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颖 《新闻界》2003,(4):11-12
2002年7月,由新华社主办、中国证券报出资300万元,云集新华社体育精英,曾在20个中心城市同时分印的《体育快报》宣布停刊;同年9—10月,两份由省级报业集团打造的专业性体育报纸———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1世纪体育报》和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体育报》也相继宣布停刊,业内人士对此颇感震惊。而2000年3月创刊的《南方体育》虽仅用一年时间,便挤进中国体育报三强之列,但在随后的日子里,《南方体育》左冲右突,却总是摆脱不了中国体育报业老大《体坛周报》的阻击,除在广东影响较大外,在其它地区的推进并不顺利。此外,原先上海专业体育…  相似文献   

2.
虞颖 《视听界》2006,(4):72-74
2005年8月30日,曾经是中国三大体育报纸之一、拥有很多传奇色彩的《南方体育》在生存了1992天后,出完他们最后一期报纸,宣布停刊。这在中国报刊业引起了极大冲击,有人认为报业浮躁的现实注定了标新立异的《南方体育》的命运,也有人认为体育传媒恶性竞争导致的高成本运作使《南方体育》生不逢时,还有人认为媒体“市场集中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原《南方体育》总编辑龚晓跃却作了最深切的感叹——《南方体育》没有及时从资讯供应商的角色转向做观点的供应商和生活方式的供应商。①从资讯供应商转向观点供应商,这既是感叹也是奉劝,在抱怨媒体竞…  相似文献   

3.
广州的三大报业集团,比财力,广州日报财大气粗,一年有十几亿的广告收入;论办报,在全国报纸为同质化伤透脑筋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既计划生育,又多子多福,在这个各具特色的媒体军团里:有一纸风行20年的全国性周报《南方周末》,有密集覆盖珠三角要做中国最好报纸的《南方都市报》,有杀入中国体育类报纸前三强的《南方体育》,有要做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的《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后,《南方周末》迅速推出男性杂志《名牌》,《南方都市报》在与上海文新集团合作办《东方早报》遇挫后,又紧锣密鼓于2003年11月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跨集  相似文献   

4.
《南方体育》曾经一度被看好,但在5年的时间内几经改版后,终于宣告停刊,所为者何?此前,也有几份体育报刊宣告停刊,莫非体育报刊的末日来了?然而,病树前头万木春,就在《南方体育》将要退出这一是非之地前,仍有一份名叫《扬子体育报》的报纸“勇敢”问世。作为一份极具个性色彩的专业报纸,《南方体育》的得失值得总结,其他专业类媒体也宜引以为鉴。《南方体育》停刊反思  相似文献   

5.
2005年的夏天,对于中国体育报纸来说也许是一个寒冬。9月15日,虽然《体坛周报》旗下的《高尔夫大师》杂志创刊,但就在两个星期以前,一直被称为中国大陆体育报纸三足之一的《南方体育》宣布休刊,其旗下杂志《竞赛画报》也在此前因故停刊。在更早的七月,为球迷最早熟知的体育报纸之一、有着17年历史的《球报》也宣布关门。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娱乐化”究竟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蓉 《新闻实践》2005,(11):44-44
《南方体育》继《球报》、《21世纪体育》、《足球11人》、《北京足球报》、《体育时报》、《体坛导报》等专业类体育报刊倒闭后也向观众谢幕了。 《南方体育》的衰亡,带给传媒人的震撼是强烈的。它曾多次刷新了中国体育专业类报刊的记录,改变了体育媒体黑板报式的版式,改变了体育媒体只关注赛场赛事和运动员赛场上表现的报道模式,改变了谈起体育就是三大球三小球的单一形态,改变了采访者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仰视角度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确实获得了的成功。 但令人遗憾的是,过去的五年里,《南方体育》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来改变自己的发展命运,反而为惨烈的市场竞争所吞噬。对于该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9,(4):7-7
据东方早报:继《球报》、《南方体育》之后,又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媒体宣布了与这个舞台的告别。从2009年3月10日起,《中国足球报》(新闻版)暂时休刊。自身经营问题,中国足球水平持续下滑.综合媒体和网络的冲击……这都成为体育专业媒体难以为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南方体育》为何休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毓洁 《新闻实践》2005,(11):42-43
素有全国体育传媒“改革先锋”之称的《南方体育》,于2005年8月30日宣布:“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批准,本报已并入南方都市报报系,并准备进行改版,为此从9月1日起暂时休刊。” 一批满怀激情的传媒人,在前后5年的时间里,用他们的新闻理想,开创了中国体育专业类报刊的多项新纪录。但其辉煌过后的快速衰败,留给传媒人意味深长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5,(10):6-7
所谓“跟他们不同”,实际上是在中国媒体普遍同质化、跟风流行的大环境下,《南方体育》制造一种执着的办报理想。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5,(10):19-20
已经消亡 《球报》、《南方体育》、《21世纪体育》、《体育快报》、《足球11人》、《体育生活报》、《北京足球报》、《体育参考》、《体育天地》、《体育时报》、《体坛导报》等。  相似文献   

11.
张军 《记者摇篮》2006,(5):39-39
2005年8月30日,生存了1992天的《南方体育》在出完他们最后一期报纸之后,和读者说再见了。《南方体育》的总编这样说:“我奉劝他们及早跳出做资讯供应商的模式,而是向做观点的供应商和生活方式的供应商转变。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人们或许觉得资讯的方式已经太多太快,作为专业体育报纸,要避开这些。”《南方体育》的解体是新闻界很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它的解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的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些变化。大众传播是一个传者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这是客观需要的存在。新闻报道的传播从总体…  相似文献   

12.
喻乐 《传媒》2004,(1):8-8,9-11
《南方日报》发行量连续18年居全国省级党委机关报之冠、《南方周末》成为数百万知识分子的读本、《南方都市报》作为都市报群之翘楚受集团委派开拓北京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广告营业额超过亿元大关,《南方农村报》、《南方体育》、《城市画报》等子报子刊也是雄踞一方为人称道,如此恢弘的气势使得“南方”二字万众瞩目。虽然南方旗下的一批名将已经在市场化程度日高的中国报业市场里声名卓著,但社会上却很少有人在意谁给了他们驰骋的天地,很少有人明白范以锦手上的“南方”帅印有多沉重。“其实我真的能力非常有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今天取得的成就全靠大家努力,包括几任领导班子打下的基础。”范以锦从拒绝采访到勉强接受采访的整个过程中,这句话出现的频率最高,多达六次。  相似文献   

13.
易妍君 《东南传播》2011,(12):150-152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地区的一份综合性日报,最早于1995年3月起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该报从一份追求可读性的小报,逐日发展为珠三角地区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日报之一。据2010年公布的中国报纸发行量排行榜显示,《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南方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它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报刊生存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1日,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拥有17年历史的专业体育报纸《球报》正式停刊:一个月之后的9月1日,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南方体育》亦宣布停刊。这两份极具影响力的体育报纸的先后停刊,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5.
6月26日,轰动一时的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主教练李章洙诉《南方体育》一案在重庆公开开庭审理。案件起源于《南方体育》2月12日发表的《知情人惊爆旧闻:力帆为何放弃截杀曲圣卿》、《收了申花20万放弃曲圣卿?》以及《企业家的本性》等三篇文章,李章洙认为这些文章暗示他在今年的球员转会摘牌会上因为收取了申花的20万买路钱而放弃了截杀曲圣卿的行动,对他的身心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侵害了他的名誉权。《南方体育》认为自己的报道没有任何的侵权,它的律师在法庭辩论阶段反复强调的一个论点是,"李章洙作为公共人物必须接受公众…  相似文献   

16.
从开创至休刊,《南方体育》一直以不同于其他同类报纸的鲜明风格,饱受瞩目和争议。这个诞生于中国体育媒体市场成熟之际的“新生儿”,独辟蹊径,力图在巨大的竞争对手中挣出另一片天空。频频发力却最终后劲不足筋疲力竭,在体育媒体期待下一个辉煌之际,自行终止了长达5年的征途  相似文献   

17.
让体育好看起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走出去,请进来 2001年11月的一天,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光临了《南方体育》编辑部,他是韩国《朝鲜体育报》足球部记者秋渊求。编辑记者们都很好奇,刚开始,大家只是礼节性的交流,了解一下中韩两国体育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究竟有什么区别。过了一会儿,秋渊求切入了正题,他说,  相似文献   

18.
报网互动:从理念到实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报纸发行量下滑,读者流向互联网”。“中国报业2005年走到拐点, 进入下滑轨道”。“因特网网住年轻一代”。“比尔-盖茨称,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的差异最终将会消失”。“《球报》、《南方体育》未赶上2008奥运盛宴即先后黯然谢幕”。  相似文献   

19.
凡菲  郭翠翠 《记者摇篮》2007,(12):62-63
近年来,体育新闻的超级"娱乐化",《南方体育》、《球报》的纷纷倒掉,使我们不得不为体育媒体、体育记者担心,他们到底是在为体育喝彩还是在毁灭体育新闻,  相似文献   

20.
当前,都市报的赫然崛起,财经类报刊的横空出世,生活服务类报刊纷纷出版,新生代报纸的繁荣,说明了我国报业市场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在报业市场中,传统的体育类报纸想扩大自己的份额,竞争空前激烈。史无前例的体育新闻人才300万元"转会费"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现在,《体坛周报》、《南方体育》、《21世纪体育》、《足球》、《中国足球报》、《中国体育报》等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