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常常被作为赞美的对象而存在,实际上,教师作为普通的人,其行为(如教书、育人、科研和自我教育)中也体现出了功利性的一面。教师行为中的功利性可以从人性的角度、社会学角度、经济学角度以及心理学角度得以解释。因此,正确对待这种功利性,尽可能减少教师功利性行为的发生,国家与政府应从几方面做出努力: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继续改革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高职生在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社会背景下,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的倾向。 一、问题 功利性。一些高职生追求功利,做事讲价钱,付出索回报,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崇尚权势,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3.
赵秀文 《文教资料》2012,(15):79-80
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偏向不仅导致了教育本然价值的异化、学生人格成长的扭曲,而且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的功利倾向。因此,本文从价值重塑、实践纠偏、制度保证、文化引领四个方面寻求纠正教育功利性倾向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不争之德"是《老子》中圣人人格的重要内容,其具有功利性与超越性的双重价值取向。对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加以分析。对于超越性的价值取向,可以通过"返也者,道动也"的命题加以分析。这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需要加以分析和统一。  相似文献   

5.
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是价值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的主体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价值导向的主体只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依据在于价值认识的多元性,价值导向的依据在于价值真理的一元性;价值取向的方向是使主体走向客体,价值导向的方向是使客体趋近主体,二者方向相反;价值取向的内容不全是理性认识的成果,也有一些感性认识的成果,而价值导向的内容则全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其联系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是价值导向的前提,价值导向是价值取向的向导。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66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278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低于常模;(2)贫困女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低于贫困男生;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以及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感等方面有显著的年级差异;(3)贫困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的许多方面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大学德育应注重伦理关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伦理关怀在本质上和功能上与大学德育是一致的,注重伦理关怀是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伦理本性的再现。大学教育是一种具有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道德共同体。这种道德共同体一方面以伦理关系为基础,以一定伦理价值为行为取向;另一方面,以社会价值导向和道德主流为合理性依据。它的对外关系是大学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对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特定道德价值取向是其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其基本特征是非功利性和非强制性。无论是教育关系还是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的主体———教师必定有特定社会要求的道德,他们代表着国家、民族…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南京师范大学刘云林考察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行为价值取向的特点,分析市场经济对大学生行为价值取向的意义,寻求确立大学生科学的价值目标体系的途径,对于大学生新的精神家园的建立,并使大学生的行为指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9.
功利性价值取向不仅是道德的一个必然维度,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贯立场.但是功利性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道德和人类的“应然”道德相比很显缺憾.为实现对个体功利性道德的超越,我们应该对“现实的人”进行“人的应当”的伦理价值引导,并且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拜金主义的盛行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不断泛化,导致"逐利"成为比较普遍的大众心理和广泛的社会价值取向,是造成拜金主义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终结拜金主义必须消除"经济人"人性假设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的消极影响.为此,必须不断规范政治权力运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巩固从根本上终结拜金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超功利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功利性价值与非功利性价值并存。"目标参照"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功利价值特别明显的评价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超功利性的,实现课堂教学超功利评价的着眼点在于评价标准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文主义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是研究的人心理与行为的科学。由于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因此心理学研究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保留人科学取向,在新的科学视野中体现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本质;同时又在新的人视野中追求科学的价值,实现人类的幸福。最终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科学主义和人主义的结合,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必须要抛弃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片面强调"工具理性"的功利性教育行为,不仅应注重教育的效果,更应当关注教育过程中人的价值,以健全人格体系、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人,而不是把人作为简单承载知识的容器。大学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教育者自觉地在大学教学实践中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出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观念重构、社会思潮泛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给人们的心灵以巨大的冲击,反映在教育上,与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共同作用,更是给教育者、尤其是成长中的受教育者,以空前的心灵震憾。它不仅使素质教育的倡导显得苍白无力,更给新课程改革增添了不少变数。孩子们心灵失依、心理失序、思想失衡、行为失范,成为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目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是由一元化到多元化,教育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进步为主导,寻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和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民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特点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在教育评价目标上,充分反映人与社会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时,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在教育评价内容上,要体现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评价不是为了选拔、淘汰,而是为了发展、提高;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应成为当今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众教育价值取向具有继承性、功利性的特点,它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对新课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众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加剧了教育者狭隘的竞争意识,需要教育者不断加深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法对聋哑学校三到八年级学生共93人进行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发现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难以判断的人数很多。聋哑学生认为大多数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他们自身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在移情和利己这两个取向上有明显的差别。教师对聋哑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评价较高。利他的亲社会价值取向的聋哑学生产生利他行为的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18.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到来给当代高职学生的就业择业带来严峻挑战,众创环境下高职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期望较高、动机多样化、选择功利性、结果求稳定等特点,本文从把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传递正能量、健全心理、尊重实践和建设平台等多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初中语文写作的质性分析并结合量化的中文关键字云图,分析了当下初中生的价值取向及价值取向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为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当下初中生的价值取向基本端正,但也出现人生追求功利性、重文化轻道德、认知偏情绪化、易受干扰发生变化等问题。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塑造合理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效益至上是商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整体利益至上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商法基本价值取向形成的经济原因是商品经济,其形成的社会原因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形成的经济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其形成的理论基础是19世纪末的法哲学和现代经济学理论。商法与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协调,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