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就提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即“生活即教育”这一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是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动的教学。”本人就从科学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学生课外生活化的学习来谈谈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得有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同时,才能做一个长篇的现代的人。""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动的教学。"因而科学学科教学只有在真正体验社会生活,参与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思想迄今为止仍然在教育界闪烁光芒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更为深远. 一、联系生活实际趣味教学 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教科书.陶行知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活的知识,没有以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认为,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因而也都是教育的场所."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文字为中心,是与生活脱离的无用知识为中心,不能真正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理解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活的教育思想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创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针对我国当时毫无生机的传统教育,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活的教育思想,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教育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从而探索一条中国教育发展之路。他的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当时的教育,尤其是对乡村和儿童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就在当今,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校本教学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一直倡导“生活即教育”.而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倘若生活不能走进学生的课堂,那么思想政治教学就成了一堆枯燥无味的理论,不但不能教育学生,使学生信服,也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与乐趣.过于追求理论,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机械式训练,在教学中存在严重弊端,它不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动机和需求,最重要的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在本文中,笔者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出发,由根源上探讨如何让生活走入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今天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他的“活”的教育思想仍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如他提倡教育目标要体现其“鲜活”生命之本性,课程资源要来源于生动“活泼”的真实生活,教学方法要活学“活用”,教师的任用要机动“灵活”.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真正体现了教育是对生命的教育及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四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科书。“四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之产生有三重根源:实践根源、理论根源和精神根源;表现样态有三个向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价值实现要遵循三个维度:以史育人、创新育人、高效育人。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是“教师的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者、学校教育的改革家。在他长达35年的教育工作中,一直坚持从事教学工作,不断进行教育试验,写下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其中包括41本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视为当代著名试验学校之一。他被认为是“苏联超群绝伦的人”“、教育思想的泰斗”。一、关于教师的道德素质(一)树立人文主义学生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每一个人(它一生的命运就在…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与此相关的,“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又赋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以新的内涵。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根据旧中国教育的情况,借鉴、吸收杜威生活教育的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生活教育的理论,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是生活教育的教学法”等观点。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活和实践。“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尤其强调一个“做”字,认为“做”是教与学的中心,也就是实践第一的观点。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现在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依据陶行知这一理论,我针对学生写作文空洞、虚假、程式化的情况,在作文方面,与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始终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最基本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切实完成“双补”任务,我们加强了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双补”固然要补文化、补技术,但思想工作不能丢。要下功夫,花气力,摸索适合“双补”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一、掌握情况,因人制宜,狠抓一个“活”宇脱产“双补”班的学员来自全系统各个单位,情况比较复杂。对于学员们条件的差异和他们对“双补”认识上的不同,我们认为:成人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成人思想实际,始终坚持疏导方针,狠抓一个“活”字。1.从调查研究入手,采取学校与单  相似文献   

14.
杜威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教育即生长”等重要的观点。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该生活化,教材应与社会生活联结在一起。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是幼儿阶段最好的教育组织形式,但同时也不忽视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他强调指出:“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一致,是这一时期完善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他的这种家园共育思想,强调教育一致性的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以至对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思想,对推动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一、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教育要与生活结合,教学做三为一体。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方向性原则。他指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由此可见,他主张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办学方向,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民富有、智慧,实质是人民需要怎样的学校,就要办怎样的学校;学校要与社会上最伟大的力量携手,为社会上最伟大的阶层服务。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当代教育对当代社会转型作出的主动顺应.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那么在体校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一主阵地做到上好上活思想政治课呢?本人认为除做好教学的常规工作外,还须着重做好以下两点:一、两个“特定”记心中所谓两个“特定”,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定要求和体校教学的特定对象.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教科书。要把教科书用活,需要校长活的办学理念和感人的言行。校长应该成为师生的表率,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校长应是教师教学业务的指导,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师生生活的关心,学校发展的规划,用自己的心血不断丰富学校这部“教科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主张“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课堂必须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评价等,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  相似文献   

20.
“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这所学校)和别的学堂不同。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室,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我们是现代的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要受现代的教育。不要过从前的生活,也不要过未来的生活。若是过从前的生活,就是落伍;若要过未来的生活,就要与人群隔离……我希望乡村教师,要办今日之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