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之友>2008年第l期发表了汤志鸿先生的一篇短文<"笈"不同"籍">文中说"秘笈"的"笈"应写作"籍",并表示不理解<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即1996年修订本)为什么会在第1版、第2版的基础上给"笈"增加"书籍;典籍"这一义项.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20,(3)
<正>当代社会,人们似乎认为新闻媒体可以中立、客观地呈现事实、表达意见。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传播学教授兰斯·班尼特的《新闻:幻想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九版,杨晓红、王家全译)一书,打破了这一天真的幻想,为我们揭示了商业化时代话语霸权的生成机制以及政治与新闻的关系。这本书迄今已发行到第九版,成为政治传播学领域一部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揭穿商业社会媒体自由的神话。新闻自由被看作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媒体的商业化则被认为是实现新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中图法>第四版、<中图法(第四版)使用手册>及有关论著涉及的"I212/217各时代作品集"类目分类标引方法和相关例证,进行了类比分析.同时,就自己的理解谈了一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第四等级"的报刊是一整套有关政府、公民身份、公众舆论与报刊自由相互关系的理论,它在英国近代政治哲学那里得到了系统的论述.近些年来,关于媒介作为第四等级的社会功能与角色曾一度成为国内新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却鲜有从政治学理上对其具体义涌进行追根溯源的分析与阐述,因此,本文拟选取英国近代自由主义之父洛克,功利主义政治学代表边沁与詹姆斯·密尔的相关政治学说和他们有关新闻自由与报刊的认识来分析政治学说为"第四等级"所提供的理论支持,从而深入我们对报刊作为"第四等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中图法》第四版艺术类目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艺美术"随着时代发展已嬗变为"艺术设计",<中图法>第四版J大类中的类目设置已无法满足类分此类图书的要求.文章运用图书馆分类学的专业知识,根据<中图法>第四版的编制原则,提出了一点观点及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修武县档案馆保存有一套"大跃进"时期的<修武县报>. <修武县报>,1956年5月11日正式创刊,其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修武小报>,为周一报,铅印、新闻纸八开两版,同年10月改为四开四版,1957年3月停刊.  相似文献   

7.
如何破解党报面临的"发行竞争日趋激烈,空间被其他类报纸挤压严重"的困境?笔者认为,向地方延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从世界报业发展的情况看,西方国家的主流大报发展地方版,已经是常规做法,而且比较成功.像美国的<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大报,发行地方版已是它们的例行做法;而欧洲发行量最大的德国<图片报>,在2003年就有十几个地方版.  相似文献   

8.
龙金凤  赵怀舟 《晋图学刊》2002,(2):48-49,61
本文指出了第三版、第四版<中图法>中的一个延续10余年的可疑例示.该例示"<金匮玉函经>等入此."出现在"R2中国医学"类的"伤寒金匮,本文合编"条目之下.经笔者考证世传<金匮玉函经>实乃张仲景<伤寒论>之别本,而非<伤寒>、<金匮>之合编.该例示如欲保留,则当列入"R222.2伤寒论"条目之下.  相似文献   

9.
宋子文是旧中国国民党"四大家族"成员之一.作为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的官宦生涯尽人皆知.然而,他自1917年从美国回国,到1923年应孙中山之邀南下出任两广盐务稽核所所长,这期间6年的经历,却是鲜为人知的.有关资料对此通常避而不谈,为数不多的资料即使谈及,也语焉不详,如<简明中国近代史词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云:"……回国后,在双冶萍公司任职员."<中国革命史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云:"任汉冶萍煤铁公司秘书."更有所据不实,以讹传讹者,如<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云:"任汉冶萍公司总办处秘书."<中国革命史辞典>(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云:"任汉口汉冶萍钢铁公司秘书."  相似文献   

10.
这里的"西方出版业"主要指西方出版业发达国家的出版业,"行业协会"指出版行业协会.另据瞿鸿祥在<行业协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第3页中的研究,美国对"行业协会"的定义是"一些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同行或商人团体."  相似文献   

11.
据笔者粗略统计,<新华字典>(第10版)将<简化字总表>(1986年重新发表,以下简称<总表>)中的两个繁体字、<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下简称<一异表>)中的23个异体字视为规范汉字,立为字头.这一调整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本文拟以这25个字为例,比较<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辞海>(彩图第6版)三部通行字词典对这25个字处理的异同,谈谈字词典标准对政府标准的修订调整给社会语言文字应用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国家图书馆从2000年元月起使用第四版<中图法>类分图书.由于该版<中图法>首次采用沿革注释反映分类法新旧版之间分类号、类名变动情况,编目人员能较快熟悉新版<中图法>变化规律,减少了<中图法>换版引起书目数据分类号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术期刊的"异化"与"坚守"——从遴选"核心期刊"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诚 《编辑之友》2010,(6):60-62
每当新一轮"核心期刊"遴选结果公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番热闹的议论景象.譬如,2009年下半年,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还没正式出版,而网络上已是炒得红红火火,有人在网络上煞有介事地纷纷推出"赝品"2008年版.导致<总览>编辑部电话不断,询问网上公布结果的真与假.其"核心期刊"效应,已成为中国学术界(包括学术期刊界)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可见,2008年版<总览>牵动了多少学者和学子之心,也牵动了近2000家将要入选核心期刊的期刊人特别是杂志主编的心.[1]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4日,<人民日报>在第5版发表文章<2007,倾听中国网民>,文章认为,中国一亿多网民在过去一年所发出的声音"终将被载入史册",并大胆断言"网民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5.
所谓"厚报",即"成叠的报纸".厚到什么程度?以报社的实力和实际需要而各有所厚.如今,一份报纸已经由过去4个版、8个版,转眼间发展到40个版、80个版,甚至100个版以上,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国外的报纸如<今日美国>、<费加罗报>、<太阳报>等都是厚报的典型.可以这样说,当今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和报业竞争是厚报出现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也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不断向信息化迈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37.年前,中国新闻代表团随一号人物赴美,回来后写了系列"访美见闻",其中有篇<美国报纸和电视>,发在1978年10月4日的<人民日报>第六版.谈美国电视传媒的影响时说:"电视作为媒体工具,应该说在美国最为发达.今天看电视已经成为美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全国有近千座电视台,有近一亿多台电视机,97%家庭都有电视机.全国三大广播系统和地方电视台每天多次播送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7.
<大公报>(桂林版)是抗战的产物.1939年,新记<大公报>成立了桂林办事处.原驻粤办事处的王文彬,在广州沦陷前撤退到桂林,负责桂林办事处的各项事务.1941年3月15日创刊<大公报>(桂林版),每天出版一期,每期共四版.头版通常刊登广告,创刊之初曾刊登过一部分社评;第二版刊登社评、重要的国际和国内新闻,每逢星期一还专门刊登星期论文;第三版刊登专论文章、长篇连载通讯、桂林本市新闻、短评和部分国际新闻;第四版刊登副刊、广告和其他省市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我书桌上有张厚生先生的三本书:一本是1987年1月由他和路小闽同志主编的<情报检索>;一本是由张厚生先生一人主编<信息检索>(修订版);第三本则是由他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5月新近出版的<信息检索>(第3版).这三本书一脉相承,前两本在文献检索课教学界,可以说是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而<信息检索>(第3版),则可以说是在前两本的基础上"再展新姿",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康:您的<在政治与知识之间--以晚清翻译出版为中心>是一部将翻译学与政治学进行交叉、极富新意的研究著作.我注意到全书主要是围绕这样一种思路进行研究和写作的:传统知识的政治化、权力化--由政治、社会危机引发传统知识政治化、权力化格局的动摇--新型知识的扩充及对传统知识地位的取代--新型知识走向政治化与权力化.在传统知识让位于新型知识的过程中,充满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您在书中分析了面对政治及社会危机传统知识也努力进行调整,试图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架构来容纳新型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既持守传统知识的权力地位,又汲取新型知识切于世用的优势这样一个目的,但历史发展的进程却绝非如此.  相似文献   

20.
社会责任论的基本思想 社会责任论的核心思想首先由美国著名的哈钦斯委员会在1947年提出,之后施拉姆才通过<报刊的四种理论>使它成为具有哲学和政治学基础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