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盛越 《兰台内外》2005,(5):52-53
人类社会是不断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其基本顺序是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我们不免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基本顺序是永恒不变缺一不可的吗?我们能否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而从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义社会?这就存在一个“卡夫丁峡谷”能否跨越的问题。从理论上讲,这种“跨越”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较落后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从实践上讲,它是指俄国、中国等较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七月热贴     
天涯社区:七月七日:我们还应当做些什么?;搜狐社区:皇马“圈钱”中国“烧钱”;新浪社区:贫困县志愿者为谁哭泣?;强国论坛:博上街头行乞是人才还是废才?;西祠胡同:30%成年人成“啃老族”  相似文献   

3.
林琳 《大观周刊》2012,(5):9-10
建筑大师们把福建土楼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建筑”;文学家们赞叹它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当福建土楼的神秘面纱被揭起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深邃的文化积淀;当无数人为它着迷时,摆在福建土楼面前的是一条漫长、需要不断探索的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4.
每届函授到了年底,我们与学员互道一声“再见”之后,彼此便中断了教学联系。学员们辛辛苦苦“修行”了一年,究竟学到了一点对工作和生活有用的东西没有;如果是搞新闻工作,经过一年函授基础教学,是否有助于尽快上路?这些情况我们不得而知。纵然我们很想了解函授教学以后的效果,也苦于无门。凑巧,夏华民为我们提供了~次互相沟通的机会。夏华民是第9届函授的优秀学员。因为他是1997年4月报名的,到年底还不够门个月,所以按照规定,1998年4月以前,他写的新闻习作,教务处仍然要负责处理。在元旦期间,地捕捉到一个线索,于是立即进…  相似文献   

5.
三月热贴     
《网络传播》2007,(4):74-75
人民网共产党新闻“网友声音”:温总理那个绝妙比喻背后的理论纵深;新华网“发展论坛”:“三八”节,千万别忘农村“半边天”;国际在线“管窥天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教材;中国经济网中经论坛“有话好好说”;南方网“南方时评”:网上议政热潮在两会后该如何继续?  相似文献   

6.
互动,顾名思义,指的是两个物体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从两个构成的字来说,从社会学角度归纳起来,“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而日常中的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等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而发生的相互依赖行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省一级广播影视集团纷纷宣布成立或正在积极筹备成立,这种一轰而上的态势笔者认为有“假熟”之嫌,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集团本应是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志愿结合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但国内目前成立的广播影视集团都是行政整合的结果;其二,集团本应是企业经营的高级形式,而中国目前的广播影视机构连个名正言顺的“企业”都不是(事业单位),而且其决策层身份都是国家公务员,一般不精于市场经营与竞争;其三,集团的诞生和成长都需要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但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链”结构和功能目前尚残缺不全;其四,企业…  相似文献   

8.
1995年的夏天,一首京歌《我是中国人》在华夏大地上四处传唱,铿钭有力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抽调,实实在在的话语萦绕在人们的山头,不仅成年人为它所感动,连孩童在上学路上也会不由自主地哼唱它.这种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思索;在流行歌曲港歌坛的今天,这首京歌为何会掀起如此热烈的反响?它的魁力何在?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人们的心灵?歌词只有四句,大意是:“我是一个中国人,龙的传人,继承租国灿烂文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它不仅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口号,更是一种改革开放时代所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民族精神;它不仅…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科学的收获如此其丰富:我们不是鸟,也可以腾空;不是鱼,也可以入水;不是神仙,也可以和几百千里外的人答话……诸如此类,哪一件不是受科学之赐?任凭怎么顽固的人,谅来“科学无用”这句话,再不会出诸口了。然而中国为什么直到今日还得不着科学的好处?直到今日依然成为“非科学的国民”呢?我想,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有根本不对的两点:  相似文献   

10.
这天,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新训一中队指导员安家文收到了该中队新兵张海桃写给自己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这是新兵入营以来他收到的第9封新兵来信。该新训基地坚持依法文明带兵,注重保护新战士隐私,赢得了广大新战士的充分信任。 为什么新战士刚入营,就愿意向干部骨干倾诉心声呢?基地教导员周宜军介绍:新兵入营前,该基地认真组织干部骨干学习总部首长“一封信”,广泛开展了“依法文明带兵,尊重战士人格”的专题教育,通过干部骨干互相交流心得,让训新经验丰富的干部骨干畅谈体会,进一步增强了爱兵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又是岁末年初时,档案部门的同志碰到一起.总爱互相问一句:“新一年我们干些什么?”这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却几近一种现象。仔细琢磨,又耐人寻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女友多年感情长跑,最后人财两空。她还要装笑:“没有坏男人,只有坏缘分。”她不哭不闹不与小三决一死战,默默搬出家:“彼此有过故事,何必互相伤害。”且慢,那家本质上是她的。零居室,却也足够让京漂族倾尽全部积蓄。正主儿卷铺盖走人,反而是前男友还理直气壮住着,连同自己的父亲和妹妹。他们为什么不搬?答:在找房子呢,找到合适的就搬。  相似文献   

13.
王英 《大观周刊》2012,(44):261-26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上世纪末央视播出的讲述保守家庭与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还只是“星星之火”.那近两年热播的韩剧已有了“燎原之势”。韩剧何以如此风行?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的话一针见血:“韩流在中国当道七年.是我们的耻辱.因为韩流贩卖的文化内核是儒家文化,他们有什么资格在中国人面前贩卖我们的文化遗产呢?但人家做了.还做得相当成功。”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17日,《嘹望》杂志在上海推出了《嘹望东方周刊》,旗帜鲜明地提出“缔造东方新主流”。《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对《嘹望东方周刊》创刊号的评价是:“它的起点高出了我们的想象”。与此同时,《半月谈》加强了社会问题报道;《中国新闻周刊》开始呼吁深层的体制改革,胸怀  相似文献   

16.
据《北京晚报》报道:旨在弘扬互联网络精神文明的“网络文明工程”在京已正式启动。人民网、光明网、中央电视台网站等15家中国优秀文化网站在启动仪式上,倡议国内网络工作者文明建网,引导广大网民文明上网。 “网络文明工程”是由文化部、共育团中央、广电总局、全国学联、国家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光明日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单位共同发起的。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任组委会主任。 据文化部副部长艾青春介绍,通过开展“网络文明工程”,希望达到以下目的:一是以正面引导的方式,形成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7.
“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有句常说的话:“新闻,是跑出来的。”又说:“我是记者,不下去怎么出新闻?”这是他的一个信念,也是他的切身体验。在海南,“物价,以前是报道空白,甘远志跑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闻:交通,以前少有报道,甘远志跑出一篇篇稿子:药品,以前很少涉足,甘远志将其跑成了‘富矿’;电力,以前少有问津,甘远志把它跑成了热门。”  相似文献   

18.
例六:谨防政治差错 原文:协调不是“和稀泥”。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志之间,班子成员之间,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讲原则也要讲友谊;相互多尊重,相互多体谅;责己严,待人宽,多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是搞好团结的前提条件。因此,协调要有主动意识,不要总是想着让人家上门来找你,或者对别人吆三喝四。要知道,服务是相互的,尊重也是相互的,彼此尊重,互相服务,有事就好商量。如果一味强调让对方如何如何,这种做法本身就欠妥当。 理解、沟通、协调,既是工作方法,也是指导思想。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9.
范玲 《记者摇篮》2005,(12):47-47
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其实记者并不是很轻松的职业,暂且不提“爬格子”的清苦.就是在写稿之前的采访阶段,就足以让许多人头疼。那么,采访需要怎样的技巧呢?采访时.记者应该把彼此的关系放在“朋友”的位置上.抱着一种真诚的态度,和他们探讨生活中、工作中最关心的话题,才能消除他们对自己的生疏、猜疑、不信任.使他们一吐为快。我们只有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人,用真诚、尊重、坦荡、智慧为自己的工作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标识?当我们说传统文化的时候,这是个非常莫衷一是的、模糊的、相当泛化的概念。”梁晓声严肃而坦率,“作为个人,生活在当今中国,他想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东西、怎样过年、唱什么歌曲,这个没有必要讨论。如果这不影响他文明起来,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