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邱岚 《体育世界》2008,(10):31-33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随机抽样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科技大学的教职工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方面的情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职工对体育健身持肯定态度,并对其有很高的期望,但实际上进行锻炼的人只有少数,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部分高校学生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目前太原市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基本状况、影响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因素、活动态度和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中老年妇女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市中老年妇女的体育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老年妇女不同程度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各年龄组都有随着每次活动时间的延长而参加活动的人数有所减少的趋势;在锻炼项目、场所、形式和时段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体育动机主要来源于生理方面的需要;家务繁重、工作太忙没时间是影响西安市中老年妇女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城市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新生代城市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态度与行为、健身内容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比较全面的体育健身知识与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影响其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社会的歧视,提出在城市农民工中建立健身指导体系和"体质健康标准"责任制模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北京市四城区职业女性不同职业、年龄段、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等角度,对其休闲体育态度和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职业女性在休闲体育兴趣、参与目的上存在差异,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项目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学校体育教育等五大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积极休闲体育态度的形成。制约北京市职业女性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比较多元,主要是女性自身缺乏兴趣、爱好,传统性别角色障碍和缺乏休闲体育和健身知识和技能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女大学生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家云 《福建体育科技》2003,22(2):36-37,41
通过对海南省 5所大学的女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参与态度及限制因素等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法,没有发现有关山东省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详细调查,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活动时间、参加活动的频度、活动形式喜爱的运动项目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为山东省学校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居民2005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为自发型,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为实物性消费,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的对象、态度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经济条件、消费观念、全民健身意识、教育程度、体育社会化程度等是影响乌鲁木齐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动机趋向实际;体育项目主要以跑步、篮球、羽毛球为主;与朋友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首选方式;校园体育器材的缺乏导致大学生不能更好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西安市体育健身休闲业的数量、规模、经营方式及居民体育休闲项目、动机、体育消费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西安市体育健身休闲业已出具规模,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不强,政府相关体育健身休闲业发展的政策较少,价格过高、管理不完善、缺乏指导是阻碍居民去体育场馆进行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知识分子体育意识与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知识分子体育意识和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吉林省知识分子具有较强的体育意识,表现为认知态度积极;但锻炼行为落后,体育人口数量偏低;锻炼内容呈多元化;锻炼场所以公共体育场所、单位体育设施、公园广场和住宅小区空地为主;锻炼形式以个人与自发小团体锻炼为主;锻炼时间段以早、晚为主;体育消费投入少。没有时间,缺乏场地设施,工作重、身心疲劳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体育锻炼的态度是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它与学生的体育需求密切相关。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进行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影响高等师范院校女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影响大学一年级女生体育锻炼的因素包括教育、兴趣、情感、意识、行为及社会因素等,这些因素对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激发、健身行为的强化、健身效果的提高、身心健康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重谈体育事业三分结构及其运作要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2002,23(3):1-2,74
将目前通用的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并行术语分别改称为社区体育,学校体育,职团体育,认为职团体育应注重信仰体系的建造,学校体育应注重运动技术的传习,社区体育应注重强身目标的确立。  相似文献   

15.
体育结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体育概念和体育结构,提出“体育”概念中具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增强体质,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二是要进行人体活动或身体练习。目前体育结构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3部分组成。对3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得出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发展,而且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师资培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性别大学生身体自我与体育行为应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4名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身体自我发展及体育行为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男生身体自我发展要高于女生身体自我发展,身体自我中的优势指标与其相对应的体育行为应对呈正相关,说明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发展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取50名大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考察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而影响其参与锻炼的行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两个维度;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昌吉高职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调查、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昌吉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态度处于良好水平,即体育态度积极;但在行为意向和主观标准上略低于平均值;男女生在行为意向和行为习惯上有显著差异,在行为控制感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跨理论模型和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采用对587名知识分子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前意向→意向→行动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呈现上升趋势;在坚持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少量下降;2)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满意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提高满意度有利于锻炼者向高一级行为阶段转变;3)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意愿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处于高锻炼行为阶段的个体更愿意在体育锻炼上花钱。建议:体育营销把前三个锻炼行为阶段作为体育消费者培育阶段,通过薄利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促进更多的体育消费者更快地发展到锻炼行为坚持阶段,培养忠诚的体育消费者,追求在锻炼坚持阶段产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20所大学的2000名非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体育的多元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和较高层次的需要,体育态度较好,但体育行为明显滞后,体育态度和行为失调,研究生中体育人口比率远远低于大学生。影响研究生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健身知识、时间、组织管理的缺乏以及研究生特定的环境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