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教学《小黄鸡的故事》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梅梅心疼小黄鸡的心情,唤起对小黄鸡的同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黄鸡原地打转转,叽叽、叽叽地叫着。这时小黄鸡可能会说些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小黄鸡在说,我饿了,可是我的眼睛看不见。”“我也要吃食,我真饿呀。”学生们的回答让我满意。“多么让人心疼、让人可怜的一只小黄鸡呀……”没等我说完,一个学生高高举着手,“让我来说,我还有。”没等我示意,他已经站起来:“小黄鸡会说,梅梅,不用喂我了,让我死了吧,反正我也看不见。”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起…  相似文献   

2.
《小黄鸡的故事》这篇课文按故事发展顺序叙述了一只瞎了眼的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照顾下,长成了会下蛋的大母鸡。作者赞扬了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本课教学重点是教育学生懂得关心弱小,要有同情心,做个有爱心的孩子。以下是本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说他有点石成金之术、变废为宝之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无论多么顽劣、多么笨拙的孩子,只要经他点化,都会脱胎换骨。同事问他:“你用什么办法使那些自卑的学生不自卑,骄傲的学生不自傲?是不是有什么秘笈没有公开?”老师说:“我哪里有什么秘笈?我只说一句话就足够了。”同事问:“哪句话?”“每个人都是天才。”“这话有什么新鲜?”“对于自卑的孩子,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以你不必自卑’;对于自傲的孩子,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以你也不必自傲’。”每个人都是天才@小黄  相似文献   

4.
有个三岁多的孩子来我家玩,不一会儿他说:“阿姨,我要啊呜。”我问:“你要吃饭吗?“不,要啊呜。”我又问:“你要小便吗?”“不,要啊呜。”我再问:“你要回家吗?”“不,我要啊呜。”他把我拉到厨房指着热水瓶,我才明白他要喝水。问其家长,家长说孩子两岁前把喝水说成“啊呜”,大人觉着有趣,以后跟孩子说喝水都改成“啊呜”,已说了一年多了。  相似文献   

5.
听孩子的话     
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说到各自的孩子,朋友说:我这孩子特别不听话!”我笑着问:那你听孩子的话了吗?”他一愣,问:“我还用得着听他的话?”我点点头说:“你如果认为自己跟孩子是平等的,那就得听他的话——是听他说话。如果你能做到主动抽出时间听他说话,如果你总能做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再发表意见,如果你发现他的话说得有道理,哪怕是偶尔有道理,你也能虚心地接受,我相信,他就会好好地听你的话,你就不会抱怨他是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了。”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时,我也认为所谓家教,就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个早自修,一位学生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室。临走时还不忘嘱咐:“上课要认真听,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孩子点点头,家长冲我点头一笑,满意地走了。“不懂就问”,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学习有上进心的代名词,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魄。然而,有些时候,不懂就问在某些孩子的身上却演绎着另外一番情景:一次一年级数学考试,没过几分钟,一个学生便向我走来:“金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啊?我不懂。”我一看,是让学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号。我说:“你先看看题目,然后告诉我,你认为该怎么做?”他看了一下,迟疑地说:“是不是……啊?”我点…  相似文献   

7.
齐齐来开心     
我想要匹小马怀孕的妈妈看着在一边玩耍的儿子,温柔地问他:“宝宝,妈妈要生了,你想要个弟弟还是想要个妹妹呢?”宝宝想了想很懂事地说:“妈妈,如果不是很麻烦的话,我想要匹小马。”长大“妈妈,我是怎么长大的呀?”乐乐看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好奇地问。妈妈一听,教育的机会来了,就说:“你是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乐乐一听就哭了:“你怎么给我吃这个呀?呜!”被爸爸打了同学们发现小明脸上肿了一大块,就问他是怎么弄的。小明说:“昨天我和爸爸去公园划船,有只蜜蜂落我脸上了。”同学又问:“那你把它赶走不就行了?”小明说:“我还没来得及赶…  相似文献   

8.
一日,一位家长来电说自己工作很忙,实在照顾不了孩子,问能否把孩子全托。我问:孩子几岁?答:2岁。某日听到两位家长在议论,其中一个说:我这孩子实在太调皮,管也管不了,烦死了,不如给他找个幼儿园全托,眼不见心不烦。又有一位家长来电询问:你园有全托吗?我问:为什么要全托?她回答说:我这孩子在家里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性,把他送去全托,是想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想把孩子送去全托的家长总有自己的理由。我的答复可能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因为我认为全托的利弊都很明显,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全托。全托的弊端:幼儿园满足不了孩子的情…  相似文献   

9.
一、课件引入全文1.在正式学习文章之前,将事先针对这篇课文而做的课件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由于画面是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而设计的,所以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2.导入语:每个生命的成长都会经历许多困难,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小黄鸡也是如此。不过,它的运气不错,碰上了善良的梅梅。它在梅梅的精心照料下长得那么健康,你们看,它还下了蛋呢!(出示课件)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1.小黄鸡能健康成长,全都是梅梅的功劳,找出妈妈夸奖梅梅的语句,图文对照,学习第8节。那么原先的小黄又是怎样的呢?结合这个问题,让学生轻读课…  相似文献   

10.
笑笑有个缺点:任性、不肯认错。明明是她错,她还要千方百计找理由替自己辩解。一天,我对笑笑说:“笑笑,老师给你提个意见,我认为你还够不上一个真正勇敢的孩子。因为勇敢的孩子是敢于承认错误的,你说对不对?”笑笑听了我的话,说了一句让我颇感惊讶的话:“徐老师,我也给你提个意见!”“哦?好啊,说给老师听听。”我满脸笑容地说。  相似文献   

11.
<正>一喵回忆有记者问科比:"你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问记者:"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吗?"记者摇摇头。科比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哨阳有人对我说:"你这孩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木子怡你爸妈把你当公主一样养着,你有什么理由不像公主一样活着?  相似文献   

12.
俱乐部     
三条理由老师:“谁能说出三条理由来证明地球是圆的?”学生:“我能!我的爸爸说它是圆的,我的爷爷说它是圆的,老师你也说它是圆的。”不受干扰一个爱尔兰人从伦敦旅游回来,邻居问他玩得怎样。他说: “伦敦人真怪,晚间老是在你的房门和墙壁上猛敲!”“那你怎么办呢?”“我不受干扰,继续吹我的风笛。”  相似文献   

13.
小号手     
在社区里,有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和一只小公鸡。一天,小公鸡问母鸡:“你天天下蛋,产这么多的蛋干什么?”母鸡微笑地说:“我多产蛋能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孩子,别忘记,咱俩是人家养大的。你长大以后,也应该像我一样,为人们干点力所能及的好事啊。”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问我,你们家是有三口人吗?我肯定会回答:“No。”“你们与你奶奶、爷爷住在一起吗?”答案还是:“No。”这时,我会笑着告诉你:“我家有五口人。我、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大老婆’与一个‘小伙子’。”“大老婆、小伙子?他们是谁?”“它们呀,是我家的两只狗。”你可先别笑,我家由于喜欢狗,所以养了两只。我们“亲”如一家,所以把它们也算在了我家的人口数上。你们又会笑着说:“养狗就养狗吧,起名就起个狗名,干嘛要起个这么不雅的名字?”别急,下面我就来跟你们说说。1、“大老婆”。它生来能吃,并且生过一窝小狗崽,也不是什么“少女…  相似文献   

15.
一天晨间散步,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孩予们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当即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截说:“你们看,蚯蚓会不会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说:“利老师,你把蚯蚓切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问“它会死吧?大可怜了。”还有孩子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6.
在我上《远行靠什么》一课时,我照例让学生自读质疑。当问题解决得接近尾声时,有个孩子忽然对我说:“老师,我还有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飞机叫飞机呢?”啊?他把我问愣了。这也算个问题?那只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我随口说道:“可能是因为它会飞吧。”他跟着就问:“小鸟也会飞,为什么不叫飞机?”“问得好!”我对他思维的敏捷、口齿的流利大加表扬。可对他提的问题我还真没法对付了。于是,我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学生:“谁能帮忙解释一下?”一个孩子举起小手,嘴里叫着:“老师,我知道飞机为什么叫飞机!”哦?我赶紧叫了他。“飞机因为会飞所以有…  相似文献   

17.
节日过后,我问小朋友:“节日里你们看了什么电视?你最喜欢看哪个节目?”孩子们争着回答。多数幼儿说喜欢相声、唱歌或跳舞。范垒却说“我最喜欢哑剧。”经他一说后,有不少小朋友接着说:“我也喜欢哑剧。”我问范垒:“你为什么喜欢哑剧了”他说:“因为哑剧滑稽、好笑。”他又说:“我也会演哑剧。”于是我请他当场表演。范垒的表演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他表演完后,小朋友一个劲地拍手。我问:“你们看出来范垒表演的是什么意思?”大家争着说,并说得头头是道。这件事使我想到,通过哑剧的形式来教育孩子,也许是可取的。因为孩子对它感兴趣,比空洞而枯燥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而且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  相似文献   

18.
那是在1960年,前苏联梁赞城里一户人家养了一条狗。这条狗非常凶狠,是人就汪汪乱吠。孩子们都非常害怕,不敢接近它。一天,有个大脑袋的孩子走过这户人家,见那条狗冲着他狂叫,便惊讶地问周围的同伴:“咦,他们干嘛要把它用链子锁起来呀?”“这畜生会咬人呀!”“我就不信!”孩子说  相似文献   

19.
讲完《龟兔赛跑》一课后,我问学生:“看到乌龟取得了比赛的胜利,你想对乌龟说些什么?”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乌龟学习,不怕困难,做个有志气的人。只有周坚,一个我觉得怪怪的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乌龟是乘人之危。”我心里暗暗吃惊,一年级的孩子居然提出了如此尖锐的问题,猛然间还真难以应答,只好把问题抛向学生:“你们对周坚同学的看法有不同的意见吗?”“小才子”方俊恺发言:“我认为小乌龟不是乘人之危,因为并不是小乌龟让小白兔睡觉的。”周坚不服道:“小乌龟看到小白兔睡着了,为什么不叫醒它?”方俊恺辩解道:“小乌龟没看见。”“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狐狸一口气跑到了西村,找到了小狼王。狐狸先是一阵冷笑,接着说:“东边明明没有一只兔子,你却骗我有72只兔子!你把那些兔子藏在哪儿了?快说!”狐狸说着向前逼进了一步。张口就要扑上去。小狼王知道躲不过去,忙说:“咱俩各咬对方一口,怎么样?”狐狸点点头说:“可以,但是谁先咬呢?”小狼王说:“你出个问题考我,我再出个问题考你,谁赢了谁先咬!”“就这样!”狐狸痛快地说:“你先出题吧!”小狼王低头想了想,说:“几只狐狸去赶集,半路偷了一窝鸡,一狐三鸡多两鸡,一狐两鸡少三鸡,问有几只狐狸几只鸡?”“好,好!我们狐狸就有个偷鸡的小毛病,让你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