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情报概念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情报概念经历了由军事情报概念,到基于知识/文献的情报概念,到基于社会信息的情报概念,至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的变迁。情报概念的演进体现了对情报认识的深化。我国情报概念同时具有Informtion和Intelligence的功能,它是我国情报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应紧紧围绕“情报”这一独特概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提一下几个概念。一是情报与信息。在国外,一般对“信息”、和“情报”并不加以区别,都用同一个词。将“情报”和“信息”区分为两个概念是我国情报学界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本文中对这两个概念并不加以严格的区分。二是情报意识。有人认为“情报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意识术语在情报科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指人们对于情报现象的思想观点和人的情报嗅觉的敏感程度,它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事物、现象,从情报角度的理  相似文献   

3.
情报与谍报     
情报与谍报是两个不同的词,情报的英文一词是infor mation,谍报的英文一词是intelligence,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人们常把二者混同起来,把惊险曲折的谍报工作都说成是“情报”,使得人们感到“情报,也是很神秘的了。不论在汉语或外文中,“情报”一词都是传递消息的意思。它的广义解释,是“一切传播中的知识”。情报学是从情报的量上研究它的产生、扩散、传递、吸收与利用的规律,而不是去研究情报的内容。情报的含义,是随着人们对情报工作的认说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它最早源于战争,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进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专门传播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依据我国比较权威的说法:俄罗斯“目录情报(概念)的理论”主要是指对目录情报这一概念的“基本认识”以及“还包括书目情报的中介论、交流论”。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情报     
信息与情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两个词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在西文中,信息与情报是一个词(information),人们由于翻译的不同,加上信息与情报二者之间确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在使用中,产生了不少混乱。如有人讲: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有人却将“信息”换成“情报”,认为今天是“信息化社会”,而又有人说是“情报化社会”。为分辩这二者的异同,笔者试据一些论述信息或情报的文献资料,加以对比分析,列成下表。  相似文献   

6.
情报学不是一门土生土长的科学,它源于西土,但一引入中国,便产生了畸变。这一变异不仅是形式的,而且是内容的。在国外,欧美人称“情报学”为“Information Science”,日本人称为“情报科学”。无论是欧美的“lnformation”还是日本的“情报”,其含义都比我国情报学中所定义的“情报”要宽泛得多。这就是说,我国情报学中的“情报”概念要比“information”或日文中的“情报”具有更多的限制和更多的内涵。我们一般把图书馆、情报所所从事的那部分信息服务称为情报服务或情报工作,以此作为情报学中“情报”概念的核心,从而将情报从广大的信息氛围中割裂出来,试图依此进行演绎,推导出整个情报学的理论体系。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象预期的那样完成整个情报学的建设,反而将本是一物的信息(information)用中文符号区分为两种存在,最终只能导致理论建设的混乱。“情报”概念的使用至少在下面几个方面表现出它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明确情报思维与信息思维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是推动信息范式与情报范式融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从构成维度视角对情报思维概念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首先对情报学界关于信息、情报、信息思维、情报思维四个概念的现有理解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从“竞争思维”“信息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性思维”“全源性思维”五个关键维度剖析情报思维概念的内涵。研究发现,围绕情报目标或情报问题,这五个维度分别扮演着各自独特的功能角色,其中竞争思维确定情报目标或情报问题,系统思维理解情报目标或情报问题,信息思维描述情报目标或情报问题,批判性思维对各个维度的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进行把关,全源性思维对其余四个维度的功能进行补漏,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图2。参考文献44。  相似文献   

8.
情报与信息、数据、知识、智慧、智能的关系,以及信息链、DIKW链在分析这些概念及关系时所体现的价值,都是情报学中最基本、最核心且尚未达成共识的理论问题。本文依据不同定义的内核,将现有的情报定义归纳为军事说、文献—知识说、企业说三种观点;利用文献分析法、概念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立足于中国情报实践,综合各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取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凝练出情报的新定义:情报是为特定目的、在特定时间传递给特定对象的特定关键信息;从多源视角对该定义进行分析,并整合了信息哲学、全信息理论以及DIKW链的代表性观点,优化了现有的信息链理论,进而提出了新的信息链。图1。参考文献45。  相似文献   

9.
对1976-2010年我国情报概念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核心著者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调查出情报概念研究的核心期刊及学术带头人,归纳出各个学派的主流观点。提出情报概念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图书情报资源共享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图书情报资源共享,目前确实还有着不少的困难和障碍,有些还相当大。图书情报系统各走各的路就是一个重大障碍。本来图书情报是一家,不知从何时起,一家变成了“分庭抗礼”的两个系统,在很多方面各行其事,自成一体。这些年来,尽管图书情报界的有识之士都在寻求图书情报一体化的途径,有关图书情报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竞争情报在我国——与倪波教授的对话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竞争情报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竞争情报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人们对情报的概念认识不清楚、政府对竞争情报重视不够 ,以及专业课程尚未推广到商学院 ,等等。政府在发展竞争情报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由商学院来开设竞争情报课程 ,实施竞争情报教育 ,具有明显优势。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情报竞争力传统概念的基础上对情报竞争力进行定义,接着对情报竞争力和竞争情报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探讨了情报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情报科学"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回顾我国“情报学”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指出混淆“信息”与“情报”概念的界限,是使情报学研究和情报定义陷入困境的原因。确定了情报是为满足竞争决策需要的属性,提出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信息科学相区别的新情报科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中文“情报”有传统概念与非传统概念之区别。非传统概念“情报”实为“信息”之误称,应更正为“信息”;而传统概念情报,没有误称问题,不能乱改。“情报学”因其研究的“情报”属非传统概念,当然要改。  相似文献   

15.
竞争情报价值的度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情报既是一种产品,也是一个操作过程。为了确定竞争情报的价值,并有效地管理竞争情报的操作过程,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产品观”和“过程观”两个视角探讨了竞争情报价值的可行的度量方法,并对这些度量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情报”改名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报”改名论陈一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近年来,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界,关于“情报”是否改名以及改什么名,议论纷纷。笔者认为,这一“情报”改名问题,值得重视。因为一个名词术语,如果作为一门学科一个关键性的概念,绝不是随便确定的,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论坛》1996年第3期刊登的陈一阳《“情报”改名论》一文,全面细微地梳理了当前对这一问题讨论的观点,阅后颇有同感。陈文的一大功绩是把这个人人都想说,入人又不好说,说起来很难的问题表述得比较透彻,让人读来,思路清晰多了。当然,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容易的  相似文献   

18.
闻涛 《图书馆学刊》1993,15(2):38-39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今天,人们认识到情报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于是,“情报商品”这个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情报商品开始步入流通领域。可是,由于情报商品的特殊性,如何确定情报产品的价格,又成为困扰情报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众所周知,物质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  相似文献   

19.
竞争情报概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决策主体、研究对象、信息行为的目的、功能、信息过程的道德规范及信息行为本身等方面入手 ,研究了竞争情报的概念 ,并分析了它与若干相近概念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国家竞争情报——概念及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杂志》2005,24(B06):3-9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国家竞争情报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着重叙述客观存在已久的国家竞争情报活动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国家竞争情报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详细介绍国家竞争情报的具体应用,广泛涉及至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产业竞争、文化竞争、资源竞争和人才竞争等多个领域;最后,就国家竞争情报体系的构建从其构建目标、基本结构、特点、管理体制、运行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