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文章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实验组、对照组各12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可以降低老年人焦虑水平、提高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较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妇女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区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倾向但无严重躯体疾病和严重精神疾患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个人情况研制针对性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民族舞蹈运动的运动处方并实施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76名研究对象实施运动处方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4周规律的运动后,研究对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显著缓解,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和民族舞蹈运动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妇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就运动项目而言,民族舞蹈运动在老年妇女抑郁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太极拳运动在老年妇女焦虑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  相似文献   

3.
运动处方干预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6名老年女性施予为期7个月的以简化24式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老年女性太极拳锻炼前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能提高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可以应用于对体育效果的客观评价;运动处方干预下老年女性心理因素的变化表现为2个月有良性的影响,4个月有明显改善,是改善心理疾病的见效期,7个月是心理健康水平达到最好的时期;运动处方的干预促进了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太极拳练习缓解大学生考期应激状态,为学生备考应激状态的调护提供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采用 SCL-90症状量表、中医体质量表、焦虑量表(TAS)对受试者80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每天太极拳运动30min进行调节,在考试周其间使用,持续5天.并进行判定测试.研究结果与结论:在太极拳锻炼后实验组 SCL-90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和 TAS 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太极拳运动实验组比对照组更能有效的改善参与者的心境状态,明显缓解了气郁体质大学生考期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农业大学2004级本科学生118人进行太极拳练习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学生经过太极拳练习后,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症状、抑郁、焦虑、强迫、恐怖等项目上的得分显著下降;太极拳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推广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薇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55-56,74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健康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将40名震后有焦虑症状的大学生按其兴趣爱好分为体育运动组和非体育运动组进行心理治疗。在治疗和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2组大学生通过心理治疗焦虑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体育运动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影响与运动项目、运动时间有一定关系。运动组男生假期焦虑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同组女生,可能跟其运动频率较高有关。结论:运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心理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不良情绪的体验时间。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生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研究太极拳套路、太极拳推手对大学生的影响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太极拳运动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实验组大学生进行太极拳套路与推手练习,并在实验前后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太极拳套路练习对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影响显著(P≤0.05);太极拳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50名无规律性运动的中老年人作为受试者,根据年龄、性别、体重随机分成实验组25名(太极拳组)和对照组25名(空白组)。采用美国生产的Biodex II型多关节等速测试仪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受试者脊柱两侧的肌肉力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在6个月的陈氏太极拳锻炼后,脊柱两侧肌肉力量均比实验前有所增强,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也呈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说明长期坚持陈氏太极拳练习可以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延缓萎缩,增强脊柱稳定性,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参加身体运动训练的心理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青萍 《体育科学》2003,23(5):137-140
采用CMI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测量133名老年人(将其分为自由运动组、非运动组、太极拳训练组)在运动前、2个月、6个月时的心身健康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运动前自由运动组焦虑分值低于非运动组;2、6个月时训练组抑郁、紧张等心理项目分值比另两组降低明显,身体项目分值也相应为训练组<自由运动组<非运动组;社会活动项目分值自由运动组、训练组优于非运动组.说明短期身体运动能够改善心理功能,产生心理效应,由此激发积极性生理应答效果及社会功能改善.建议依据老年人运动特征制定运动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0.
健美操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健美操教学实验前后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探讨健美操教学促进心理健康的实际功效。结果表明:“人际关系”,“焦虑”,“恐怖”3项因子实验后得分明显低于实验前得分(P<0.01),健美操是1项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应对方式在运动与焦虑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文运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运动不仅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焦虑呈负相关性(p<0.05),且能够正向预测积极应对方式(p<0.05);(2)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并在运动与焦虑之间呈中介作用;(3)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但在运动与焦虑之间没有中介作用。结论:运动不仅能直接影响焦虑,而且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焦虑。建议:大学生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改善应对方式,以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庞阳康  刘仿 《体育学刊》2008,15(6):100-103
为了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60名身体健康的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进行太极拳运动3次,而对照组不进行太极拳运动.12周后采取外周血,用双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实验后外周血Th细胞、Th1细胞以及Th与Tc、Th1与Th2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0.05).说明规律性太极拳运动可增强大学生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T细胞亚群向Th1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习练太级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的影响。实验选择城镇老年妇女(55—65岁)16人,随机分为运动组(10人)和对照组(6人)。运动组受试每天进行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正常日常活动,不进行有目的的体育锻炼。结果发现:运动组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血清IL—2浓度和血液中NK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一次性太极拳练习,明显提高血液IL—2的浓度,表明太极拳运动可提高机能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练习对中老年人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42名55~69岁的中老年人,随机分为气功组(n=21)和对照组(n=21),气功组每天练习健身气功1h,3~4次/周,其余时间可自行练习,共12周,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进行研究前后的评估。结果:(1)SF-36量表:12周干预后,气功组相较于对照组RP、BP、VT、PCS、MCS、T的评分显著增加(P<0.05),而PF、GH、SF、RE、MH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SAS量表:12周干预后,气功组相较于对照组SAS的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健身气功练习可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焦虑及生活质量,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将4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指导运动组23名妇女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走运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妇女于运动后E2、P明显升高,TG、TC、LDL-C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提高,与运动前以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E2与TG、TC、LDL-C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腰痛发病率高,医疗支出代价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腰痛的康复治疗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腰痛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40名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太极拳组,一组为核心稳定训练组,这两组每周早上锻炼三次,每次60分钟;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进行任何规律的体育活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运动治疗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下背痛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与弯腰拾物功能测试。结果:12周运动治疗后,发现太极拳组在治疗后下背痛功能障碍失能程度显著小于核心稳定训练组,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弯腰拾物测试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弯腰拾物的活动能力,太极拳锻炼是腰痛患者运动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了解有氧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随机选择42名确诊为II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有氧运动半年,对照组服用黛力新。实验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二组II型糖尿病患者调查。实验后两组之间个别因子有差异,总分无差异,在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等得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有氧运动有助于II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且主观评价与心理感受优于药物治疗。结果与分析在实验前多数患者有躯体症状如心慌、失眠、多梦等,对照组在服用黛力新1~3d后症状即消除;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恢复慢,一般在1个月后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太极拳练习对医学生抑郁症状倾向的治疗效果,为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方案.方法: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在徐州医科大学大1和大2年级1836名大学生中筛查出具有抑郁倾向的5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出的学生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实验组进行太极拳练习和太极拳拳理的学习,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进行干预实验研究;对照组1只学习和练习拳架不学习拳理;对照组2不做任何干预手段.结果:实验组抑郁症得分前测和后测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1也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1.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三组干预后的SDS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后测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1的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事后测得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练习并配合太极拳拳理的学习能有效改善医学生抑郁症倾向,并且比单纯的太极拳拳架的练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象:为探讨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将4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指导运动组23名妇女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走运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妇女于运动后E2、P明显升高,TG、TC、LDL-C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提高,与运动前以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105)。运动后E2与TG、TC、LDL-C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康复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120名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10天后采用太极拳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乳腺癌康复锻炼.以Constant-Murley肩功能测评标准和WHOQOL-BREF生活质量简表为测评依据,对患者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的患侧上肢康复、上肢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太极拳运动可以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康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