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笑颜 《学前教育》2010,(12):33-34
托班幼儿年龄跨度为2岁~3岁半左右,语言和行为还处于人的发展的初级阶段。新老师在面对托班幼儿时往往束手无策或比较随性,其实试着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入手,试着解读托班幼儿的心理,新老师会积累更多的教育智慧,从而坦然、理智地对待托班幼儿,更好地帮助托班幼儿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
托班幼儿年龄小,游戏中出现冲突是常见现象。由于托班幼儿游戏的特点与幼儿班幼儿不同,那么当游戏冲突出现时,教师应该如何根据托班幼儿的特点进行指导呢?以下三篇文章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琦 《学子》2015,(1):6-6
【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托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所以在托班进行常规教育是必需的。在我带托班的经历中,常规一直是我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4.
早期阅读图书,是托班幼儿学习的途径之一。为了让托班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工作:变倒置书为正置书手捧图书进行阅读,在成人看来最简单不过了:拿到书置正,然后  相似文献   

5.
李秀男 《考试周刊》2012,(82):189-189
托班教师要抓住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走进托儿的心里,具有较好的方法策略,从而既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又帮助托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其中,角色的转变,是一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交往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它有利于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托班开始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托班幼儿交往能力主要在于培养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幼儿交往处理问题能力和幼儿交往互助能力。在提高托班幼儿的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创设交往环境、激发交往兴趣、扩大交往范围和家庭互动参...  相似文献   

7.
一、了解托班幼儿语言的现有水平幼儿语言活动一般包括朗读儿歌、讲故事和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等,那么,在托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语言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通过观察本班幼儿的语言活动,再对照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我对托班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有了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8.
这个学期我带托班,凭着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想当然地认为组织托班的学习活动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要真正有效地组织好托班的学习活动远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容易。首先,由于幼儿年龄小,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注意时间短且易受干扰,使学习活动很难按照预想的设计继续下去。其次,托班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参加集体生活,经常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时不时的哭闹经常会导致刚刚开始的教学活动会因此而终止。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好托班的学习活动呢?我认为,教师应尊重鼓励幼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与幼儿交谈,根据学习内容将…  相似文献   

9.
钱玲 《广西教育》2012,(37):90-90
随着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进一步贯彻,幼儿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也越来越受重视。如何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笔者在实践中尝试让托班幼儿参与墙面装饰,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初的想法源于一项阅读活动。午餐前,照例是孩子们阅读《婴儿画报》时  相似文献   

10.
运毽子     
目的:培养平衡和弯腰的能力形式和人数:分组进行(12人),每组6人适合年龄:2-3岁(托班幼儿) 设计意图:本游戏取材与民间的毽子和插秧的动作,既能发展托班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胆量,又可以让幼儿练习弯腰的动作,体验农民伯伯插秧的辛苦,教育幼儿珍惜粮食。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托班幼儿更好地完成入园适应一直是幼儿园和家庭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适宜的音乐活动对提高托班幼儿的入园适应性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与推动作用。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用音乐营造温馨的氛围,在生活环节渗透音乐元素,合理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挖掘故事中的经典音乐,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等方式帮助托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幼儿入园年龄有明显降低趋势,今年我园2-3周岁幼儿入园人数明显增多,托班教育受到关注。托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建立适当的规则势在必行,托班幼儿好模仿、好学习又为建立规则提供了条件,建立适当的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一日活动,愉快地过集体生活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进入托班的幼儿由于离开了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一些行为习惯就显得相对较弱.因此,让刚入园的托班幼儿尽央地适应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成为了我们托班教师在教养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23岁,既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又是培养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能否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影响幼儿现在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发展。本文论述了培养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和加强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措施,包括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和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尊重和相信幼儿,给幼儿提供多种机会让幼儿去实践;重视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2~3岁托班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常常被成人的包办代替剥夺了,要让托班幼儿从体验式环境中发现自主学习的乐趣,笔者进行了一系列行动研究.实践证明体验式环境可以帮助托班幼儿在兴趣的引导下,克服胆怯、焦躁、分离焦虑等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自理、自立的信心,引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2~3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及时把握这个敏感时期,通过创设幼儿熟悉的、丰富的环境以充分激发幼儿语言潜能;精选优秀幼儿动画片,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及语言游戏,让幼儿"爱说",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托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钟涛 《时代教育》2012,(22):162
托班是幼儿进入幼儿园参加集体生活的第一站,因此托班幼儿生活、学习的重点都放在对幼儿行为习惯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托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托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特点,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然而托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给开展集体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有效开展教育活动,需要教师针对托班孩子年龄特点,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的语言、教学环境的创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从而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赵老师:托班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常常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乱哄哄的。我感觉带班很累,似乎永远在应付这种乱哄哄的局面。请问如何帮助托班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呢? 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中心幼儿园钱 艳  相似文献   

20.
在讨论托班课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托班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托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与教育要求 托班儿童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托班儿童的身体动作进一步发展.虽然一些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不够,但托班儿童能够行走,对于其关注事物、增进交往、了解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托班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各种感官也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探究客观世界的尝试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对外部世界的探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