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展 《宁夏教育》2002,(12):47-47
常听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挂一句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似乎实施教育就宽容不得,中小学也要一律以严待生,宽容就不是一种教育原则。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颇有经验的班主任,不无调侃地谈到他曾经“鼓励”过一个学生“犯错误”:“这个学生太正统太规范太标准化了,不大像正常青春期的学生。有一次工作中出了错儿,很难过地向我检讨,痛心于扣了班级评优的分数。我告诉他:工作中难免犯错误,但重要的是应该大胆工作,不要过分拘谨。你这个年龄不敢出点错儿,你就缺少生活乐趣,你就缺少与同伴交流沟通,你就缺少开拓进取的精神,你也就必…  相似文献   

2.
现在看来,最适宜于普通教师干且举国上下干得最为热乎的大概就要数“有偿家教”了。其实“家教”本不为过(在全民重视教育的今天,这几乎要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了),但一旦与“钱”字沾上边,成为“有偿”,便一下子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电工下班后帮你修个灯、接个线收你点小费,没人说他是“有偿修理”:司机半途上载点货、拉点“黄鱼”,挣点额外收入,也没人谴责他是在“有偿运载”;甚至某位官员利用权力之便帮你打个电话、递张条子解决了你的一个难题后收你点烟酒乃至银子,你非但不会指责他在搞“有偿服务”,反会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3.
汪强 《中小学管理》2004,(11):23-23
在开展学校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学校课题研究普遍缺乏后续研究。正如《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30日《教育科研课题没有终结》一文中所说:当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组的结项鉴定,研究论文、报告获奖或发表了,“牌子”与“证书”到手后,研究成果就被束之高阁,教师们该干啥干啥去了,课题研究也就曲终人散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深知如今教学的难,首先难在学生,现在的学生被家长当作“公主”、“王子”一样捧着长大,个性都很强,逆反心理也很强。教学中你严了,学生跟你顶着干,不学习;你松了,他不自制更放松,更不学习。其次难在知识和教法的更新,如今的教材与以前相比改换很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沿着老路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要改。如此就让教师们在工作了多年以后再一次体会到了刚刚从事教育事业时的辛苦和艰辛。  相似文献   

5.
轻松五分钟     
预测孩子众上层人物围着一婴儿各抒己见。国防部长:“这孩子将来会当将军,你看他踢脚动作就知道。”总理:“他将来会当银行家,你看他握拳的姿势就知道。”总统:“不对,他将来会当总统。你瞧他尿裤湿了还笑得出来的模样就知道了。”喝酒与读书“瞧你愁眉苦脸的,什么事呀?”“老师要写篇文章,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那好说,你昨天干了些啥呀?”“喝酒呗。”“你多傻呀,我告诉你吧,你写下去,凡是出现了‘喝酒’的字眼,你就把它改成‘读书’不就成了么?”张文受到启发,笔下来了神:“我一早就起来读了半天书,我想了想,又把后半本也一口气…  相似文献   

6.
寇梦妙 《辅导员》2014,(17):28-28
我是个爱动脑的孩子,凡事都要弄个明白。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帮爸爸妈妈干一次农活。一回到家我就把作业告诉了爸爸,可爸爸并不配合,满不在乎地说:“你能干啥?  相似文献   

7.
从没想当教师,更没想到会到农村职业学校来当教师。 十年前,一张调令把我从一个国营无线电厂调到了县职业中学任家电课教师。说起来,搞技术我是内行,可搞教学我却是外行。校长说:“这是刚建立的学校,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我还不知道职业教育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已经上任了。别人说:“老王好脾气,让干啥就干啥。”我想,这也许就叫边干边学吧。建校初,招生难,很多学生宁肯在家闲逛,也不来职业学校读书。社会上流  相似文献   

8.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要的师资、设备固然不可缺少,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显著标志,就是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要教师干,并不是学校领导的本领.现在有一种提法,叫做“向管理要质量”.如果把这种提法理解为以上所说的“要教师干”,那就会产生以下的情况: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干这个、那个工作,同时不许教师干这些、那些事情.这种做法,使教师成了算盘上的一颗颗珠子,不拨不动,拨到哪里,走到哪里,没有丝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的活力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正> 在哈尔滨市在乡知识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经验交流会上,一位中年人的发言引起震动,受到好评。他就是市优秀教师、区教育局优秀党员、道里区农民技术学校校长史永军.知难而进以苦为荣一九七九年初,史永军被任命为农民技术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消息很快被亲朋好友知道了.一时间,家里家外,从早到晚他不得安宁,都劝他辞去校长职务。年已古稀的爷爷眼含热泪地说:“我快入土啦,你就听我一句话吧,这个工作不好干、不能干”。一贯支持他工作的爱人直劝到深夜:“永军,这回我要扯你后腿啦,这所学  相似文献   

10.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因“不服管教”,任课老师要求家长“教育好再送来”,这不过分吧?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因“严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班主任要求“转班换一个环境”,这也不过分吧?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因“不可救药”,学校让他“该干啥干啥去”,这更不过分吧?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正如掌勺的大师傅怕“一个螺蛳坏了一锅汤”,手执教鞭的人也会害怕“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老鼠屎”就是“坏学生”,在成百上千的学生里,他看似不起眼,实则“祸害无穷”。从小处看,会影响教师的业绩考核,延缓调资晋级评优的进程;从大处看,会败坏学校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兼顾城乡差异中教师与教科书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当我们读罢湖北秭归县王必海老师提供的利用农村优势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案例,我们在为教师的热诚和智慧拍案的时候,更有几分羡慕。在王老师的学校,他的学生们要思考:“假如你是长江水利资源规划处处长,请根据长江水能资源优势,结合长江已建成的水电枢纽工程,你还有何规划?”他的学生们在尝试着“为坝上第  相似文献   

12.
他包得不好,馅儿少,并且弄得浑身都是面,但他愿意包,就让他包,慢慢就会做好。孩子开始洗袜子、手绢的时候,可能洗得并不干净。别去帮他重洗。如果你帮他重洗的话,他就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干净了。等到第二天他要用了,他也看见干了的袜子、手绢不干净。这时告诉他该怎么洗,先洗哪里,再洗哪里。尽量不说“你来帮我做这个,你来帮我做那个”。要让他明白:你不是在帮我干,你是家里的一个成员,你有义务、有责任来干。相信许多父母还有很多高招。三招让孩子不怕做家务  相似文献   

13.
甲校校长批评某位教师说:"你连个课都教不好,你还会干啥!"乙校校长则训斥一位教师说:"你除了会教个课,你还会干啥!"甲校的这位教师对学校提拔中层领导感慨地说:"光提拔小能人,啥时候能轮到我呀。";乙校的该位教师则对学校任用中层领导取笑说:"好赖提拔个人,用的都不是人。"甲校学风受褒扬:"求真务实,整日上。"乙校歪风遭贬斥:"人浮于世,每况下。"甲校信誉牢固树;乙校毁名远在外。  相似文献   

14.
张玲  毛建国 《湖南教育》2003,(24):15-15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爱的需要无疑会更迫切、更强烈。当这种渴望和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悲观、苦闷、失望。争取老师与亲人对自己的爱,往往成为他们行动的重要动机。因此,师生之间爱的情感交流,有助于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态。学生由于教师的爱而努力上进,愈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愈加信任教师,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有病了,你摸摸他的额头,买好药送他回家,学生就会自责曾经做过对不住你的事;学生冒大雨来上学,衣裤都湿透了,你给他找套干衣…  相似文献   

15.
读了本刊上期《面向21世纪的树人工程》专题报道中一则分苹果的故事,颇受启发。一位刚从外校调入的教师,到延安中学报到的第一天,正碰上学校给教职员工发苹果。教师们一个个从教务处捧回一箱箱苹果回到办公室,这位新“加盟”延安的教师只是帮着教师抬一抬,搬一搬,自己却不去拿。有人对他说,去问问,说不定有你的份,他觉得很奇怪,我报到才第一天,会有我的份?不可能,不可能。可是,他拗不过教师们的好心相劝,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教务处。谁知,教务处的同志一见他,就责怪道:“就剩下你一人了,怎么不早点来拿?”“啊,是给我的?不好意思。”他脸红了。教务处的同志说:“你还没上班,校长已将你的大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职业中学教师的培训会上,我问老师们:“您觉得学生来到学校是为了什么?”大家众说纷纭:“还没到上班的年龄,来学校混日子,混到可以上班。”“他自己不想来,但他父母要他来。如果来上学,他妈妈就会给他多一些零花钱。”“爸妈没时间管他,就送到学校,找一个有人管的地方,不出事就好了。”  相似文献   

17.
你一定很想知道,这“跑腿”的都要干些啥?告诉你们吧,就是帮老师送东西!你一定会认为,帮老师做事多光荣啊!可是,你不知道,光昨天我就跑了五六趟呢!第一次呢,我是帮老师把文件送到学校总部去,必须跑下三楼,再穿过学校200米的大操场,最后还要再爬两层楼。我一接到这份“差事”就赶紧撒腿跑,生怕来不及上下节课。可尽管我跑得很快,等我气喘吁吁地下二楼,跑过操场,再冲进三楼教室的时候,还是迟到了。为此,我差点被上课的老师批评。你说,我能不生气吗?接下来的课间活动时间里,我又连续跑了三四次。等我最后回到教室的时候,衣服里尽是汗,热乎乎的,…  相似文献   

18.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便想请他送一个玩玩。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他仍然不肯。我“开导”他:“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你在外国任教,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说到这个份上,他仍坚定地摇着头。我生气了:“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  相似文献   

19.
吴红 《青海教育》2006,(4):12-12
我们已经习惯于说学校要为学生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可是一说起老师要做帮助学生的服务,好多教师便难以接受。因为“服务”与“服务员”仅一字之差,总使人联想到“谦卑”之义。可我坚持要说,除非我们教师从此不再履行为学生服务的职责,否则就请教师们认真想一想,究竟怎样才能做一名称职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徐秀芬 《山东教育》2003,(18):43-43
女儿温馨还不到2岁半就进了幼儿园,在老师们的悉心调理下,各方面发展还不错。可近段时间以来,我发现快3岁的小家伙表现出了一些不良倾向,有一点就是“懒惰”。譬如,吃饭前从不肯搬小椅子,等别人准备就绪,小屁股一撅便坐上去,好不自然。这可不行,得想法“帮助帮助”她。于是,晚饭前,我和他爸暗定,各搬各的椅子,不许替她搬。果然,吃饭了,小家伙左右瞧瞧,没发现自己的“宝座”,大叫起来:“妈妈,你还没帮我搬椅子!”“我为什么帮你搬椅子,你帮妈妈搬过椅子吗?”我反问。“哼!……”嘿,还不服气呢。“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回来要忙着做饭,做完饭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