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车子是9世纪中期见诸史乘的室韦—达怛部落,同回鹘、唐关系密切。10世纪初,被契丹征服,在辽帝国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首先论述了黑车子的基本史实,认为它是9世纪中期至10世纪初期,诸室韦—达怛部落中较有实力的集团。其次,就与黑车子相关的史实和看法作了辨析。认为黑车子是指一些善做黑色车帐的室韦—达怛部落。回鹘乌介“依和解室韦下营”与“走投黑车子”不是一码事,和解与黑车子不是简单等同。黑车子不是沙陀李克用所投附的达怛,不是助辽抗金的阴山谟葛失部  相似文献   

2.
古突厥文碑铭中的三十姓达怛,与汉文文献记载的室韦的地域分布相吻合,部落数略等,尤其是汉文史籍对室韦屡次或附或叛突厥的记载正好与突厥碑文把三十姓达怛或作为属部或看成敌人的记载相合不悖,证明三十姓达怛就是指室韦人  相似文献   

3.
我校蒙古学研究院张久和博士的毕业论文《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恒研究》入选由宝钢教育基金专项设立的《高校文科博士文库》,高等教育出版社已于1998年10月出版。该书吸收前人成果,充分辨析史料,有室韦基本史料辨析,室韦的来源和对不同看法的评述,文献记载的室韦部落构成和演变,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室韦地域,室韦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习俗,室韦的语言和相关的问题,达但史料概述,达但的名称、族属诸问题,三十姓达恒,九姓达恒,黑车子达但,阴山达但和河直达但等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室韦──达恒的历史,是一部…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古突厥文碑铭和多种汉文史籍的记载,考证了唐五代宋辽时期九姓达怛的史实和相关问题。认为:8世纪上半叶,九姓达怛已成为漠北地区颇有实力的一支力量,与突厥、回纥等有和战关系。回纥汗国之后,九姓达怛占据漠北鄂尔浑河地区,逐步发展起来。五代以后,九姓达怛与后唐、契丹-辽和北宋等均有往来,尤其是对辽时附时叛。辽则置阻卜(达怛)诸部节度使加强对阻卜的统治。文章还就中外史学界对九姓达怛的来源,王延德所记“九族达靼”的族属、地域等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6.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7.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8.
宋、辽、西夏、金时期,汉族建立的中原宋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并立,各政权之间以正统相标榜:宋承周统,金承宋统,辽承晋统,西夏承唐统,并为其正统论寻找德运依据。相比于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宋朝在构建正统地位时有着文化和地域上的天然优势,宋朝立国之初便有德运之争和正统意识,而辽、西夏、金则是随着文明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进而利用德运等多种手段塑造自身正统地位。宋、金将德运作为一种显性和必要的手段来确立自身正统地位,火德和土德分别是宋、金官方论证后的法定德运;辽、西夏更多的只是将德运作为一种塑造自身正统地位的参考依据,其德运并未上升到法定德运的地位。辽、西夏、金利用德运来构建自身正统地位一举背后反映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有力影响及少数民族政权的“中国”认同观念。  相似文献   

9.
(一) 辽金史上的阻卜或阻(革菐),是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初在大漠南北分布甚广、人数众多、活动频繁的部族。关于阻卜究竟是什么部族、它与鞑靼的关系问题,本世纪数十年来中外学者们发表过不少论文进行过研究。经过中外学者的努力研究,逐渐得出了一个结论:阻卜即鞑靼,阻卜为鞑靼的一个别称。王国维等学者搞清楚了阻卜的分布地区正在鞑靼的分布地区中,辽金史上的阻卜或阻(革菐)正是辽代碑刻、宋代地图、史籍及《蒙古秘史》等大量原始资料中记载的鞑靼,还搞清楚了大漠南北的阻卜、鞑靼均为原住在呼盟及附近地区的室韦诸部之外迁者,阻卜为源于室韦之蒙古语族诸部落的泛称。  相似文献   

10.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并与宋、辽、金鼎立达200年,对中国北方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夏能够立国归结于党项族的尚武精神和对军事的高度重视。这种尚武精神,是一个处在上升飞腾民族心理的表白,也是对前途、对命运、对力量、对速度、对生命的赞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蒙古灭西夏时采取了灭绝政策,使得西夏王朝的许多历史变成千古之谜。然而,西夏岩画及西夏文题记的发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西夏时期的手迹和文物资料,借助于古今所编撰的西夏文辞书和历史、民族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夏人活动范围以及在宗教、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发展的脉络,认识它的发展规律,对于发展中华民族体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金、元三个皇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和西夏、两宋的历史或相联系,或相衔接,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自魏晋南北朝隋唐之后,又一个多民族大迁移、大组合、大融合的历史面貌。辽、金、元三朝历史的重要,还集中反映在它们都是以少数民族即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贵族为主建立的皇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汪古族群的演变及族源问题历来为学界所瞩目。既有研究成果多采用蒙元时期碑传为主的文献,虽已获不少成就,然在考察问题时对唐末至辽宋金历代传统文献脉络及其文本特征仍有所忽视,从而影响早期汪古史研究的深入。本文通过重新分析传统文献,力图勾勒出自唐末至金中期阴山地区部族的一幅族群演变史,这或与金朝汪古的形成存在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来,内蒙古大学研究人员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这一学术领域,主要是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室韦一达怛等古代民族的历史研究方面,出版了许多学术著作,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河西地区的达怛张久和九世纪四十年代,蒙歪高原回鹘汗国败亡以后,一些回鹘余众西走,与回鹘关系密切的一部分达怛人随行。十世纪中叶以后,河西走廊一带出现一些达怛人,我们姑且称之为河西达怛。本文主要就河西达怛与后周、北宋的交往,在河西地区的历史活动及黄头达怛...  相似文献   

15.
辽宋夏金时期宋的榷场贸易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在各自疆土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金史·食货志》五载:“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榷场贸易出现于公元十世纪末,结束于十三世纪后期,历经近三百年,是辽、宋、西夏、金时期隶属于不同政权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在边地州军设置榷场,由榷场上的政府官员严格管理、评定货色等级、兜揽承交、征收商税等条件下进行的商品交换.  相似文献   

16.
室韦是东北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唐代是室韦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从唐代室韦的活动范围,唐代室韦的社会情况,室韦与唐的关系几个方面,论述室韦民族在唐代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西夏(公元1038——1227年)是与两宋、辽、金并列的封建割据政权。新编中学《中国历史》第二册,在“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一节中,对西夏作了简略的叙述。西夏建都银川(当时称兴庆府),宁夏是西夏的活动中心,这使我们生长和生活在宁夏的人,很自然的希望对西夏有更多的了解。为此,将我们经常碰到的,也是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土地上,除汉族建立的两宋政权外,与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在进行有关辽、宋、夏、金、元民族关系史的教教学时,我认为应充分认识该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的重要时期,同时还应体现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有关原则:“中国历史除叙述汉族的历史外,也要叙述少数民族的历史,体现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体教学时,可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如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但辽、西夏、金这几个政权自身内部统一,经济、军事的综合国力并不弱。两宋政府都未能完成全国的大一统,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形成均势,于是造成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学期,我为师院历史系实习同学作了一次初中中国古代史的观摩教学。教学内容是《辽宋夏金的关系》一章的前一部分,从“辽和宋的关系”到“金的建国和辽金宋的关系”。茲将个人对这次观摩教学的体会介绍于下。 (一)对教材的领会与处理。关于辽宋夏金的关系部分的教材,现用课本与1955年出版的课本不同。旧课本的标题是“北宋和辽、西夏的斗争”,“金的兴起和北宋的灭亡”。在提法上以宋为主体,在教材内容中,着重叙述了北宋与辽、夏、金的统治阶级间的斗争。新课本以“辽宋夏金的关系”为标题。在提法上,强调了各族的平等地位与各族人民间的和平友好往来关系。在教材内容中,增加了夏、金兴起,汉族和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