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41-43
以1998-2004年被CSSCI收录的16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合著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作者的合作规模、作者机构间的合作、作者分布地区间的合作、受基金资助与论文合作关系4个角度,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前的科研合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挂名合著”和“不全挂名合著”两种现象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魏瑞斌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41-43,48
以1998—2004年被CSSCI收录的16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合著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作者的合作规模、作者机构间的合作、作者分布地区间的合作、受基金资助与论文合作关系4个角度,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前的科研合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挂名合著”和“不全挂名合著”两种现象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合作研究是科学研究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以SSCI数据库为统计源,对2002~2011年SSCI来源期刊发表我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论文的国际合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对我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领域国际合作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我国图书馆学刊物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求同存异广泛协调、合作发展、共创辉煌的思想,以求得图书馆学刊物编者共同努力,为我国图书馆学刊物进一步发展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以学科内生知识体系生长逻辑及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关系应用逻辑为视角,研究图书馆学学科结构的嬗变逻辑,既能揭示学科发展规律,也能阐释新时代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图书馆学一流学科建设关系逻辑生成过程。[方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图书馆学学科逻辑演变路径为:受图书馆事业发展应用逻辑主导的学科建设阶段、遵循学科知识逻辑的图书馆学发展阶段、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同构共生的图书馆学发展阶段、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图书馆事业发展高质量耦合融合阶段。[结果/结论]新时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关系重构,必须转变学科建设逻辑哲学,重塑高质量的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松散耦合关系,以学科内涵建设深化服务事业发展的高质量供给,以新时代图书馆事业新使命增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外部适切性,以新技术、新业态、新环境增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内部适切性。  相似文献   

6.
以已出版的图书馆学专著为基础,从图书馆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以及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实践的关系等方面对图书馆学进行了回顾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投稿指南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术期刊,以交流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发现,推动该领域的知识创新为己任,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本刊推崇求实、创新、自律的科研精神,鼓励独创或跨界合作。  相似文献   

8.
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以图书馆学的基本矛盾为出发点,以系统性的一系列方法分析图书馆学学科。以个性到共性的科学抽象的方法,分层次地分析图书馆学的同类矛盾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分析研究图书馆学的基本矛盾的哲学指导方法与具体思维方法;分析融入图书馆学的基本矛盾中的、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学学科研究的新内容和方法。认为它们的相互关系和逻辑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即形成图书馆学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是其高级形态)与信息资源网络化为大背景,辨析了图书馆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探讨了图书馆学发展的突破口问题,并提出要以图书馆学哲学为"龙头",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以1993—1997年的《大学图书馆学报》为统计样本,统计分析了论主题分布情况,论的合作研究情况、引量、被引期刊情况、引年份分布情况,以此来探讨图书馆学刊物的特点和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和水平,对即将进入21世纪的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面对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存在的生源困境与就业结构性问题,图书馆学院系可以在自身责任和能力范围内改善本科教育,并重新定位其功能和角色;图书馆员应在专业宣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学教育专门化可通过图书馆学院系的师资、图书馆等非教学单位、开展跨机构及跨学科合作等来实现。图书馆学在探索跨领域、跨学科融合的同时,要避免学科性质“异化”及信息技术对其核心知识体系的代替。图书馆学教育担负着学术性与职业性双重责任,可以校内合作为纽带,实现职业使命与学术使命的统一。图书馆学教育研究要重点做好教育调查与评价、行业数据研究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拓展研究范畴与视野以及探索多方合作,从而推动图书馆学教育走向专业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外图书馆学理论的历次关系重构为切入点,通过“中外图书馆学关系互动的诠释框架”的构建,对新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正在走向世界化时期。作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将以“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为中心,其重心将从“先进经验的中国化”转为“中国经验的世界化”。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理论生成、理论陈述、理论传播等方面探讨了通往图书馆学“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的三道难题,并对学科—行业共同体提出建议,以推动新时期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表1。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原创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学术研究的功利性、图书馆学研究大众化、研究的原创机制薄弱、出版环节失控、学科积累不足。呼吁构建图书馆学原创机制和构筑图书馆学原创管理体系,建立图书馆学原创联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专职的图书馆学原创队伍,建立原创研究基金和学术成果原创性评价机制。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学的学科论是对图书馆学进行研究探讨的理论。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图书馆学的结构与学科体系。首先,在"信息基本循环"过程中认识图书馆学的对象、图书馆学研究者、图书馆学及其关系。其次,分析图书馆学以学科对象为核心,以学科核心价值观为轴,以现象学、元学、方法学研究为层次结构,以理论、方法、应用研究为三维坐标;以共时结构为经,以历时结构为纬,以"双律性"为依据,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有序化的、具有解释功能的结构体系。再次,从著作体系与教材体系方面,探讨图书馆学科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莹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124-124
阐述图书馆学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其核心因素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笔者本科期间的实习经历为基础,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本科教育中以提高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实习体制,它包括课程实习、课外活动与毕业实习三部分。指出图书馆学本科实习需要注意的问题:加强与图书情报机构的合作,合理选用和组合实习方式,注重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学本土化与图书馆学西化、国际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图书馆学本土化的内涵,阐述图书馆学本土化与图书馆学西化和图书馆学国际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2013级至2016级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转专业原因进行深度探析,发现本科生转专业的原因包括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并与当前社会观念的变迁有很大关系,也和我国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图书馆学教育在正确的专业意识的引导上存在不足有关。结合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职业发展现状,提出提高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以缓解图书馆学专业人才流失和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背离,并为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合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目前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参考馆员必须与用户、同事、同行和其他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确保用户能够在期望的时间内,通过期望的形式获取所需信息,并且针对具体的合作对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教育呼唤战略思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以“职业特征理论”和“职业控制理论”为依据,阐释了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承受的主要破坏力及其职业后果,呼吁我国图书馆职业将图书馆学教育问题提升为整个职业的问题,从全局高度对图书馆学教育危机进行职业干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是图书馆学教育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规模在逐渐缩小,出现了所谓图书馆学教育危机。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图书馆学教育的战略思考,本文从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定位、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规模及质量、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及是否应理清图书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图书馆学教育指导部门从全局高度审视和干预图书馆学教育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