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云计算架构,采用应用软件虚拟化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符合当前网络数字环境的数字版权保护模式.探讨并给出具体的数字版权保护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日趋发展成熟,网络用户与日俱增,相应的对网络文学、影视、音乐摄影、时事新闻等数字化网络产品需求也开始增多,然而由于网络侵权的成本低且风险小,导致网络上数字化产品的版权侵权严重,泛滥成灾。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为切入点,主要探究我国数字版权保护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我国的数字版权保护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内容的传播越来越广泛,数字媒体产品的盗版和侵权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媒体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经济利益,中心化的版权保护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数字时代版权保护的需要。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的新兴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实现融合媒体版权保护要求。本文基于Fabric联盟链设计并实现了融合媒体领域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将国密算法改造的Fabric应用到融合媒体数字版权保护系统中,满足当前对基于区块链的融合媒体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运用范围的增广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带来音乐传播渠道的拓展,亦引发音乐产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音乐产业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目标受众等源于数字化技术而快速流变,数字音乐也因此成长为我国音乐发展市场的新兴领域。但是,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也成为随之而来且亟待解决的关键命题。研究在梳理我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既有问题的基础上,从行政监管、行业合作、模式创新、公众观念等几个层面探讨了现有行业生态和传播语境下,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数字图书馆中多媒体信息的元数据和基于内容检索的组织形式,并指出了多媒体信息基于内容检索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多媒体信息由于其易用性,带来了传播过程中版权保护的问题,同时探讨了数字多媒体信息的版权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不断深入,数字版权保护受到利益主体增多、版权保护与共享理念冲突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矛盾失衡的发展瓶颈。不仅是传统的电子文字类版权,还有广播电视等互联网视听节目版权保护的生态化健康发展都急需一种与数字产业特征配套的版权保护模式保驾护航,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数字版权保护看到了希望和契机。本文对当前数字版权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数字版权保护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据库的版权保护多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数据库应运而生,在数据库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数据库的版权保护具有多重性,本文对数据库开发过程中和数据库自身版权保护进行研究,同时对用户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如何加强版权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媒体内容的复制、发布变得极为容易,互联网成了网络侵权的集中场所,对传统的版权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网络环境下数字新媒体保护制度为切入点,分析数字新媒体对版权保护领域提出的挑战,提出数字新媒体版权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思路,以期为数字新媒体的版权保护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仁玉 《大观周刊》2012,(44):132-13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中流传的数字作品也日益增多。图像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能够对原版数字作品进行无限制的修改、编辑、合成和传播,给数字作品的原创作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加密解密和认证使用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本文在基于现行数字版权保护管理相关标准的基础之上,给出了一种数字水印技术和置乱加密技术相互结合的网络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能够对各种格式的多媒体文件进行统一的认证使用和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普及,为作品的快速广泛传播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对传统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网络环境下,版权主体、版权客体、版权的权利内容、版权权利的限制和例外、版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侵权及其法律救济,以及邻接权的保护等等,都要依据作品的数字化和网络传播的特殊性而重新加以研究和界定,其中,关于网络版权的权利内容是问题的核心。一、我国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概况2000年以来,为了有效应对互联网络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作品传播秩序问题,我国通过修订国家基本法、颁布新的司法解释和规定等,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版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不断变革,数字资源获取途径多样,版权问题相应而生,网盘成为盗版"重灾区"。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其版权意识的状况影响未来网络环境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大学生版权意识现状,分析产生原因,并思考数字资源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牛春燕 《出版广角》2016,(14):70-71
在云存储环境下,数字版权呈现版权主体难以确定、版权客体范围扩大、版权内容的网络个性明显等特征,加上我国当前数字版权领域的法律规范相对滞后,云存储模式下数字版权保护陷入困境,寻求云存储与数字版权的协同发展路径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出版产业的驱动力已经由印刷时代的复制件控制权转化到数字内容的传播控制权中.数字出版时代产业链、商业模式也相较于传统内容产业复杂得多,由此带来的版权问题会更多.鉴此,论文以数字出版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最大不同为出发点,分析现有数字内容产业的商业模式,依此探究其涉及产权问题.最后对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国际和本土版权法必须得变革,以及产权制度建设等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已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出版物的生产模式日趋多样、内容产品生产日渐复杂,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兴自媒体的发展让出版物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也让侵权行为变得更加多样化、隐蔽化,这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本文分析了融合出版背景下,版权保护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并从理论上对版权保护机制的内在逻辑进行探讨与分析,最后提出了融合出版背景下加强版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数字版权保护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也成为数字内容交易和传播的重要技术.版权与保护历来如影相随,传统出版如此,数字出版也不例外.传统版权保护很少涉及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却层出不穷,什么数据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指纹技术、电子签名技术等等,出版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由于数字版权保护平台自成体系,客户端互不兼容,加密解密过程繁琐,权利人不买账,读者也叫苦连天.数字出版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版权保护?数字版权保护的度在哪里?数字版权保护是铠甲还是镣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简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服务现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宁黎黎 《中国广播》2014,(12):41-44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对传统版权法的挑战记者: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挑战。相较于传统版权保护,网络时代版权保护在理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朱巍:传统版权领域中,侵权行为和侵权类型非常明显,按照侵害版权的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和侵权责任构成都比较清晰。在网络时代和版权数字化时代,传统版权保护从理念上和侵权模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到版权法律规制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和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法律范本,就两者关于信息网络传播保护的相关重要规定,包括合理使用问题、技术保护措施、I S P免责条款以及权利管理信息等条款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对于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版权保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揭示美国版权法对我国版权法制订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研究领域的成熟与深化,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迅猛.但是,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盗版侵权行为泛滥、版权所有者维权困难以及数字版权归属模糊的问题.对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可知当前相关配套法律不完善、公众对数字版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技术保障不到位是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数字版权进行研究,文章提出,有必要在立法层面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出台专门针对数字出版领域的法律;在意识层面加大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在技术层面积极推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宏 《出版广角》2012,(7):32-34
在印刷媒介作为作品复制传播的主要方式的时代,作品版权保护相对简明,法律对版权侵权相对容易做出明晰的界定(比如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和48条的规定).至少版权在大多数具有版权立法的国家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不论这种尊重仅仅是停留在法律条文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作品传播的全新形式,数字版权概念也随之出现,版权保护开始呈现复杂性,因网络传播而产生的版权侵权以及涉及的新类型版权保护等已经成为新型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