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是苏联基本上结束改革第一阶段,开始第二阶段的一年。在逝去的这一年里,苏联新闻界做了哪些工作,有些什么活动?我们奉献这份《1988年苏联新闻界活动纪事》,希望它能给研究苏联新闻事业的同志们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2.
“我国几十年来第一次形成了社会主义多元化舆论。”这是戈尔巴乔夫在刚刚结束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对苏联新闻界变革的估价。的确,一个时期以来,苏联新闻界的新面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许多国家的报纸发表文章,认为苏联新闻界“无疑已比以前开放了”,其做法是“几年前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几十年来第一次形成了社会主义多元化舆论。”这是戈尔巴乔夫在刚刚结束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对苏联新闻界变革的估价。的确,一个时期以来,苏联新闻界的新面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许多国家的报纸发表文章,认为苏联新闻界“无疑已比以前开放了”,其做法是“几年前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4.
他既是一位机敏灵活的外交官,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这两者的结合使他成为一位颇具魅力的人物。当戈尔巴乔夫出访西方时,他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官员。西方新闻界称赞他的活动是“官方同新闻界联系的新形式”,“使人看到了苏联的面目”,“感觉到苏联新闻界的变化”。在国内,他常常以评论员身份在电视屏幕上出现或者作为报刊国际问题专栏的主持人。一些苏联观众和读者称赞他博学多识、语言流畅和富有幽默感。  相似文献   

5.
1987年5月,竞选英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加里·哈特由于新闻界披露了他的桃色新闻而退出竞选,这件事震动了美国朝野,在新闻界也引起了一场争论。争论涉及到新闻媒介的权利、责任与职业道德,新闻的真实性等方面的问题。这里编译的是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杂志最近的有关评论文章,剖析了新闻界在哈特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反映了美国新闻界一部分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1947年3季度,解放区新闻界办了一件大事:反对“客里空”。当时还不多见“运动”一词,如果对比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标准,完全称得上一次反对“客里空”运动。对新闻界来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基本建设。“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名剧《前线》中的一个反面人物——品质恶劣的新闻记者。他善于“捕  相似文献   

7.
很长时间以来,“新闻自由”一直是国际新闻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它在世界各国得以实现的状况如何?国际新闻学会最近对1986年11月至1987年11月世界新闻界的考察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对新闻界的干预及直接与间接的控制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正在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限制,甚至是威胁。  相似文献   

8.
吴珊 《青年记者》2008,(8):50-51
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到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这短暂的6年时间,正是苏联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的过程,而戈尔巴乔夫的新闻改革,也正是以高度政治化为前提而进行的。苏联群众性周刊《星火》画报总编科罗季奇对英国BBC广播公司说:“戈尔巴乔夫执政的大约二年里,变化最大的是新闻界。”  相似文献   

9.
吴珊 《青年记者》2008,(12):50-51
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到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这短暂的6年时间,正是苏联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的过程,而戈尔巴乔夫的新闻改革,也正是以高度政治化为前提而进行的.苏联群众性周刊<星火>画报总编科罗季奇对英国BBC广播公司说:"戈尔巴乔夫执政的大约二年里,变化最大的是新闻界."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中国新闻界的1987年是“深度报道年”,那么,刚刚过去的1988年又何以名状?无疑,深度报道成为对中青年记者最有诱惑力和挑战性的品种,而且大有泛滥报刊之势。可是,这些仿佛一夜之间缀满枝头的理性之果,没有得到1987年下半年新闻界内外一致给予过的青睐,虽然它们的味道要浓郁得多,且更耐咀嚼。有人说深度报道给新闻媒介带来“超负荷”,是“理性的误区”。有人抱怨记者只顾“玩深沉”,让读者累得够  相似文献   

11.
新闻改革应与民主政治携手并进韩泽 (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近10年的新闻改革,不妨以198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大致是新闻界内部的业务改革;自1987年9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数次记者招待会起,豁然开朗,新闻改革跃入一个新的境界。人们看到新闻事业的天地广阔,前景灿烂,信心倍增。新阶段的特征是从政治看新闻,准确些说,便是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来要求新闻。新闻改革再不是新闻界的单相思,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邀它携手同行。所谓“开放”、“透明”、“对话”、“监督”,与其说是新闻概念,不如说是政治概念,它们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含的内容。新闻界谈论这些井非自1987年始,但是只有政治也在追求这些了,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下面刊登的这一建议,是李普等几位同志于1987年12月3日联名向首都新闻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提出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倡议,特予发表,但愿能引起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和响应。  相似文献   

13.
国际新闻圈     
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最近一期发表署名文章,批评新闻界没有报道瑞典的养老金制度比苏联优越,并把美国国会只说成是「百万富翁的俱乐部」。文章说,「公开化」政策给了记者写国内报道时更多的自由,但对大量国际问题的报道却显不足,比较片面。如果苏新闻界对国际问题,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报道更客观、全面些,那么将会使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之音等外国电台在苏联的影响下降。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一次基本建设 1947年3季度,解放区新闻界办了一件大事:反对“客里空”。当时还不多见“运动”一词,如果对比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标准,完全称得上一次反对“客里空”运动。对新闻界来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基本建设。“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名剧《前线》中的一个反面人物——品质恶劣的新闻记者。他善于“捕风追影,道听途说,片面夸大,肆意拔高”,给《前线》的主角戈尔洛夫——一个刚愎自用,拒不接受新鲜事物的将军,帮了不少倒忙。中共中央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向全党干部推荐阅读这个剧本(同时推  相似文献   

15.
苏联新闻界在实行公开性和社会生活民主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报刊的威信也有所提高。1987年中央报刊的订户增加了1400万。但是,在实行公开性和民主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最近一段时间苏联领导人在肯定报刊在前一阶段中取得的成果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某些偏向,提出了下一阶段宣传的方向,综述如下: 一、强调要坚决实行公开性,要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学会在民主条件下生活和工作,“要耐心地对待各种探索,支持其成功,习惯那些不寻常的东西,不要到处当判官,要尊重反对者,不要把他们看作是“恶意拧松社会螺丝的人”。苏共中央书记雅科夫列夫最近指出,报刊在谈到那些反对改革的行为时往往简  相似文献   

16.
苏联舆论在战后中国□张功臣苏联新闻界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报道,既是其在抗日战争中曾一度中断了的报道的继续,也是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新的对华政策的集中反映。此间,苏联的对华基本政策是以实现雅尔塔体制为目标,谋求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最终筑起它在亚洲确立的一...  相似文献   

17.
解放军报记者张友谦、范炬炜最近完成了沿祖国大陆周边采访,成为新闻界引人瞩目的新闻人物。3月18日,中国记协举行茶话会,欢迎他们胜利归来,首都新闻界200多位同行应邀出席。张、范二人的这次壮游始于1986年3月8日。他们骑自行车从辽宁丹东出发,南行海疆,1987年2月4日到达广西北仑河口,行程1.5万公里。此后,经过休整和准备,1987年6月23日又从北仑河口乘越野车西走边疆,于1988年3月8日抵达丹东,行程4.1万公  相似文献   

18.
王慧 《今传媒》2010,(8):96-97
作为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对中国新闻事业产生过深远影响。中国新闻界系统学习列宁、斯大林的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建设中国新闻事业体制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11,(2):F0004-F0004
《联谊报》。由浙江省政协主办。1987年,在浙江省政协与省委统战部携手倡导下,在新闻界众多老前辈的策划和帮助下,《联谊报》应运而生,并飘向了海内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题写了报名。多位省领导和新闻界老前辈曾任社长。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这个词在外国新闻学著作中没出现过,是我国新闻界某些人的“创造”,指向被报道者收取报酬的广告宣传性新闻,即“收费新闻”。1984年前后,我国个别新闻单位出现了把广告编写成新闻发表以取得广告客户钱的做法,当时叫做“广告新闻”。对此,我国新闻界绝大多数人是反对的。1987年11月颁布的《广告管理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