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徐协 《新闻通讯》2009,(11):39-41
广告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符号的创造和操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为强制性的生产和传播意义的过程。广告在创造意义的同时也在制造着神话,在特定的传播情境中,广告神话体现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本文试以耐克广告为例,运用符号学的分析方法,剖析出广告符号消费背后的生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品牌符号系统的作用机制对目标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与由符号构成的广告文本,人们消费某种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区分功能的符号价值。本文结合索绪尔、罗兰·巴尔特、皮尔斯的符号学观点,用符号学理论解析2014年迪奥"真我"香水广告片,揭示其背后代表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形象,并运用"神话"的二级符号系统进一步揭示其所传达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的学科,符号学既是一种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广告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与由符号构成的广告文本.本文拟结合罗兰·巴特、斯图亚特·霍尔等符号学大师的理论,从符号学的视角来解读耐克广告,深刻揭示广告表面意义之后的隐藏意义,并进一步分析品牌符号系统的作用机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靳瑜辰 《东南传播》2016,(12):72-74
由于罗兰·巴特的经历,其作品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神话学》的诞生使巴特名声大噪,他对大量的事物进行了分析并写成文章,将神话视为是一种言说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展开阐述。罗兰·巴特创造性的将索绪尔的符号系统二度适用,呈现出一个结构化的神话体系。在《神话学》的写作过程中,巴特在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保驾护航下,逐渐找寻出语言学、符号学的解释方法,并最终以语言学的方式呈现出总结性的文章《今日神话》。虽然,巴特的神话方法论还存在部分局限,但他却拉开了解神秘化的序幕。"今日神话"在现实生活中仍大行其道,但又是难以避免的,人们应学习巴特的视角,解救自身于"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5.
符号:广告传播的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进  白丽梅 《现代传播》2006,(4):164-166
索绪尔指出符号学是“关于符号及人类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研究”。①符号学作为一种新的人文社科的方法论,主要是运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整个社会文化现象作符号意义的研究。符号学的思想之所以成为新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论,核心在于它用有意义的符号为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提供了一套新的媒介系统和分析方式。广告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和由符号构成的文本,符号对于理解和研究广告传播,开辟了一条柳暗花明之路。一、传播中的符号分类基于不同的标准,对符号有着不同的分类。传播学里最常见的划分方式,就是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6.
黄静 《新闻传播》2012,(7):78-79
在当今消费时代,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符号意义的构建、生成、消费,不但有表明的意指,更有深层次的隐含意义。针对广告对消费者意识形态的潜在作用机制,本文从罗兰.巴特的神话理论和阿尔都塞的主体构建理论对其进行探究,并提出一系列针对广告符号暴力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祝东  张殷婷 《传媒观察》2024,(2):92-100
自发运用符号进行交流建构社会性意义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然而自发运用符号并不等同于符号自觉,关注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才能把人类带入符号学的自觉阶段。就中国符号学思想史的演变而言,礼学的发展对其影响巨大。“礼”可以被视为一套表意符号系统,它制约着人的表意行为。先秦礼学经过礼的起源、兴礼作乐、礼崩乐坏及礼学形成等不同阶段。但只有在秩序失范的春秋时期,人们才开始思考礼乐仪式与文化象征等意义关系,这才意味着中国先民开始进入符号学自觉的时代。“礼制颓而礼学兴”,礼学兴而始有符号传播的自觉。本文从符号学视角进行溯源和分析,揭示了先秦儒家礼学发展的传播符号转向,为华夏礼乐传播及符号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池筠 《新闻世界》2010,(7):133-134
在消费社会中,汽车消费不仅是使用价值的消费,还是符号的消费,也是一种空间消费。汽车电视广告作为视听合一的符号系统,通过对符号意义的建构,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本文以一系列丰田汽车电视广告为文本,运用符号学、意识形态研究方法分析如何运用广告符号塑造商品形象,并解析丰田汽车广告带来的神话及其存在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单如亚  朱润萍 《新闻传播》2013,(12):130-131
本文主要通过引入符号学的概念,表明符号学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广告作品,并对我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通过阐述"符号意指"的含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广告作品中符号意义差异的三大表现及原因。除此之外,文章还总结了符号与意义之间的三层关系,并且说明了广告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以多元化的视角、开放宽容的心态去认识和研究符号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广告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符号的创造和操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为强制性的生产和传播意义的过程。广告在创造意义的同时也在制造着神话,在特定的传播情境中,广告神话体现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本文试以耐克广告为例,运用符号  相似文献   

11.
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消费社会进行批判肇始于巴特在《神话学》中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揭露,德波以列斐伏尔符号文化社会学为起点在《景观社会》中剖析了景观对人的深层异化与奴役,鲍德里亚则在《物体系》与《消费社会》中借用符号学的成果揭开“超现实”的面具。微妙的是三位法国学者都将符号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行分析,对揭示资本团体通过符号奴役大众的意识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魏琪 《东南传播》2021,(5):135-139
本文意图基于符号学相关理论,解构阿玛尼底妆所建构的"权力神话".首先,本文基于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揭示阿玛尼"权力神话"的建构路径;其次,本文基于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分析阿玛尼"权力神话"的目标指向;最后,本文通过对相关广告微博的评论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考察消费者对阿玛尼"权力神话"的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广告的价值在于在作为人与物的中介,给物赋予意义。符号学中的双轴关系横组合与纵聚合这对概念能恰到好处地分析广告意义的产生与增值。本文借助广告符号的跳跃、广告传播的共振、广告文本的互文性、广告符号的预设等常见的广告运作手法,分析了广告符号的双轴关系在广告传播中的意义增值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对广告本质和意义生成进行研究,指出广告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符号的创造和操作的活动,广告生效的原则在于:实现广告中由能指到所指所生成的意义向商品符号的成功转移,并提出解决意义转移的几大注意事项,如相关性、简洁性以及注意传播语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下解读北京奥运的象征符号,以符号学的视角加以诠释。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动因来自对"他者"的认知需求,北京奥运的象征符号体现了跨文化的差异性。在一定意义上,"神话"是对象征符号内涵意义的挖掘,并代表了二元对立的结合或象征意义上的和谐。北京奥运的象征符号在设计和传播上注重跨文化的接近性,其视觉性、直观性、易读性、多元性增加了传播符号的辐射性与易延伸性,并由此加强了跨文化说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万琰 《青年记者》2017,(23):14-15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首先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广告分析,指出符号意义本质上是由特权阶级人为建构的,并将渗透了意识形态的符号文本称为“神话”.①他将索绪尔的“能指加所指等于符号”视为符号表意的第一系统,并指出第一系统中的符号在进入第二系统后则变为一个纯粹的能指,与之对应地产生一个新的所指.巴尔特把它称为“内蕴意义”,也叫“隐喻”,而广告符号则正是通过“隐喻”进行意识形态价值的运作.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二张面孔,它是人际沟通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广告视频中嵌入人声,就形成了广告播音。广告播音并不是简单的"见字发声",它是将传统的播音个性化、艺术化。艺术化的文字或者影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性情,所以,广告播音对播音员的声音、情感表达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同声音特色的人声和情感表达形式都会影响广告的品牌形象传播效果,这种传播效果体现在受众的心理反应和品牌的价值与营销上。本文将广告中的播音看做广告传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符号,结合业界实践,从播音学、符号学、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广告播音中人声符号的形成、样态及其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罗兰.巴特界定神话:"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措辞、言语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广告是一种神话——消费社会的言说方式。广告神话是一个指向外在美好世界的意义系统。它需要信仰而非理性,需要人们为之付出"牺牲"。它既是神话又是一个使人变成消费者的方法。广告是反主体的言说方式,它不要人们向内检视自身;只要人们笃信它,通过消费获得来自外部的安慰和幸福感。广告神话因此永远是一个没有主体的消费神话。  相似文献   

19.
罗奕  梁煖 《传媒》2017,(10)
自2013年起,每年在央视春晚期间播出的系列公益广告均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仪式化传播的组成部分也发挥着文化维系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以2017年央视春晚期间播出的公益广告《包住篇》为例,运用符号学研究方法,分析该广告是如何在贴近现实的语境下,运用富有张力的符号系统唤起民众联想,实现"家国情怀"的中华民族文化建构和维系.  相似文献   

20.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思想中的神话概念是指“被建构来为文本读者或观众传送特别信息的关于人群、产品、地点和思想的思考方法”.①商品广告尤其是奢侈品的广告已超越产品本身,脱离了单纯的物用效能,指向了更深一层的象征内涵,这样的能指、所指依靠的便是符号系统所构筑的神话意义. 2016年9月上市的香奈儿炫亮魅力印记唇釉是香奈儿品牌主推的彩妆产品.该产品的广告片中图像、声音、文字的组合构成了第一层系统,而这一层系统指向的是第二层的神话.香奈儿唇釉广告中神话赖以呈现的基础就是符号的有意串联,从符号的能指到最终的神话,体现着广告设计师的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