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历史观是相互促进的。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达到了对人的本质全面、准确的认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是全面和重点的统一,是历史性和客观现实性的统一,是自然属性和一般的类特性社会属性的统一。他的人的本质观的理想性方面被我们忽视了。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思想的经典论断,它不仅科学回答了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劳动,而且揭示出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它揭示了人具有社会性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后期关于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进一步阐释了人的本质的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以及人的本质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原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种经典表述,体现了其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发展并不断深化的逻辑过程。我们在认识人的本质这一问题时,应该从以上三方面把握。只有这样,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理解才能全面而且深刻。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本位的教育活动。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要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社会本质两方面入手,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其理论着力点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相契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不断总结完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并将其基本理论贯穿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科学提出人的本质思想,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发展的、社会的、实践的。这一思想基于现实的人的辩证关系,发挥出一定的可能性意义,不仅理论上实现对人本主义的超越,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类本质”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并不冲突,两者同是马克思走进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留下的理论足迹,同是共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辩证地把握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全面和深入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完全解放是马克思穷极一生的社会追求,通过探究自由时间思想来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人本思想意蕴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手段。首先,马克思对自由时间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界定,与此同时,他还深入研究了自由时间的主要范畴,认为自由时间不仅和闲暇时间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和劳动时间也密不可分。然后,马克思深入剖析了人的本质以及自由时间观中关于人本思想的意义,发现自由时间和人本思想息息相关。只有深刻理解自由时间和人的本质,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的本质一直是西方思想界所关注的问题,但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西方哲学家对这一问题未能形成科学的认识.马克思在系统地批判旧人学思想的基础上,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三个维度来认识人的本质,并将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确立为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从而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人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精神的体现。其中马克思对人本质和人全面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更好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指导,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早期,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公平观,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中期,马克思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当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不公正.在晚年,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求的公平正义只能是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除了继续弘扬我党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之外,还需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观点,依据发展变化了的现实,注重多方位、多层次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摆脱了传统的实体论思维方式的束缚,是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双重维度来理解人的本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双重维度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单独从任何一方的逻辑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包括人是类存在物因而具有类本质、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及其特点。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和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性、自由自主性和能动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人的本质是人的,不能离开现实的人谈人的本质.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费尔巴哈虽然对人的本质提出过一些合理的思想,但共同的理论缺陷在于脱离了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不仅表明了马克思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标志。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马克思整体理论的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前言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我国古代,有过孟子的“性善论”,苟子的“性恶论”,老子的“性无恶无香论”;在欧洲,有苏格拉底的“理性生物”.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弗洛伊德的“性欲冲动”……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c在其现实性L,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理解这一科学论断,对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人的本质观2.1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概括地说,人具有两类属性,一类是自然属性,一类是社…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在提出新的教育观点时,不能忽视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的解读。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中,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现实的社会关系,以实践为基础,历史为维度,肯定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实践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史上的永恒话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干人的本质各有说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不仅揭示了人的本质发展和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同时指明了探讨和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思想转变 ,这两次思想转变都与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社会实践 ,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马克思并非一开始就完全将现实的人和人的生产劳动作为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旧的形而上学思辨哲学的影响 ,在起初曾错误地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 ,把工业、异化劳动和分工作为前共产主义社会历史的基础。要真正超越旧哲学 ,就必须找到新哲学的全新的立足点和理论出发点 ,而这个立足点和理论出发点 ,就是马克思所发现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革命实践及现实生活的人和人的生产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里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并创立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是与其还不够成熟的生产劳动理论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当代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这种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人学思潮。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是他在扬弃了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这个理论包括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观、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观、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这三个部分涵盖了马克思关于人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理论依据。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历来缺乏"人道主义"的理解传统,"反人道主义"的理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本文重返马克思论著,深入探讨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分析其与其他人道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