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晴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4):112-113,119
为了解负性生活事件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运用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河南省三所高校59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7项负性生活事件对男大学生的影响程度都高于女生,对理科生的影响程度均高于文科生,对大二学生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其他三个年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疾病引发的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凸显其心理健康问题,这不仅给心理学学者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应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意在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级的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5200名,对所有学生发放中国大学生应激量表(CCSPSS),并考察以生活事件为应激源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程度,对比不同群体的心理应激的差异性.结果:生活事件,日常琐事,负性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在个人发展、生活琐事、负性事件、正性事件对男生的心理影响较大.结论: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独生子女的调研,了解其应激因素,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高师学生应激生活事件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增进高师学生心理健康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用自编的《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量表》对广西师范大学 4 1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排在前 10位的应激生活事件主要来自学习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就业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其中 ,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应激事件对男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对女生的影响 (P<0 .0 5 ) ;来自学习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 .0 5 ) ;来自学校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来自就业方面的应激生活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很多高校围绕大学生发生了很多令人震惊的的“校园事件”,这些事件究其原因都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因此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的重要群体,受其自身性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本单位为例,通过调查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她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探究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而阐述加强高校女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促进高校女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随机抽样江西省3所高校的578名大学生,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等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生活事件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网络欺凌者及负性生活压力大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江西师范大学、宜春学院等四所高校12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网络欺凌者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网络欺凌者,男生高于女生、有留守经历学生高于无留守经历学生;有自杀意念倾向者网络欺凌行为、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倾向者;男生、有留守经历、网络欺凌、人际关系障碍、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无目标感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研究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对预防其自杀行为、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对安徽大学心理咨询测量中心接待的部分大学生和随机抽样的414名大学生的卡特尔16项修改因素的测试材料为依据,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初步分析。发现,他们在心理健康因素上的得分,低于平均值(22分)。其中低于22分的,占测试学生的53%;文理科相比,理科好于文科,差异显著,但在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中,理科又多于文科;要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人数比例,男生多于女生:一、二年级多于三、四年级;在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中,大多在上大学前就有临床症状的表现,还有一部份是历届生,他们有在高中复读一至数年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疾病日益严重,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疾病,借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提出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校园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各高校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诱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因素入手,重点探讨高校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着眼于"积极心理学"来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问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尝试。积极心理学以其积极的理论体系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它提倡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问题导向转向健康关注,注重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女大学生构建了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107-109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某高校的263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和367名汉族大学新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民族学生除敌对一项以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与本校汉族学生相比,民族学生的各项因子分均偏高,且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心理问题验出率为35.2%,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和消解民族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我校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占27.76%;心理健康者占55.87%。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8,P=0.029);城乡学生UPI三类筛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69,P=0.434);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学生UPI三类筛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1,P=0.489);二、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一、四年级。我校大部分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良好,但仍有相当数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二、三年级学生,应重视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某高校2012级200(护理男生100,护理女生1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护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男护生在强迫因子、人际因子和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护生的得分(P0.05或P0.01);护理专业男生普遍对护理专业不满意,担心个人发展和前景,专业思想不稳定现象严重。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建议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强其专业思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以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方法:采用SCL-90对4966名新生进行心理症状的自评测试。结果: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水平,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民办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本院学生,艺体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理科学生,理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文科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泰安高校某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医教协同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泰安高校某院系本、专科共5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t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CL-90总分97~28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13.16%。该院系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问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贫困、社团活动、独生子女、幼年不幸、近期应激事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结论:应针对影响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和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团体咨询的训练方法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人际关系训练,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羞怯量表、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入组大学生SAD、IAS、羞怯量表、SES、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结论: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团体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460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查,结果表明:1.大多数学生295人(占79.3%)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2.高职新生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p〈.01);3.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专业、城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一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影响因素.采用SCL-90、EPQ、SES、UCLA孤独量表对入学半年后的709名福建医科大学一年级医学生进行测查.研究表明:建医科大学一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稍差于全国青年;"肯定有症状"的检出率为16.22%,主要症状为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男生的敌对、偏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浙江省内四个地区13所高校201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32份。通过数据的汇总与统计、比较,得出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数据,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