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翻译句子是考试中分量很重的部分,翻译的好坏也是检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和体现。要做好翻译,除了要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并多做练习外,了解英汉差异更重视,因为这是前提。英汉最大的差异是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有了解了这个差异,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于丽丽 《职业圈》2007,(6S):134-134
翻译句子是考试中分量很重的部分,翻译的好坏也是检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和体现。要做好翻译,除了要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并多做练习外,了解英汉差异更重视,因为这是前提。英汉最大的差异是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有了解了这个差异,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研究领域为商业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文章通过对翻译目的论中目的性法则的介绍和广告标语翻译的深入分析,证明了目的性法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中英文广告翻译过程中由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发挥了良好的理论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尝试在目的性法则的指导下提出三种交际翻译策略,以期有助于改进广告标语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英文里都含有大量和动物相关的习语、谚语和表达,它们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应用时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多差异。中国和英语国家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宗教、文化传承和习俗不同,两者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文化内涵存在差别。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英汉动物词汇中所存在的文化内涵的差异,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用目的语正确传达原文的真正含义,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英汉主语三个最显著的方面--主题和主语,人称和物称,零主语和形式主语--进行比较,让英语学习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两种语言中的差异,进一步提高英语理解的速度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词汇的伴随意义总是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语言具有两面性:共性和相对性,同样,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文章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英语词汇的字面意思与隐含意义差异的角度,论述了人体四肢在英语习惯用语中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卢水生 《职业圈》2010,(11):214-214
文章从英汉主语三个最显著的方面——主题和主语,人称和物称。零主语和形式主语——进行比较。让英语学习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两种语言中的差异。进一步提高英语理解的速度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传播与接受的一个基本规律.在英汉文学翻译中,译者、接受者(在这里专指译文读者群)和译文的接受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造性叛逆.文章主要围绕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佛经翻译是一种立本行为,立本的目的在于得本。但各个时期,由于参与译经人员的翻译能力、翻译诗学观以及经本的来源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翻译主体不得不采取与具体译经条件相切适的方法寻求源本主旨。有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出三藏记集》的文本细读发现佛经翻译时期,翻译主体在求本的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主要有约本、合本、案本,以及正本,并探索了各译经策略背后更为细致的原因。同时,本文立足于对佛经翻译时期翻译策略的整体考察,发现要实现一一得本,存在系列要素有待译者满足。最后,本文认为,佛经翻译中的译经策略对于当下翻译活动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邦斯尔神父译《红楼梦》是该书的第一个英语全译本。对该译本的研究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译本的底本一直没有查明。本文通过对多个版本的《红楼梦》和该译本之间的文字差异进行对比研究,证明译本的底本为民国时期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古本红楼梦》,而《古本红楼梦》是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年重排程乙本《红楼梦》的翻版,且底本中的错误对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论述断路器要求及其合分过程,讨论了断路器合分时间与继电保护的配合问题,对断路器合分时间的要求和减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映苹  杨尚英 《职业圈》2007,(19):58-59
文章从英语习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产生的不同译文效果及翻译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跨文化交际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基于此,如何实现跨文化的融合是做好交际翻译的关键点之一。为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以及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质量和效率,需要翻译者提升自身的翻译技巧,并对翻译过程中出现差异的部分进行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效率的跨文化翻译。本文针对当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两者相互统一、有机融合。中医文化要“走出去”,中医典籍的翻译至关重要,不仅要重视医学科学精神的对外传播,同时不能忽视医学人文精神。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黄帝内经》蕴含“以人为本”“医者仁心”“医患和谐”“未病先治”等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内涵。该文在传播学5W模式指导下,对比吴连胜、吴奇父子和李照国两个《内经》译本,探讨医学人文精神相关译文的译介策略和译介效果,通过分析提出建议:在中医典籍翻译中,译介内容需要从“重科学轻人文”到“科学和人文并重”的转换;译介主体需要兼备“古汉语—现代文”“汉语—英语”两种语际翻译能力;译介策略选择上需要灵活变通、有机互补。  相似文献   

16.
李丽华 《职业圈》2008,(3):77-77
文章从英语词汇的字面意思与隐含意义差异的角度,论述了人体四肢在英语习惯用语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陈和平 《职业圈》2007,(4):68-70
标题是英语新闻的眼睛,它以其高度精练的文字告诉读者新闻要点.文章从标题入手,分析了新闻英语在时态、语态、标点符号、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以期对英文报刊的读者以及从事英语新闻翻译的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否定句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的理解和翻译造成了很大障碍.按概念,否定句可划分为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和双重否定以及含蓄否定.每种否定都有各自的特点,在翻译中不能忽视,否则会引起错误.  相似文献   

19.
称谓语是一种极其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作为其核心的亲属称谓语更是如此.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中的称谓语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闹出笑话,或引起文化困惑.文章从汉语称谓系统及语用功能出发,探讨了汉英称谓语系统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若干汉英词典对相关的亲属称谓语的释义与翻译,找出不足,并探讨了如何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李银明  付丽娟 《职业圈》2008,(11):78-79
词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词汇的伴随意义总是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语言具有两面性:共性和相对性。同样,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文章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