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元宇宙发展报告(2022)》显示,中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国内元宇宙市场规模至少突破2000亿元大关。进入2022年,全国多地政府纷纷发布元宇宙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元宇宙产业园等政策,元宇宙产业发展开始进入竞争阶段。借元宇宙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经济弯道超车,是地方政府推动元宇宙的一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水墨时空 宇宙诞生之初,天地是一片黑色的混沌。从中分出阴阳二气。阴为黑色,阳为白色。阴阳二气周流不息。孳生万物。宇宙中形态各异的生命,都是由阴阳二气运化而成。中国水墨画,于是就把宇宙中千差万别的色彩,还原成黑和白这两种最为基本的颜色,用它们来表现中国人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与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漫威构建的多元宇宙体系,是好莱坞电影宇宙模式的新嬗变,也是媒介融合时代下跨媒体叙事策略的新发展。本文以漫威多元宇宙相关系列影视作品为研究对象,回溯了漫威对多元宇宙体系的逐步构建,提出多元宇宙模式具有多元数据库、多元角色、多元叙事文本和多元交互性等特征。多元宇宙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文本创作,也可以达到IP整合、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对新时代中国影视创作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2021年,"元宇宙"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针对元宇宙的著述多从理论视角解读,对业界的实践经验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分层模型方法描述了"元宇宙"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平台的体系结构。以此为基础,结合对腾讯公司、英伟达公司、Epic Game公司等相关产业人士和研究人员的调研访谈和相关文本,对"元宇宙"产业的优势企业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元宇宙"产业及技术的薄弱之处。  相似文献   

5.
司娟 《晋图学刊》2023,(3):72-79
学界对元宇宙与图书馆的运用和实施做了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对这些文献的系统性梳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图书馆可以利用元宇宙技术,构建新的场域空间,拓展新的资源获取途径,发展新的服务生态;中国图书馆要走本土化的元宇宙道路,储存与传承经典文化,构建书香社会,强化原发性技术探索,实现元宇宙技术自主化与可控化利用。本文从一个文献视角总结了元宇宙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图书馆发展元宇宙提供了学术线索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票房与口碑上都呈现出势如破竹之势,其取材也多选自中国传统神话。毋庸置疑,动画创作者们正雄心勃勃,意图构建属于中国动画电影的“神话宇宙”。本文通过对数字逻辑下的中国动画电影“神话宇宙”创制现状进行厘清,进一步分析国产动画电影在近年来创制中所展现的“情动”与“吸引”趋向,以及对此种趋向的过度追寻所生成的主体技术迷思——这也正是制约“神话宇宙”发展的短板。在此种局面下,提出中国动画“神话宇宙”建构,未来应走向“技术-文化共生”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化旅游和元宇宙的跨界融合,成为文旅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打造虚拟数字人、文创产品转化为数字藏品、编织虚拟场景、打造互动游戏的具体途径,构建中国文旅元宇宙。【结果】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国文旅行业的发展。【结论】基于文化和技术双重支持的文旅元宇宙,不仅会改变传播格局的基础架构,更以沉浸感和创新性重新定义文旅资源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解密元宇宙     
<正>随着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公司更名为Meta,各国际大型互联网公司不断布局和探索元宇宙,与元宇宙相关的虚拟货币、社交模式等形式纷纷涌现,元宇宙概念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在这场技术狂欢中,学界业界对元宇宙技术及理念的期待、向往和对元宇宙非理性炒作的资本跟风、风险隐忧同时并存。鉴于此,本期特邀请学界著名专家教授和业界精英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解读这一命题。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黄楚新、陈智睿立足于元宇宙概念产生的技术条件与现实动因,站在概念界定、发展逻辑与风险隐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人是生长在地球上生活在自然中的,但是今天的孩子一诞生,他刚开始和这个地球接触的时候,我们给他的就已经不是原本的自然和宇宙了,电子、机器、电脑和虚拟的世界已经取代了天和地这样的自然,取代了人原本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周继坚  周丹丹 《传媒》2023,(7):11-12
<正>由中央网信办指导,新华社主办,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承办的第十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于2022年12月28日在新华社新立方智能演播室举行。大会贯彻党的二十大“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精神,以“新主流、新传播、新生态”为主题,创新采用元宇宙投射、虚实结合形态,连通线上线下嘉宾参会,首次探索主流媒体在全真元宇宙场景下举办高规格论坛,同步在元宇宙场景以及新媒体矩阵平台进行传播。大会正式成立元宇宙产业联盟,发布首个文旅沉浸式数字化云平台“云游中国”。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和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赵承出席大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德国孩子跟中国孩子作个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孩子长得很大了还像个孩子。而德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大人。安东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他爷爷奶奶的房子和我们海边的房子挨得很近。一天,他跟着他爷爷奶奶来到  相似文献   

12.
正如俄罗斯宇航员罗曼连科所说,“宇宙是一块大磁石……你一旦去过,以后就总想再去”。从“神五”到“神六”,中国的宇航人期待着向宇宙更深处迈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基于系统论视角,在厘清元宇宙系统数据、信息、知识、资本、数字技术、虚拟数字人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元宇宙系统是由虚拟文化、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及其功能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方式,并明确了以“要素协同、子系统协同、元宇宙与本宇宙协同”为基本内容、以动力和反馈机制为制衡的元宇宙系统协同发展机制。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对元宇宙价值论的形式价值、目的价值与价值准则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和介绍。最后,结合元宇宙系统论和价值论内涵,文章对“元宇宙出版”这一新范畴的新模式和新业态进行了展望,包括元宇宙出版话语体系构建、元宇宙出版产业链重构、元宇宙出版价值重塑和元宇宙出版数字技术赋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元宇宙的爆发让图书馆人兴奋不已,但普遍面临诸多困惑,包括: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与图书馆有什么关系?元宇宙是否与过去的许多新技术概念一样,只能给图书馆带来专业刊物上的文字狂欢,而并不能真正对事业有所助益?为此,文章介绍元宇宙概念,厘清元宇宙的内在逻辑和技术基础,阐释元宇宙的由来、定义、本质和困境;从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本我与环境的关系两个维度探讨增强共生、镜像孪生、虚拟原生和异宇再生4种元宇宙类型的特点、功能和应用;分析图书馆如何建设元宇宙,有哪些可能的元宇宙应用;介绍上海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红色骑行”“家族迁徙”“NFT读者证”“古籍区块链”等元宇宙项目。文章认为,元宇宙概念与图书馆有天然联系;作为互联网的又一次革命,元宇宙使人类古老的梦想得以具象化和易于实现;Web3.0正在为元宇宙提供技术基础,将影响到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所有行业;要全面认识元宇宙,需要具有“元宇宙思维”;未来的图书馆有望成为崭新的元宇宙平台,图书馆界需要全面了解元宇宙,抓住智慧图书馆建设契机,布局元宇宙建设蓝图。  相似文献   

15.
张秀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2,(11):I0001-I0001
黄仁字先生认为中国人不懂得数目字管理之道,胡适先生则认为中国人习惯于差不多。两位老先生虽然都是出于对祖国“爱之深而责之切”的情感因素与理性批判,但我认为这恰恰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中国人的天地宇宙哲学观: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蝇营狗苟,务求与天地宇宙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民族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之道在于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阐述全球元宇宙产业及现状,以及元宇宙的三大“现实”概念,认为元宇宙技术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而构建元宇宙知识学习中心,以促进知识共享和智慧传承,则是大学最终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四大功能升维:借助智慧交互技术,建立智慧化数据库;延伸图书馆物理空间,搭建各种功能的元宇宙空间;建立元宇宙知识学术中心,提供智慧化知识服务;创设“元宇宙数智馆员”,解决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紧缺和流失问题。强调元宇宙能为图书馆带来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呼吁人们更理智、更耐心认识元宇宙和元宇宙智慧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正如俄罗斯宇航员罗曼连科所说,“宇宙是一块大磁石……你一旦去过,以后就总想再去”。从“神五”到“神六”,中国的宇航人期待着向宇宙更深处迈进。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的出现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改进与创新带来新机遇。研究智慧服务与元宇宙融合的理论和现实,探讨元宇宙赋能下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转型与重塑,梳理并架构图书馆元宇宙服务体系框架,以期为元宇宙在智慧图书馆的实践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加快应用元宇宙技术,探索智慧图书馆沉浸式服务,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实践场域。文章梳理元宇宙核心技术和智慧图书馆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基础,探讨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据此提出融合路径。围绕智慧图书馆设备、技术和职能等核心要素,结合元宇宙关键技术、内容创作和生态系统,设计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和功能,构建虚实共生的AI+3D+VR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场景和服务模型。最后,基于元宇宙智能互动引擎,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教育和学习空间场景技术开发,体验知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21年,在“元宇宙”概念逐渐火热的背景下,一些被称为是“元宇宙综艺”的节目也悄然诞生。从目前的实践和发展来看,“元宇宙综艺”并非是某种特定的综艺节目类型,更倾向于“主题综艺”,其人物和内容要素均与传统综艺节目类似,在元宇宙文化元素的影响下其人物设定、舞台科技和文化内涵层面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不过,因为元宇宙技术和文化的限制,初步探索的“元宇宙综艺”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无论如何,“元宇宙综艺”的出现对综艺市场和元宇宙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均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