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科素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同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高校辅导员专家化职业能力的重要选择。文章诠释了高校辅导员学科素养提升的时代价值,规划了高校辅导员学科素养的提升路径,进一步破解制约高校辅导员专家化职业能力提升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存在着岗位职责与职业期待有差距、职业价值观抉择、职业内驱力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建立基于胜任力的职业能力标准,队伍建设机制和学科方向建设,促进辅导员胜任力形成,进而实现职业认同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如今来到网络时代,移动网络和智能网络迅猛发展,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学和管理面对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了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可提升空间,提出有效可行的提升办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价值,才能保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构建出新时代下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的产物,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科学与合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是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辅导员工作则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后盾,对独立学院的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职业培训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从培训内容的科学化、培训形式的丰富化、培训师资的精选化、培训意愿的合理化等方面来构建科学、系统、合理、专业的辅导员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话语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共情能力,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的内容能展示其话语能力。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能力大赛中的话语能力普遍存在着态度上的强制性、内容上缺乏主题性与针对性、形式上的乏味性与干瘪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能力大赛中使用话语中的寒暄、暗示、余地和修辞等话语手段和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升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既有利于提升职业能力,又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巩固。然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明显面临话语缺位、话语失效、话语霸权等现实困境。面对新时代,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主动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提升业务能力,不断拓展工作阵地来提高自身话语权的感召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重塑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面临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要素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重要的、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新方向入手,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在借鉴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和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要素新构成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随着《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颁布,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职级将更加规范。为了让辅导员工作更加具有职业规范,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应该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在知、学、用、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不再局限于现实生活中,开始逐步涉入网络环境。辅导员处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立德树人、意识形态工作、职业能力建设都需要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在新媒体视阈下探究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从辅导员自身层面、高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