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呼啸山庄》和《红字》诞生于相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度,都运用了意象象征的手法。本文借助比较研究两部作品中有关荒原、荒野的描写,旨在探求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学表现手法存在着的某种艺术通则。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与《十日谈》女性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作舟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66-67,70
《金瓶梅》与《十日谈》被视为中西方两大奇书,作为反封建主流文化的旗帜性作品,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文坛上得到了充分肯定。而两部作品中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广为世人所关注。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两书的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这两部产生于不同国度的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名著都以19世纪英美中产阶级生活为题材,具有较大的可比性。从比较文学的主题学出发,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分析两部作品的主题,发现两部作品的相同主题所表现出的不同地域人类文化的类同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笔记小说发展到清代,出现了《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两部鼎盛之作.两部作品均多有描述"狐"形象的故事,但由于作者在社会地位、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两部著作在缔造"狐"世界、塑造"狐"形象上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文章分别从情节结构、审美意境、描写语言、形象塑造以及艺术手法几方面探讨《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描写"狐"故事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张晓莉 《文教资料》2010,(29):41-42
《好人难觅》是奥康纳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尽显怪诞特色,与安德森的《鸡蛋》有些类似。两部作品中都塑造了“畸人”形象,通过背离一些所谓的“事实”的描写,关注“事物的本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对比,试图说明两位小说家所描绘的怪诞的同异之处,并说明它们都是当时社会的产物,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状况。  相似文献   

6.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两颗耀眼的明珠。这两部作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两部作品都写了“情”,都表现了“理”,都有着强烈的情与理的碰撞和冲突。它们之中的“情”与“理”,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分别从两部作品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试分析它们的“情与理”的异同点。本文认为,《牡丹亭》和《红楼梦》中的情与理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部作品的一脉相承,即《红楼梦》中的情与理是《牡丹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和欲、灵和肉、情爱和性爱、爱情和婚姻的结合与分离;二是“情”之内涵的相对单一性和丰富性;三是情与理对抗冲突的相对表层性和极度深刻性。  相似文献   

7.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阿拉比》讲述了一个男孩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多丽丝·莱辛是20世纪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屋顶丽人》也塑造了一个纯真男孩的形象,讲述他对愿望的一次试探。两部作品反映相同问题,具有较大可比性。通过分析两部作品情节,平行对比两个男孩的经历,从人物自身特点着手,探知外界的冷漠,阐释内心纯真与精神"顿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宠儿》、《丰乳肥臀》这两部经典文学著作都以塑造母性的伟大形象而备受推崇,不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度、用什么语言书写,感人至深的母爱都在这两部作品中得以最好的抒发。两位母亲通过对自己孩子的种种关爱凸显了其伟大的形象,爱儿主题贯穿了整部作品,两位母亲的女性身份也得到了颠覆。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相似文献   

10.
薛娇 《考试周刊》2015,(1):21-22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及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社会地位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3.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4.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15.
“人性”和“人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多层次,变化发展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具有质的区别:涵义不同;反映人的深度不同;人性属抽象概念,人的本质属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16.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7.
侯方域分别以"壮悔堂"和"四忆堂"命名他的文集和诗集,有其深刻寓意。但对于"悔"与"忆"的真正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并没有十分确切的文字说明,而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解读侯方域的作品和评定他的名节至关重要。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成为后代研究者的兴趣所在。虽然前代研究者做了不少努力,但主要着力于侯方域名节的争论,在文本解读方面做的不够。通过对《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的文本解读,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侯方域故居的走访,从多元化的文化视角进行分析,希望为这些问题找到一个更客观、更公正、更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对法国作家司汤达《红与黑》一书“红”与“黑”的解释,众说绘纭。根据作家当初对书名含义的回答,“红”与“黑”的确切含义应该是:不成功便成仁。  相似文献   

20.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通常用"梦"与"窗"来形容.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电影与电视的区别,即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接受层面.技术层面从制作技术、传播技术和呈现技术三个方面来论述;艺术层面从艺术综合、艺术选材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来论述;接受层面从接受环境、接受主体和接受心理三个方面来论述.最后指出正是由于电影与电视之间存在的区别,电影才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