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盐酸林可霉素对Luminol-KIO4体系化学发光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结合反向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9~7.0×10-5mol.L-1,检出限为3.4×10-9mol.L-1,对对于浓度为1.0×10-7mol.L-1的盐酸林可霉素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以片剂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检验方法的回收率,测得结果在99.6%~101.0%之间.  相似文献   

2.
氟罗沙欣(FLRX)具有很强的荧光,据此,建立了测定氟罗沙欣的简单快速的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3.3×10-9mol.L-1;莫西沙星的浓度在5.0×10-8-4.0×10-6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时1.0×10-6mol.L-1莫西沙星平行测定12次,RSD为1.1%.利用该方法测天方罗欣和沃尔得的回收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毛细管悬汞电极为检测电极,设计制作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分析了谷胱甘肽在Hg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确定了谷胱甘肽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条件.谷光甘肽检测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7-8×10-5mol/L,检测限为1.5×10-8mol/L.  相似文献   

4.
对苯二酚、邻苯二酚的快速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快速、简便同时测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方法.在浓度为0.1 mol.L-1的HAc-NaAc(pH=5.6)缓冲液中,用玻碳电极(GC)测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的还原峰电流,并采用半微分技术进行峰分离,同时添加表面活性剂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实现了二者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在1.2×10-6~1.0×10-4 mol.L-1范围内,对苯二酚的半微分电流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邻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8.2×10-7~1.0×10-4 mol.L-1,二者的检测限分别为3.6×10-7和2.4×10-7 mol.L-1.将此方法用于模拟废水中苯二酚的检测,回收率为97%~104%.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碱性介质中碘离子、硫离子和双氧水对ITO电极上电聚合鲁米诺修饰膜ECL的影响.在选定条件下,上述物质显著增敏聚鲁米诺的ECL.在1.0×10-6mol/L-8.0×10-6mol/L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与碘离子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96;在8.0×10-7mol/L-1.0×10-5mol/L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与硫离子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3;在8.0×10-mol/L-6.0×10-5mol/L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与双氧水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9.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平行催化氢波测定萘普生的新方法.在KH2PO4-Na2HPO4(pH6.24±0.1)支持电解质中,萘普生产生一催化氢波,峰电位Ep=-1.36V(vs.SCE).加入K2SO8后,该催化氢波被催化,峰电流增加约20倍,峰电位基本不变,产生一较灵敏的平行催化氢波.其二阶导数峰峰电流ip″与萘普生浓度在1.0×10-7~3.2×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2,n=8),检出限为5.0×10-8mol.L-1.该方法可用于药物制剂中萘普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应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美洛昔康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在0.08mol·L-1HAc-NaAc(pH4.5)支持电解质中,美洛昔康于-1.20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氢波,其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美洛昔康浓度在2.0×10-8~1.6×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n=8),检测限为1.0×10-8mol·L-1.10次测定1.0×10-6mol·L-1美洛昔康峰电流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回收率在92.6%~101.2%之间.该方法可用于药剂中美洛昔康的测定.本文对美洛昔康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的电离和溶液pH是电解质溶液知识体系的灵魂,理解和熟练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是参透电离平衡理论的保证. 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3O+和OH-,通常简写为H+和OH-.其中c(H+)·c(OH-)=Kw,K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其意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c(H+)和c(OH-)之积为一常数.由实验测知,在25℃时,1 L纯水中只有约1×10-2mol H2O电离,所以,c(H+)=c(OH-)=1×10-7mol·L-1,因此,在25℃时,Kw=c(H+)·c(OH)=1×10-7×1×10-7=1×10-14(此时的  相似文献   

9.
在pH≈8 B-R缓冲溶液中,银与抗坏血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黄色银溶胶溶液并被明胶分散,银溶胶对试剂空白在4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103L·(mol.cm)-1.吸光度对银浓度在8.00×10-6~2.00×10-4mol·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7+6.276×103c,相关系数为r=0.9994.成功地测定了试样中的痕量银.  相似文献   

10.
用铜铁试剂对自制碳纤维电极进行电化学修饰,用于检测溶液中低浓度Cu2+.详细考察了富集电位、富集时间、扫描速度及Cu2+浓度对测定的影响.试验发现在高氯酸溶液中,富集电位-1.2 V,富集时间4 min,Cu2+在0.05 V处有灵敏的阳极溶出峰.试验结果显示Cu2+氧化峰电流在1.0×10-6 mol·L-1至1.0×10-8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i(nA)=555.2c+47.86(其中c为Cu2+的浓度),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71,检出限(S/N=3)为8×10-10mol·L-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n=6).  相似文献   

11.
利用紫外可见光度法研究了纳米金粒子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纳米金与雌酮发生相互作用后,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吸光度比值A/A520与雌酮浓度的对数值在1.0×10-7~1.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7×10-9mol/L.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方便检测雌激素的新方法,为水体、奶粉、食品中雌激素的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π电子受体茜素红与电子给予体头孢呋辛钠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在水溶液中,中性条件下头孢呋辛钠与茜素红在室温下即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520 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13×104 L·mol-1·cm-1.头孢呋辛钠药物浓度在7.52×10-6~6.66×10-4 mol·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204c(×10-4 mol·L-1)+0.222,r=0.9992,相对标准偏差为1.2﹪.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3.
在自制的碳纤维电极上,研究了碳纤维电极性能和对氯苯酚(p-CP)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扫速、pH值以及浓度对p-CP在碳纤维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CP在碳纤维电极上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其电极氧化还原行为受吸附过程控制,p-CP在1 mol.L-1硫酸底液中,其氧化峰电流与对氯苯酚浓度在5×10-5~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9981),检出限为1×10-6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3%(n=10)。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测定谷氨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确定了该方法的测定最佳条件,并研究了抑制体系的机理。在最佳条件下,谷氨酸浓度在2.0×10^-8-5.0×10^-5mol·L^-1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9mol·L^-1,对1.0×10^-6mol·L^-1的谷氨酸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法用于味精产品中谷氨酸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对铜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乙腈/水(体积比1∶1)溶液中,当加入Cu2+后,探针显桃红色,随Cu2+浓度增大,荧光强度增强,发射荧光波长红移。并在2.8×10-7~2.8×10-5mol/L范围内,Cu2+离子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它常见离子引起很小的荧光光谱变化,合成的试剂可用于高选择性的检测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Bi^3+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特性,结果表明:在1.0mol·L^-1的HCl溶液中,于-0.055V处出现一灵敏的溶出峰,电极反应过程是受吸附控制的电极过程。并考察了测定Bi^3+的最优化条件,在1.0mol·L^-1的HCl溶液中,于0.4V富集80s后,以120mV/s扫描速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0×10^-7-1.0×10^-4mol·L^-1浓度范围内,Bi^3+的溶出峰电流Ip与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8mol·L^-1(信噪比RSN=3)。将该法应用于药物中铋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9—10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在碱性介质中,水胺硫磷对鲁米诺-H2O2体系的化学发光有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水胺硫磷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A-CL)法.最佳条件为:70 r·min-1副泵转速;pH 10.4 NaH2PO4-NaOH缓冲溶液;9.0 × 10-3 mol·L-1 H2O2;7.5×10-6 mol·L-1鲁米诺.水胺硫磷浓度在2.5 ×10-7~1.0×10-5 g·mL-1范围内与体系化学发光增强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 g· mL-1.加标测定大米样品中残留的水胺硫磷,回收率为94.5~9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3.2%.  相似文献   

18.
在0.25mol·L^-1KH2PO4-NaH2PO4(pH6.38)底液中,盐酸洛美沙星(Lomenfloxacin,简称L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1.2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LF中性分子,测得L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31×10^-11mol·cm^-2,每个L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12nm2,L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11×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θ=-35.24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a=1.21,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31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L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建立一种测定药物中头孢他美酯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具有很强的内源荧光性,而头孢他美酯溶液本身不产生荧光。当头孢他美酯与BSA结合后,会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BSA在λex=342nm处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头孢他美酯的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药品中头孢他美酯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该结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λmax=342nm,与头孢他美酯摩尔浓度在2.07×10^-6-2.58×10—5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1.9684×10^7Ccp+25.6288,相关系数r=0.9958,检出限为1.01×10^-7mol·L^-1,RSD为0.66%,加标回收率为85.0%-100.99/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