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隋寅伟 《今日科苑》2009,(15):55-56
1974年3月,陕西临潼西杨村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残破陶俑碎片。历经30多年不断挖掘考证,专家认定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1号、2号、3号兵马俑坑组成。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相似文献   

2.
隋寅伟 《金秋科苑》2009,(15):55-56
1974年3月,陕西临潼西杨村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残破陶俑碎片。历经30多年不断挖掘考证,专家认定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1号、2号、3号兵马俑坑组成。  相似文献   

3.
豪行  赵果 《百科知识》2003,(6):49-51
有“中国帝陵之最”之称的秦始皇陵,坐落在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从1974年的兵马俑,1980年的铜车马,到1998年的石铠甲坑,1999年的百戏俑,2000年的文官俑,再到2002年的青铜仙鹤,不断带给我们惊奇。关于始皇陵发掘的新进展日益受到关注,人们越来越期待着发现更多的奇珍异宝。很多人心存疑问:既然藏有这么多宝贝,为什么现在还不发掘秦陵地宫呢?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2006,(6):58-61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自1979年10月1日开馆以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目前,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5.
袁风 《百科知识》2012,(14):34-36
正秦始皇陵占地共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近78个故宫,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2009年6月,秦始皇陵博物院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3年的艰苦发掘,出土了大量陶俑、珍贵器物以及遗迹。近日,秦陵博物院对外公布了重大考古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声名显赫的秦始皇陵,从古至今都为人嘱目。前段时间,一则"秦陵早在宋代就已被盗"的消息再次掀起热议。秦陵地宫是宋代重修?里面的金银宝物全是假的?围绕"盗与未盗",专家们纷纷发表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7.
1974年3月,“世界第八人工奇迹”--秦兵马俑在西安被世人发现了,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千米处,占地共约2万多平方米,坑内共计有陶俑马近8千件,本制战车100余乘和青铜兵器4万余件。最被考古学家判断,这几卒葬坑象征着始皇生前的宿卫军守卫着秦始皇的陵园,也就是说,秦兵马俑护卫的主人是秦始皇。  相似文献   

8.
南京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斯时至今,已有600余载的历史,为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历代帝王大都看重自己的陵墓,不惜耗费巨资营建它,以求生前荣华富贵,死后一样享用。朱元璋亦不例外,定都南京后,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即开始兴建自己的陵墓,至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止,前后共历  相似文献   

9.
张弘 《百科知识》2013,(1):27-30
汞的前世今生汞俗称水银,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原子量200.59,比重高达13.9,熔点-38.9℃,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人类几千年前就认识和使用汞了。1908年,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公元前17~前16世纪的古埃及墓葬中发现了一管陪葬用的水银。这是人类用汞的最早记录。我国研究人员曾经对秦始皇陵园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地球化学测试,发现在秦始皇陵封土中心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汞含量为陵墓外其他地方汞含量的8倍,说明在秦始皇陵地下有大量汞。  相似文献   

10.
勘探技术是在地质勘探中运用的一种工程技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探明矿体或地质体的产状、形态、规模、深度、结构及储量。在地质勘探中,通常运用的是坑探和钻探技术,而以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为辅助。其涉及到多个行业及专业,包括钻探、物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航空测量、遥感地质等,综合性地质勘探。主要对地质勘探技术的举例应用上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隧(巷)道超前探测"是目前地球物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巷道开拓超前预报问题的引伸。从原理上讲凡是能进行隧道掌子面勘探的所有的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均能用来进行隧道超前探测。我们对隧道超前探测技术进行了多年项目实践的应用研究与科研试验,提出了超前探测的特殊线框瞬变电磁与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法,并在许多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超前探测的方法与应用情况,介绍了针对该组合方法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进展,同时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古月 《金秋科苑》2011,(16):78-80
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11,(10):55-56
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为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那么大。通过考古勘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  相似文献   

14.
古月 《今日科苑》2011,(16):78-80
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司马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部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2012年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挂靠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室的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的综合方法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和地球物理学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在创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1,(20)
兵马俑是秦始皇“地下军团”的说法早已闻名遐迩,然而地学专家经三十年研究提出新观点认为,兵马俑实际上是用于军事教育、训练的模特儿和推演阵法的教具,秦兵马俑坑是秦国军校遗址,从而再次出现兵马俑“我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绝灭事件,可能是中国的峨眉山制造的!中、英两国科学家经过4年研究发现,在2.6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在当时还是一片浅海的峨眉山地区,发生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熔  相似文献   

18.
磁法勘探是通过观测和分析岩矿石或其它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来研究地质构造、矿产资源或其它探测对象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磁法勘探是发展最早,应用广泛的一种物理勘察方法。随着时间的发展,磁法数据处理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地步,数据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化极、向上延拓、向下延拓、一阶求导等,通过这些方法处理后在对磁异常进行推断解释,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因此,磁法数据处理处理方法在寻找构造和地质找矿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的合作研究被列入2012年最突出的考古研究成果之一。众所周知,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中出土了上千件兵马俑和4万多件青铜兵器,那么当时在大规模制作和生产这些陶俑和兵器时,采用了什么样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工匠又是如何组织和管理的?是不是流水线生产?研究结果表明,青铜兵器在模  相似文献   

20.
今科 《今日科苑》2006,(8):15-16
北京时间2004年7月25日15时5分,“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道上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中国的“双星”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密切配合的联合探测网,在从太阳到地球的空间中,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