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评价的社会学概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课程社会学研究,标志着西方教育社会学研究重心的转移。课程社会学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将课程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从课程系统内部探及了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与评价,指出课程是一种“法定知识”,是社会对其成员加以控制的中介。①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评判课程的价值,对处于社会系统中和处于师生互动系统中的课程作出价值判断②。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课程评价的社会特性,探及其社会学意义,是课程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可以丰富课程社会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如何处理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这是课程社会学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回顾课程思想史,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直存在分歧。在课程是否要将社会文化作为其基本内容的问题上,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学校课程应以社会文化为基本背景,为社会文化的传承服务,但卢梭(Roussear.J.J.)却主张自然主义课程,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牢笼”,使人依天性自然发展.在课程如何反映社会文化的问题上,人们的意见更见分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斗争,“文饰课程”与“实科课程”的激烈对抗,都是这些分歧的反映。这些争论深刻地…  相似文献   

3.
将“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将“文化自信”融入社会学专业主干课“中国社会思想史”,有助于培养社会学专业学生学科自信心、构建中国社会学学科话语,并促进社会学的本土化。从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两个层面总结和讨论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思政的经验。课堂教学基于“讲述历史+阐释文化+提炼社会学思想+东西方文化比较与中外社会学对话”的逻辑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提升学科认同与本土理论自觉;实践环节采取“文化遗迹现场考察观摩+文化主题论文写作+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的文化自信和学科理论自觉主动融入日常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感和体验感。  相似文献   

4.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催生了社会学取向的课程史研究.到9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育日益突出的文化紧张,课程史研究适时从“社会”转向“文化”.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课程文化史的兴起,而且为学校实践空间日益萎缩的美国课程学者创造了新的实践空间与方式,这便是将课程理论直接看成是实践,同时转入广域的文化社会领域,通过对美国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展开福柯式的历史揭示,使课程理论成为文化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5.
批判课程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西方“唯科学主义”的泛滥、社会公正的衰微以及人的意识的日益虚假化,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理论之一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学基础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行于英美的“新教育社会学”。整体论、理性观、批判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批判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批判课程理论在对传统课程范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视课程为“反思性实践”,并关注学校教育及其课程的相对自主性、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学校化中的矛盾和冲突性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社会学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和课程论的一个领域,正逐渐成为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课题。期间,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课程制度、课程政策、课程文化、课程知识、课程中的性别等问题,其中,对课程知识进行的社会学分析又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学科,对科学课程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很少。赵长林教授敏锐并兴奋地“嗅”到这一极具意义也极富挑战性课题的价值,对科学课程及其变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学审视,  相似文献   

7.
“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从课程社会学看“学校知识”课程社会学把学校中所传递的知识 ,视为课程如何加以组织、分配的知识结构与过程的问题。就是说 ,“学校知识”的问题 ,与其说探讨应当是什么知识 ,不如说探讨学校知识和课程的构成原理本身存在的基础。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焦点是 ,阐明课程组织的结构性分配原理 ,诸如学校知识选择之际的权力介入 ,课程编制中组织知识时的“分类”与“分层”之类的分配。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末至 70年初 ,英国的新教育社会学派就主张 ,必须立足于社会观点去理解课程 ,把学校中所教学的知识内容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中心课题来…  相似文献   

8.
高维 《教育导刊》2009,(11):8-10
教科书研究主要有三种取向:教学论取向、课程社会学取向和文化政治学取向。教学论取向的研究是在研究教科书和儿童心理的基础上,探讨使儿童掌握教科书内容的策略。课程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则揭示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认为劳工阶级儿童学业失败是因为“被迫”学习不属于自身的知识。文化政治学取向的研究从教科书的编写、审定、使用等方面,揭示了教科书所承载的各方权力和价值观的博弈的复杂过程,从而超越了课程社会学取向的研究的“简单化”倾向,对我国教科书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审视课程知识的呈现策略:一个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社会学从社会的空间广度、历史的时间深度,以现实因素的作用、知识的建构倾向与心智力量三重眼光审视社会中成为“知识”的各种现实,由此回答了其核心问题之一“知识是如何呈现的?”在从现实空间到可能空间的拓展中,从理论到心智的游走闻,试图使知识呈现的各种策略显现。从知识社会学的上述眼光出发,对课程知识的呈现策略作深入研究,可使课程社会学从原有只对“课程内容”的关注转移至对“课程知识呈现策略”的关注。之所以强调对课程知识呈现策略的关注,是因为内含于知识呈现中的各类因素比起知识内容中的因素更为潜隐、更难察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一书中阐述的理论,即从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整合视野,提出的崭新的文化实践及其文化再生产理论,提出课程是一种文化资本、一种文化专断和一种反思性实践的课程观,认为其对于我们今天课程知识的选择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课程授受”是“课程内容的授受”的简称。要分析课程授受的社会学意涵,首先必须言明究竟何谓“课程内容”。 在课程社会学的研究中,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存在两种对立的知识观,即“法定知识观”与“生成知识观”。法定知识观认为,课程内容是以经政府部门指定的或政府所设专门机构审定认可的教育文本(如教科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因此是一种“制度性文化”与“法定性知识”[1]。“生成知识观”则认为,课程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的、变动不居的教学活动中共同创构的结果。因而是一种“协商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是与科学文化、教育文化、社会文化相关联的特殊文化形态。对科学课程进行文化学分析、阐释和建构,不仅有利于科学课程基本理论的建设,而且也是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从“合理性”、“迫切性”和“重要性”三个方面探讨“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价值所在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简·安杨的课程社会学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能力,并以消除社会贫困和种族歧视为课程改革的同步曲。她以马克思主义、知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为理论来源,对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政策等作了深刻的社会学分析,从而丰富了当代的课程研究话语,同时也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与课程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家国情怀的源头活水在于对乡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高校在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应注重乡土文化的融入,以实现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与乡土文化的传承。但随着乡村社会变迁,村落共同体消解,乡土文化出现衰落;加之社会转型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趋于多元;另外从制度确定到观念跟进,还存在“文化堕距”,这些都是乡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社会学概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理论自觉”关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内涵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要素。以“社会学概论”课程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田野调查、体验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国情怀的多元表征与文化渊源,将乡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增强大学生对家庭的归属感、对社区的主体感、对国家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简论课程研究的学科方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论课程研究的学科方式南京师大“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进行课程研究,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何谓“课程”,第二,何谓“课程研究”。关于“课程”的概念,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至今看法仍不完全相同。我们认为,下述观点较为中肯,即“不管人们给...  相似文献   

16.
从学生的教育及生活经历出发,考察课程场域中的学生、知识与命运的关系,是为了勾勒一种课程的文化社会学研究,以求揭示文化、社会背景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经历的教育过程中是如何进行自我建构的,他们的命运如何。与布尔迪厄、伯恩斯等研究的经典框架不同,威利斯与盖尔的研究立足于底层学生群体的生活史。威利斯发现:底层学生有一种“街头智慧”,其精确性与复杂性并不比学校的课程文化逊色,即便由于“坚守”自己的街头文化,建构自己的个性,而无法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课程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课程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和问题引发了人们对课程改革本质的进一步思考。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课程改革的本质进行多层面地分析后可以看出,课程改革承担着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过滤器”的作用;表征着主流文化阶层对课程资源的文化濡化活动,并起到了类似“社会安全阀”的防护网的作用。借助于对这几个角度的层层梳理,我们可以更丰富、更全面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社会功能,从而使课程改革的规划与实施和整个社会系统联系得更紧密,衔接得更协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当代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理论的兴起是现代性成长的必然产物,它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危机的出现,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的结果。尽管后现代理论在社会学的建树中有明显的不足,但后现代的理论方法在社会学中还是直接导致了一种“后现代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诞生。而且,与以往现代社会学的研究相比,后现代社会学在思维方式、研究范式和目标取向上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与特征,并对社会学的未来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政教专业的社会学课程可以根据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进行设置,在专科阶段,主要开设“社会学概论”,“人口,资源,环境”两门课程,其中,“社会学概论”应该设置为必修课,“人口,资源,环境”可以作为进修课。在本科阶段,“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两门课程应当设置为必修课,“社会心理学”,“人口,资源,环境”,“恋爱,婚姻,家庭”三门课可以考虑作为选择课。  相似文献   

20.
知识的社会学研究开辟了传统哲学认识论以外的新领地,即知识社会学,它为我们认识知识的社会特性、文化特性、历史特性和民族特性提供了新的理论灵感,为我们理解课程问题打开了另一扇窗——课程知识社会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