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活了曾国藩的唐浩明──摘自《深圳青年》1995年第9期邓廉延,周国和1995年春节,湖南省委省政府正为团拜会上赠送什么新年礼物而争议,忽然有人说,咱湖南不是有一本风行海内外的《曾国藩》吗?既体面又高邪,大家连连称是,于是湖南省党政军各界名流要人人手...  相似文献   

2.
十八、赞助 游云像潮水一样在天空涌动,遮住了太阳,天阴沉沉的. 须臾,暴雨如注,洼地里和水沟里都积满了水,道路十分泥泞.书局大厅里,曾国藩与李善兰站在窗户旁.曾国藩抬起头看看外面的天,说:"日内风雨不止,不知金陵大营近况如何?余以近日见客稍多,公私俱不免懈弛,深以为愧惊."川话音未落,赵烈文、容闳敲门.曾国藩迎过去说:"冒雨而来,淋着了吧?"一边问着,一边接过雨衣,挂在门口的衣架上.  相似文献   

3.
一名学农田水利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到头来却成了曾国藩研究的学者,曾几何时,一部一百多万字,分三大卷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不知从哪儿冷不丁地冒出来,赫赫然站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居然名声雀起、好评如潮。难怪有人说,这真是谜一样的作者写了一个谜一样人物的令人着迷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当今狼烟四起的中国电视媒体市场格局是很难的。有人说是一超多强,有人说是两极分化,还有人说是一场混战群殴。这些说法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在笔者看来,上述概括都只是反映了一种表象,并没有反映出这个市场格局的实质和趋势,倒不如借用毛泽东1974年创造的"三个世界"理论来概括显得确切。  相似文献   

5.
淮南书局在江苏扬州,因而也有人称它为扬州书局。叶德辉讲:“迨乎中兴,曾文正先于江宁设金陵书局,于扬州设淮南书局。同时杭州、江苏、武昌继之”。曾国藩虽首先倡刻书,但金陵书局都不是在他手上成立的。有人说淮南书局是两淮盐运使方浚颐创办,从时间上看比较合理,经费上也有  相似文献   

6.
冯遵华 《兰台世界》2005,(10):65-66
曾国藩一生酷爱收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后人通过对他这些收藏进行整理研究,产生了诸如<曾国藩全集>的第一代衍生物和有关曾国藩评著的第二代衍生物,这些文献档案都是曾氏文化现象持久不衰的源头,也是研究曾国藩人品、思想的珍贵史料.本文仅就曾国藩档案思想的形成和影响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因其创办金陵书局而占有一席之地.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在南京创办金陵书局,专司官府刻书事务,从而改变了以往官府刻书多由州县学官或官办书院负责的状况,并带动了之后各地方官办书局的纷纷设立.应该说,曾国藩与金陵书局对其后风云际变时期的清末民初的出版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1811年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饱览群书,供职京师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咸丰二年奉诏以礼部侍郎身份帮同湖南巡抚督办团练,创建湘军.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勤俭廉洁、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经济危机来了,很多人失业了,都在寻求创富的路径,经济危机中必将孕育出创业类杂志发展的春天.我认为,这完全是对目前期刊市场发展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三、企盼“同治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是日移居新衙门,即百余年江都日署,乱后,洪逆据为伪宫者也.本年重新修造,自三月兴工,至是粗竣,惟西边花园工尚未毕,虽未能别出丘壑,而已备极宏壮矣.”[1]张文虎带着《晋书》的校稿和张小胖去曾府.门卫见他们走过来.笑着迎上去,施礼问安后,引着两人走到上房敲敲门说: “张大人前来.”曾纪泽一听赶紧拉开门,请两人进屋,给两人倒茶.曾国藩披着衣服,赶紧从床上下来,张文虎走到床边说: “曾公身体看来大好了.”曾国藩说: “今天像没病的人一样,也许是回光返照.”张文虎坐下,接过茶吃了一口,把《晋书》的校稿交给曾国藩,说:“《晋书》的校稿校得不错.”  相似文献   

11.
2009年7月,北京市将有2016名大学生"村官"从1853个行政村结束3年任期.他们是北京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有人说,这是一群新时代走上山下乡之路的"知青";有人说,这是一群到农村基层的"镀金者",将来是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有人说,这只是一群找不到工作,来农村基层过渡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近读周百义写的《唐浩明:归来依旧是编辑》(刊于《出版史料》2020年卷)有点感想.唐浩明1982年进入岳麓书社做古籍图书编辑,曾任副总编辑,2016年退休,有34年编龄.他编辑了《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等近代名人的文集.他还点评了曾国藩的家书、奏折、嘉言,写了数十篇研究曾国藩的论文.他不仅是著名的古籍图书编辑,还是研究曾国藩的学者.在业余他还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作品多次获奖,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13.
十五、景仰 下午,曾国藩、汪觉庵等一行人前往城南王衙坪.汪觉庵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但是腿脚麻利,还十分健谈.他讲着船山的文章,连气都不喘,他的音调时而低沉,时而高吭,不时还用手指点着,生怕曾国藩没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曾国藩怕累着恩师,几次劝他休息休息,他都不依.幸而王家离这里不远,大家说话之间来到了一所院子的大门前.  相似文献   

14.
怎样正确地评价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及其自述,这是一个长期就存在着爭论的老问题。解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基本上都肯定李秀成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因此,对于李秀成在自述中背叛革命的表现,人们提出了种种伪降的说法,认为这只是欺骗敌人的一种策略,也有人简单地否认自述的真实性,宣称它是曾国藩假造的。经过了研究和爭辯,特别是由于自述原稿影印本的出版,后一种说法已经很少有人支持了。爭论主要是围绕着各种伪降说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孙志刚,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终止了一部屡被诟病的法规,也开启了公民与媒体对社会重大事件参与意见的时代十年来,时常有人来看孙禄松,说多亏了他儿子志刚,才让他们现在在异乡更安全。也有人送钱,但他都不要,都是在外打工的,只要能来个电话,就很安慰了。"常言道,人去如烟,志刚不是这样。"孙禄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有一个炒得很火的话题,就是纸书还能存在吗,还能存活多久?有人说,纸书必死,连什么时候死都给出了准确的时间:2018年。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他是怎么推断出来的,总觉得这么说的人故弄玄虚。当然,也有人站出来强烈反对,说纸书怎么能死呢?纸书死了,到哪儿去闻书香?好像纸书不是为了读的,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旧事     
下面是关于曾国藩的逸闻旧事,读者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个不同于历史文献和历史小说中的曾国藩。 顽劣儿童 曾国藩并非天才,也不是天生圣人,他小时候同其他孩子一样天真调皮,甚至有点顽劣。 老师曾训斥他说:"你如果不认真读书,不要说举人进士,恐怕连县学也进不了。你要是进了学,我给你背伞当跟班。"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世界文化出版公司,2011关于曾国藩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关于他个人经济生活的研究却是一个空白点。事实上,不但具体研究曾国藩个人经济生活的著作迄今未见,甚至专门以1911年以前某个中国人的个人经济生活为专题的研究也十分罕见。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史研究中有待开掘的一个领域。道光二十年初,曾国藩在翰林院散馆考试后,被授予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开始了他的京官生涯。清代京官之清贫,在时人日记、书信、笔记等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大特写?对于这一问题,新闻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一致的说法,不仅在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结论,新闻界从业人员也持不同的态度.大特写曾经被指代具有报告文学意味的长篇通讯报道,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有人说大特写不是"纯新闻",有人说大特写是"写人与人之间的新闻",有人则认为大特写是一种独立的综合文体,甚至也有人认为只要篇幅较长的纪实作品都可以被称为大特写.给大特写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从大特写写作上报道上的特色来把握大特写.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人生的最大幸福?有人说就是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到满足;有人认为要像雷锋似的以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幸福。这是关系人生观的一个根本的幸福观问题。最近半年多来,许多报纸就革命青年的幸福观问题,先后展开了一次广泛而热烈的思想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