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讨SCI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比较SCI和CST-PCD收录论文的变化趋势。2000年SCI收录期刊刊出我国科技论文3万1 040篇,其后逐年上升,到2009年增加到12万6 249篇,增加了306.73%,较同期CSTPCD收录期刊刊出的我国论文增加百分比(190.20%)高出116.53百分点。10年来,SCI期刊收录的中国论文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16.86%,CSTPCD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11.24%;发表在SCI期刊上的中国论文影响因子≤2的论文数平均为72.21%,≤3平均为85.42%。10年来,我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中国论文数量逐年上升,增加幅度明显高于CSTPCD,但其影响力有限。要区别对待SCI期刊,控制在影响因子≤3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鼓励在>5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7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与2002年统计相比,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影响力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喜的是,2003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比上一年增长了22.2%,被引用篇数和被引用的次数则分别增长了29.0%和39.3%。也就是说,我国SCI论文的影响力指标比数量指标增长得更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SCI论文的质量在国际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000—2009年国内12所较有影响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和论文被引情况的分析,了解国内中医药院校的科研方向、科研实力和科技影响力。方法:从发文数量、学科分布、发表期刊和被引情况4方面对12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近10年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发文数量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最高,中药学论文最多,并以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论文最多。2006年以后各院校发文呈快速增长趋势。发文期刊多为中国出版的SCI收录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3.04。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少。1篇发表在Lancet上,影响因子最高,为30.758。结论:国内中医药院校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虽呈上升态势,但明显比西医院校低。应加大中医药院校优势学科的培育力度,加强研究生和教师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了解SCI的特点、定位、投稿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医药院校科技论文产出力及影响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统计的高等医药院校在SCI和CDCS来源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论文数量、机构间合作发表论文数等项指标进行排队分析,揭示我国医药卫生科技论文产出的核心区域.根据SCI、CSCD统计科技论文论文引文率、专著译著被引频次、以及高等医药院校学报的被引频次等指标,列出高等医药院校在我国科技论文影响力核心区域排位情况,分析评价了高等医药院校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中科技论文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SCI源期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JCR最新版本对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出版的SCI源期刊进行了系统分析。统计表明2004年我国大陆的SCI源期刊为72种,首次进入全球前lO名。我国的SCI源期刊主要集中在数理化、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其中化学化工、材料科学和物理学、数学等学科在SCI源期刊相应学科总量中占有较高比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SCI源期刊无论是左数量上还是盾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有必要打造我国自己的世界一流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定位及实现策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向飒 《编辑之友》2003,(2):59-61
一、我国科技成果发表现状近年来,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家也加大力度重点支持原创性研究,科研立题、研究思路和论文质量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加入WTO以后,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成为融入国际科技大舞台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期刊有8700多种,年总发行量在25亿册左右。其中,科技期刊有4600多种,无论从规模上、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已跃居世界前列。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分析,2000年《SCI》共收录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论文30499篇,位列世界第8;《EI》收录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论文1399…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科技投入逐步增加,我国优秀论文产出的数量日渐加大。但近来年不乏大量优秀科研成果流向国外期刊发表,我国日渐成为世界上科技期刊论文外流总量最大的国家。本文通过统计和分析医学领域近5年发表在SCI上中国期刊外发文总量排名前6的学科发文基本情况,从而提出抑制论文外流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科技期刊统计源中的49所医学高校的科技论文在1989-1998年被《SCI》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评价中国医学高等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结果显示:中国医学高校科技论文的产出虽然比较稳定,但每年被《SCI》收录的情况变化较大,且呈马鞍形发展的趋势,被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综合类学科;被收录数差异悬殊,且呈不均衡性。与此同时,对医学高校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少的原因作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①中国医学高校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②存在语言障碍问题;③与世界重要检索系统,尤其是《SCI》的联系沟通不够。最后就医学高校科技论文如何进入《SCI》的系统还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以供医学高校学报界同仁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中国大陆SCI期刊发表的中国大陆论文占中国大陆SCI论文的比重”这一指标,就其如何检索和计算、说明什么问题及相关启示展开论述。文章鲜明指出:中国大陆的SCI期刊目前依然主要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服务、20多年前中国鼓励发表SCI论文有合理性、中国大陆SCI期刊的发展没有跟上中国大陆科研的快速发展,同时认为此指标不能说明中国大陆作者喜欢或不喜欢在中国大陆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文章认为:解决中国大陆SCI论文“外流”问题,需要更多的中国SCI期刊;时代呼唤“又强又大”的中国SCI期刊,但需要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科睿唯安系列数据库2012—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刊发的SCI论文量的统计,从我国科研机构、基金项目和研究领域三个视角调查分析SCI论文刊发情况,分别选择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智能领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数量庞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刊发的SCI论文量达到63万篇,约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三成,但高质量科技论文国内外期刊分布不均,期刊缺失部分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由此可见,我国学术传播平台建设任重道远,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亟待增加。  相似文献   

11.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 (FESEC) is a quarterly English‐language journal jointly publish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of China and Springer of Germany, and edit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in China. The journal, launched in February 2007, publishes articles highlighting the late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 China, sharing the work of Chinese researchers with other researcher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aim of the journal is to extend the influence and input of Chinese research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2.
王卫霞 《编辑学报》2017,29(5):420-423
中医药期刊编辑工作不仅体现在栏目设计、选题策划、论文评审选择、文稿加工修改等方面,作为学术研究者和学术传承人,在凝聚人才、汇聚成果和引领学术等方面,中医药编辑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编辑在中医药事业中的价值作用进行思考,并从中医药传播、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4个方面进行阐释.认为中医药期刊编辑要充分利用学术期刊这一文化载体,推动中医药向世界传播和发展,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极其灿烂的文明。我国古代文献收藏活动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价值观的发展。研究古代藏书活动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打开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密钥,并且有助于当代文明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对中国古代藏书活动的阐述,分析了文献收藏活动与文化价值观的关系,以期对现代的文献收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发俊  徐飞 《情报学报》2002,21(2):242-249
本文论述了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 ,采用中外比较的方法 ,对这些因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文章还就信息技术时代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中国西部四十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仍然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部动漫产业也在努力的发展,迎着好兆头,民族动漫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系统阐述了近年来中山大学图书馆在全球收集的多种不同出版时期、不同语种的《共产党宣言》的情况,重点论述了19世纪早期重要的三种版本、20世纪前半叶两种重要的英译本和中国本土首个中文节译本的收藏情况、内容与版本特色等,认为中山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马克思主义馆藏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共产党宣言》版本收藏,真实地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欧美、在世界和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丽伟  王伟  牟冬梅 《情报学报》2007,26(3):384-390
链接用于大学科研评价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的相关研究仍然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网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链接的网络计量指标与大学科研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这些网络评价指标作为现实社会中大学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发现,将外部链接限制在专门的网域后所产生的一些新的计量指标,其有效性比总外部链接的有效性可能更好。而且,来自.edu和.ac.cn这两个网域的外部链接与大学科研得分的相关性最好,因此可能是评价中国大学科研能力的最好的两个网络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1989-2018年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的JCR期刊论文为分析样本,从发文规模、论文影响力、研究主题、在国际化研究中的贡献度等视角,对比分析中国学者国际化论文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全面了解中国学者在国际化研究中所发挥的角色作用。分析发现,中国学者的国际化论文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有所提升,但与美国、英国等农业科技强国的差距明显;尽管涌现出多个国际化研究的中国机构,但国际合作是中国研究走向世界舞台的主要途径。不过,中国机构间初步形成国际化研究合作网络,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贡献度也有明显提升,未来需要进一步培育中国机构和学者的内生能力,为全球农业经济和政策发展贡献有影响的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先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ere was a renowned man called Liang Qichao (1873-1929), who is celebrated both as a politician, a thinker and a scholar in China. Even since his early years, Liang had been engaged in the "modern bibliotheca movement" and had initiated the "new library movement". In 1925, he proposed the thought of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the systematic framework of which may be concluded with the following 5 categories:1)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2) Conditions that make the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come into being;3)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e Chinese library science;4)The ways and means of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library science;5)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in that of the world.Liang ha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both to the thoery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论文引用专利的“反向引用”也是科学与技术知识关联的重要体现。针对现有“反向引用”研究的不足,分析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方法/过程] 搜集整理中国专利被世界科学论文引用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反向引用”的引用频数、技术关联度、引用时滞及技术循环周期等指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反向引用”网络,探讨技术领域到科学领域的知识流动情况。[结果/结论] 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科学与技术的双向互动在化学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三个学科领域较多地吸收了专利知识,技术关联度较高。前1-4年的技术对当前科学影响最大,中国专利被科学文献引用的循环周期较短,平均为4.6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