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永红 《教学研究》2004,(5):386-388,448
论述了创新学习理念、学习改革理念和学习国际化理念的内涵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理念是当代教育理念中的亮点,包含着新课程精神和教育理念革新的内涵要件。而日语学习作为外国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这一学习理念、方法和模式的。本文就从这个背景下探讨日语学习如何开展合理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3.
自主学习理念下学习环教学模式的认知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方兴未艾,自主学习无疑是契合社会发展与要求的教育理念.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具体教学模式的认知特点必须符合先进教育理念的要求.文章从自主学习教育理念的角度分析了学习环模式的认知特点,指出学习环模式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兴泰发电公司在构建企业培训文化体系中,将树立"五种"学习理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五种"理念,概括地说:一是树立以"学习为本"的理念;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四是树立  相似文献   

5.
中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新课程改革无疑要求教师变革教学方式,而更要求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和树立学习新理念、现代学习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应树立四大学习新理念:变革性学习理念,全面性学习理念,创新性学习理念,灵活性学习理念;应树立十大现代学习观:终身学习观,多元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创造学习观,发现学习观,快乐学习观,高效学习观,联系学习观,全面学习观,优化学习观。  相似文献   

6.
开放教育理念下的和谐学习,是先进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开放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开放教育理念下和谐学习的实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科学发展观是开放教育理念下和谐学习的理论宝库,构建学习型和谐学校是开放教育理念下和谐学习的基础,改革与创新是实现开放教育理念下和谐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校本学习”是教师教育继“校本培训”后兴起的又一新理念。这一基本理念是:教师是学习者和学习文化的建设者,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是同步的。校本学习是以教师自我为导向、以其经验为基础、以实践为途径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理念、树立学习改革理念和学习国际化理念几入手 ,研究分析了新型学习理念的定义及内涵。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学习观的内涵与特征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锟 《教育探索》2004,(3):13-14
明确创新教育理念下学习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旨在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确立一种高品质的有效的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素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同为适应当前智能化时代生活、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两者相辅相成。在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与推广终身学习理念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终身学习理念下的专业课教学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加以引导,教学上侧重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选取适当方法分析专业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认同终身学习理念,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相对于把高等教育视为个人教育终结的非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理念下的高等教育自然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专业化,专业课教学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终身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发动的STW改革影响深远,此次改革提出的教育理念区别于传统的单纯注重学校本位学习的观点,倡导加强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的结合,而其在实践中的教育模式也值得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英语学习观念的转变及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观念滞后以及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等问题,导致他们不能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帮助新生转变学习观念并训练其有效的学习策略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帮助学生认识并克服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适应大学英语课堂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帮助新生转变学习观念以及对新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徐冬青 《中学教育》2013,(6):46-50,57
本文针对当前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中的学习不适应,学习无责任感,学习无系统指导,学习意识模糊和学习功利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不纯粹状态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未来学习新观念变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变革与教育理念革新加速了终身教育走向实践的进程,普适计算技术与泛在学习方式的出现,更加快了全民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步伐.泛在学习不仅需要泛在的数字学习环境与基础设施,更需要泛在的学习支持服务,这是实现泛在学习的基础与关键,也是实践终身教育理念的“软环境”.从终身教育视角阐述泛在学习的基本特征,研究并设计泛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框架,分析体系结构实现的关键技术,将推进泛在学习与终身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学段体育教学学法的基本特征及其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研究各学段的体育学法理论以促进教法改革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Michel de Montaigne’s L’art de Conférer offers a moral groundwork for students’ learning of havruta, a traditional Jewish form of studying in pair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critical text-based learning, that can be applied to students everywhere. The article attends to the nature of havruta learning and to cultural norms that make i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become open to their partners’ opposing ideas. Students’ critical discussion of Montaigne’s essay is then conceptualized as a pedagogical tool for cultivating the welcoming of opposing viewpoints and opening their own ideas to critical scrutiny in text- and discussion-based learning. I draw on Wolfgang Iser’s theory of reading as bringing the reader into deeper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lling into question implicit beliefs about the role of opposing ideas.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Montaigne’s ideas and includes study questions to help students adopt a more constructive attitude toward opposing views and exp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confrontation of ideas in learning discussions.  相似文献   

17.
学习社会理念作为一种未来社会的构想而被提出,不同的人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学习社会一词的演变及其产生的背景,进而阐述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倡导学习社会的价值指向,最后本文就学习社会的提出给“学习”带来的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人·学习·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在学习型社会里,需要重新阐释“人”、“学习”、“学习能力”等概念,确立起“人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自我实现、超越的过程”、“学习能力是人自身发展、超越的能力”等理念,以便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在网络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文阐明了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思想,及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启示。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详细解释了提高共同体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陈鹤琴,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以"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的崇高精神、极大的爱国热情献身于民族教育事业,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其倡导的"活教育"为改革传统旧教育对儿童的压迫和残害,提出极有价值的思路,也起到突出而显著的作用。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儿童教育思想。其中,陈鹤琴围绕学习问题,从学习目的、学习客体、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中国学习思想史宝库留下了极其独特和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