践范畴的具体的、历史的语境。理清这一逻辑的历史线索 ,无疑对我们更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正实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的概念首次在马克思哲学范畴内得到较为明确的表述与解释。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中介,也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系统阐发其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分析对分工概念之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异化劳动乃至人的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意义,多角度梳理分工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助于明确认识分工概念及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认真攻读马克思的原著,并进行相应的学术研究。我们看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存在的社会条件:“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即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由于这种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存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要搞清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劳动、资本、地产、垄断、竞争、货币等范畴及范畴间的本质联系,必须从异化劳动范畴出发。异化劳动范畴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其它一切范畴的一般的、潜在的本质规定,而其它一切范畴则只是异化劳动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从而区别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异化根源的认识。马克思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完全异化。马克思早期对异化的认识表现为关于异化的四个规定,后期则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分工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得出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重要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从分工本身的变迁、分工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分工与个人的发展三条线索入手,梳理、讨论分工问题的基本思路:分工本身经历了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的自发阶段和社会分工的自愿阶段的发展过程;分工把生产力、生产关系、私有制、阶级、国家等社会历史范畴贯串起来,构成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在私有制下,束缚个人发展的自发分工是人类异化的根源,只有自愿分工才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商品生产产生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马克思曾指出:产品要表现为商品,需要社会内部的分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开始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已经完成。"(马克思:资本论,中文1版,第1卷,192~193页,北京,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