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远芳 《内江科技》2011,32(8):65-6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他们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的性别差异,从而为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海英 《科教文汇》2012,(24):152-1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促进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一步开展的建议,为高校改进和加强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海英 《科教文汇》2012,(8):152-1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促进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一步开展的建议,为高校改进和加强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川南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川南高校大学生的身体体能及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高校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更为高校今后课余体育锻炼的工作重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孟凡伟 《科教文汇》2009,(35):203-20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状况、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状况、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管理状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苏珍珍 《内江科技》2014,35(10):106-10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高校480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运动技术、场地是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限制因素,对抗性低、趣味性强是女大学生参与体育休闲运动项目的主要特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并具有随意性、被动性、阶段性和反复性。  相似文献   

7.
张海龙 《内江科技》2009,30(9):147-147,112
为了解河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本文从河南省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宣传方式、体育规章制度和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增加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军  欧阳轶  李秀峰 《内江科技》2009,30(3):140-14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衡阳市五所高校在校2000名全日制本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锻炼的面很广,但是活动的量不足。女生锻炼的主动性、时间和频率不如男生。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已经向多元化发展。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存在着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任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198+197-198,19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宁夏四所高校的2008级、2009级的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体育观念、锻炼方式、场地器材等原因,虽然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宁夏大学生在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方面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范文慧 《内江科技》2009,30(6):135-13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有课外锻炼制度的满意状况、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制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1.
吴彩玲 《内江科技》2010,31(7):47-47,72
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探讨对策,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沈阳市部分高校在大学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方面较少;"学习任务重"、"缺乏兴趣"和"缺少锻炼伙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重要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具有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抵御新冠肺炎病毒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新冠疫情前和疫情期间重庆市5所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新冠疫情前与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有所改变,跑步、跳绳、瑜伽成为主流;(2)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频次比例均高于疫情前;(3)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都较为积极,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较高;(4)疫情期间,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以燃脂塑身与增强体质为主要动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在疫情前与疫情期间的体育锻炼情况,从而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此推动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并归纳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状况下,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却日趋下降,而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限制、场地器材的制约、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现阶段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为高校有关部门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保定市三所高校的10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每周进行3-5次和5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均高于女生,男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在30-60min和60min以上时间的比例均高于女生,男生在下午课后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高校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目的,了解现阶段不同性别与年级的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为高校有关部门指引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保定市三所高校的10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为"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塑造身形"的比例明显低于女生;高年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为"兴趣需要"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但其"消遣娱乐"的比例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指引大学生提高体育锻炼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周博 《科教文汇》2010,(3):144-14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并归纳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状况下,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却日趋下降,而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限制、场地器材的制约、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采写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三所驻河北省保定市高校的10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保定市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影响和对参与体育锻炼必要程度的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如何看待体育锻炼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男生喜欢体育锻炼的构成比高于女生。结论:各高校相关部门应当从改善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看待体育锻炼的态度着手,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及心理应激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人口)的比例为25.91%。心理应激过高,压力过大不利于身心健康。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