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需要思辨性的融入,思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理论层面,思辨主要是通过一些逻辑性思维进行各种概念或是理论的推导;在实践层面,思辨即为思考辨析,就是指分析、推理乃至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以及辨析一些事物的能力。而本文的说到的思辨主要是强调对阅读过程的反思,强调的是思维过程的反思性。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以思辨性的阅读方式去阅读,学生学会了思辨性阅读,那么再难读懂的读物都会迎刃而解。由  相似文献   

2.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通过开展思辨性活动、提出思辨性问题及搭建思辨性阅读支架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展开思辨性表达。这样教学,能促进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将“思维能力”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主要内容之一,并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充分表明了思辨性阅读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理念,结合课文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以问启思、搭建支架、利用练习、多元活动等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思辨性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郑健民 《天津教育》2023,(12):150-152
<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开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一项重点教学任务。经过观察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快速推进语文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很少主动创新思辨性阅读,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语文整体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价值和特点,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策略,以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最终为学生的语文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2022年版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广大教师对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虽然非常重视,但大多局限于对一些有争议话题的交流探讨上,缺乏对思辨性阅读全面系统的了解与把握,出现思辨性阅读目标不明、眼界狭隘等现象,不利于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在教学中思辨性阅读该如何实施与开展呢?  相似文献   

6.
杨尚基 《天津教育》2023,(31):138-140
<正>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对名著有自己的理解,教师在名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引导。什么是思辨阅读呢?“思辨”即思考与辨析,思辨性阅读是通过阅读者的思考与辨析,对文本及其价值作出准确理解与合理评判,能够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使学生深入文学著作,成为阅读的主要参与者与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正>思辨性阅读可以理解为批判性阅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在阅读活动中对阅读内容进行理智、客观的分析和认识,并在此过程中展开反思,获得相应的经验和认知。开展思辨性阅读能有效解决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火焱 《成才之路》2022,(11):83-86
思辨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思考、辨析阅读内容,即将"思辨"融入阅读活动中.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缺乏问题意识,教师忽视阅读资源的利用,阅读教学模式机械化、程式化,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科学等问题.基于此,在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目标,积极拓展文本内容,深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阅读思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完成阅读,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能,学会这种技能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理解问题、整合问题、解决问题。思辨性阅读能够给阅读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教师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小学高段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昌静 《科幻画报》2023,(4):182-183
学习任务群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既能提高学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特别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必须完成总体学习目标。教师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环境,积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小学语文自身具有较强的文化自信,在语言和语句应用方面需要一定技巧,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方式分析教学内容,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培养自身核心学科素养。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法,全面分析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开展小学思辨性教学的意义,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基于学习任务群视角的小学思辨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任务群设计合理性不足、阅读教学资源开发不完全、思辨性阅读过程缺乏自主性等,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助力加强学生思辨能力,促进其实现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丽 《天津教育》2021,(7):123-125
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是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堂产生了“思辨性阅读”这一概念。教师要想有效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就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策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文对思辨性阅读概述、思辨性阅读的特点和意义,以及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分层探究和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现阶段语文课堂所大力提倡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会"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说"的能力,并通过课内及课外的阅读不断积淀语文底蕴、夯实语文功底,进而向提高写作能力迈进。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刘红新 《天津教育》2021,(8):165-166,179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技能。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期,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阅读习惯,逐渐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为小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农村语文教学的需要。文章在分析培养农村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影响农村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基础上,提出培养农村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创设自主阅读环境、营造自主阅读氛围,合理选择阅读内容、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开展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6.
王博娟 《天津教育》2021,(3):153-154
在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新一轮的整改。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并强化读写结合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自身的语文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问题及读写结合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和阅读两者密不可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文章以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为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看图写话训练,通过看图写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有效开展看图写话训练的策略包括:让学生在看图写话训练中学会观察,学会联想,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看图写话训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与教材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培智学校培养和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智力上存在障碍的特殊学生群体,与正常孩子相比,培智学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识字记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话习作能力相对较差。基于此,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点,利用色彩丰富、故事性强、图文并茂的阅读绘本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沈培梓 《天津教育》2021,(9):98-100
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受生长环境和个人身心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从孔子到现在都在提倡因材施教,只有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教学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健康长远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还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层次教学法的提出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思考怎样更好地将层次教学法落实在小学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