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首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进行了界定,并随着其定义的出现,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掀起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简要揭示永新盾牌舞的起源、表演形式,挖掘永新盾牌舞作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价值,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影响下,太极拳拓展了其发展的空间,但同时却冲击了太极拳的传承。基于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研究了太极拳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认为:太极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应该参考原真性、整体性、活态性原则加以保护;创设和完善太极拳的协同传承机制、太极拳师市场准入及民间拳师管理等机制、太极拳专项保护政策制度体系、政府主导的太极拳传承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是推进太极拳传承和保护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对2003-2013年我国发表的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认为目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从保护与传承研究、区域性研究、个案研究、传承人、法律保护、校园传承、传媒研究、社会学研究以及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借助媒介传播方式来提升公众自觉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学校的教育中来深化保护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引入到体育旅游开发,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晖 《体育与科学》2007,28(6):21-2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保护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都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必须做好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加强国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保护意识等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综合研究方法,以宁夏区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切入点,对宁夏区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的历史背景、政策法规相关配套情况的现状、获批情况及特点等内容进行探究,以期为政府和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整理、保护、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朝鲜族的象帽舞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目前关于朝鲜族象帽舞的保护和传承方法的研究资料很少,大多都是在报纸上的一点论述,涉及到其具体保护和传承措施的方法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象帽舞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在此提出相应的意见和看法,以期对朝鲜族象帽舞的保护和传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对保护太极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太极拳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是具有代表性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保护处于起步阶段,其保护的理论还需借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传统武术保护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对其传统武术的抢救和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态特点决定传统武术保护的中心在其"传承","文化空间"特点决定了传统武术保护的基本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决定了立法保护传统武术的实施基础。  相似文献   

9.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曲折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任然存在着不足,有待我们不断的提高与完善.许多学者从各种视角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为中华民族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问题,新想法、新思维.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途径进行综述.深入研究探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归纳体育非物质文下多角度的保护措施,以有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立体化、全面化、科学化等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为积极响应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推广工作,促进我国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断推动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和以史为鉴的指导思想下,从我国古代蹴鞠发展的基本现实出发,剖析蹴鞠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身演变等因素对蹴鞠兴衰发展的影响,旨在为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体育文化.并据此启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要:以史为镜,与时俱进,正视时代发展;加强基本理论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注重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明确政策法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概括总结,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危机;最后,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馨 《收藏》2023,(11):146-149
<正>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并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及特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于延续人类文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博物馆作为对外展示历史文物的机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通过公开展示社会教育资源,肩负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因此,博物馆要扮演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3-2011年我国国内发表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年度变化、作者情况、期刊来源、主题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简单化、研究内容表面化、研究成果单一化等问题。提出未来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政府、学界、民众在保护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研究;从法律和知识产权角度探讨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加强与完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重视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教育相关研究;关注和深化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承人研究;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利益分配研究;新农村建设与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发展趋势,及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分类调查,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承与保护理念及法律依据。目的是有利于促进肇庆市民族传统体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对如何根据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特性进行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容,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启示;分析了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有限性、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商业利益矛盾等困境;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建立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职能管理机构和分级保护体系;构建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制保护机制;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提高馆藏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水平;开展普查工作,建立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数据库;重点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中"人"的保护与关注;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保护与文化空间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下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全国各地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民族学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岩鹰拳的基本概况、传承谱系脉络进行梳理,了解其传承内容及传承价值。研究结果:岩鹰拳与其他拳种不同,归属于杂技与竞技类,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主要传承路径是以政府立法为保障、家族传承为核心、媒体传承为载体、校园传承为推广、资金筹集为支撑等方式进行保护,并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创新,使其成为民族精神推进现代社会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温州南拳是浙江温州地区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温州南拳的历史、发展现状与问题,论述保护与传承温州南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探究保护与传承温州南拳的具体措施,为实现温州南拳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和一些带有体育活动性质的民俗活动被纳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山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征与开发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山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含晋商文化元素,呈现戏曲化的表现形态,体现武舞交融的审美情趣,具有传承的家族性和竞技的团体性等特征。一些资源面临消失,保护抢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只有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对广西浦北舞青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制作、仪式、特征及发展进行分析,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掘与整理提供案例支持和理论参考。研究表明,舞青龙作为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浓重的仪式性、与众不同的展现形式和传承方式等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周口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周口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在政府和民众认知态度、传承模式、传承队伍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传承机制、规范传承人认定机制、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产业化、坚持原生态传承与弘扬创新相结合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与措施,旨在为周口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